雍正王朝:鄔思道並非算無遺策,推掉刑部冤案的差事就是一個例證

《雍正王朝》這部劇之所以經典,就在於當你站的人物角度不同時,同一事件也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且沒有對錯之分。

比如刑部冤案爆發後,劇中的兩大頂級謀略家,一個是輔佐老四胤禛的鄔思道,一個是幫老八胤禩出主意的佟國維。雖然他們倆輔佐的人不同,但都是針對同一件事,面對的也都是康熙帝,可爲什麼卻得出截然不同的兩個處理意見呢?

而且,這兩個處理意見,究竟是鄔思道技高一籌,還是佟國維看得更遠,相信這篇文章,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鄔思道下的一步臭棋,就是勸老四胤禛放棄主審刑部冤案!

一、

刑部冤案的主角,也就是張五哥就要開刀問斬的前一晚,其妹妹阿蘭抱着最後的一線希望,找到了老十三胤祥,哭求對方救救自己的哥哥。

得知事情原委之後,老十三胤祥也是大爲震驚,震驚之餘又連夜找四哥胤禛商量對策。

二、

哥倆兒一溝通,覺得這事不太好管,單獨找刑部解決不了問題,只能捅到康熙帝那纔有一線生機:

爲什麼剛剛經歷了追繳戶部欠款的失利,一向謹慎的老四胤禛,還要這麼高調揚言去鬧?

三個原因:

一方面,當初張五哥一家對自己有恩,也算是在江夏鎮救了自己。這次人家的妹妹阿蘭找上門來,不能不管,不然於情說不過去。

另一方面,張五哥被宰白鴨,這本就是一個冤案,老四胤禛雖然心機深,但在這種大是大非上面,還是能堅持自己的底線。如果對這種草菅人命的事都坐視不管,那他怎麼對得起這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這也是爲什麼他在朝堂之上,要接這個差事的主要原因,不然於理也說不過去:

當然,於情於理之外,老四胤禛還是有點私心的,那就是他要報仇!

首先,這個案子牽扯到了劉八女,這個讓自己忍受下馬之辱的江夏鎮莊主。其次,這個案子也牽扯到了老九胤禟,當初他在揚州賑災時,對方沒少在暗中使壞。最後,這個案子還牽扯到了太子胤礽,這個讓他追繳戶部欠款工作功虧一簣的“兇手”,就算不查他,查他手下,也當敲打一下。

三、

既然要鬧他個驚天動地,老四胤禛爲什麼不學老八胤禩,連夜進宮見康熙帝,而是選擇第二天一大早,由老十三胤祥去捅這件事?

一方面,連夜進宮見皇上,還是因爲救張五哥一介草民,不光不合規矩,還讓康熙帝覺得這哥倆沒輕沒重,腦袋不靈光。

另一方面,一旦他倆進宮了,消息必然會泄露,也會讓刑部官員有所警覺。一旦第二天的秋決大典出現變故,那張五哥不僅救不成,自己搞不好也因爲彙報假消息,成了欺君之罪。

再一方面,這件事不能細琢磨,必須趁康熙帝腦門一熱,一拍板當場就決定去“劫法場”。一旦不是秋決的當天彙報,就給了康熙帝細琢磨的時間,搞不好他就真的“投鼠忌器”,猶豫退縮了。

爲什麼這麼說?

我們往後看,老八胤禩接了主審刑部冤案的差事,當他拿着肖國興的“供詞”連夜進宮見皇上時,李德全一開始是攔着的。

爲啥攔着?

因爲康熙帝已經好幾天沒睡好覺了:

爲啥這幾天都沒睡個囫圇覺?

還不是因爲刑部冤案這事牽扯到了太子胤礽!

要知道阿蘭剛開口求老十三胤祥,對方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是啊,刑部歸太子管,刑部的堂官司馬尚與黃體仁又都是太子的心腹,他能脫得了干係嗎?

四、

其實不止老四胤禛有這種擔憂,才選擇了第二天一大早,讓俠肝義膽的老十三胤祥去捅這件事,其他的上書房大臣們也有這種顧慮。

張五哥被從法場上救下後,康熙帝一個人坐在乾清宮的寶座上抓腦袋,爲啥抓腦袋?

因爲犯愁!

人是救下來了,可這事並沒完啊,下一步咋辦,真要查嗎,要查到太子胤礽頭上咋辦?可要是不查,自己大庭廣衆之下劫了法場,不給個說法,影響自己聖名還是其次,這個案子咋結?

三名上書房大臣佟國維、馬齊和張廷玉也知道康熙帝此時心亂如麻,於是不約而同的都來見皇上,首輔佟國維首先開了口:

當然,這句話是客套話,也是君臣對待這種事情的一個處理流程。既能顯得皇上聖名,又能彰顯臣子的責任和擔當,同時也能引出皇上指示。

果然,康熙帝沉默了幾秒後,示意佟國維繼續說下去。佟國維一看有戲,罷了罷了開始談這個案子到底從哪裡審理,以及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佟國維很聰明,案子是不復雜,很快就能查明真相,關鍵是康熙帝的態度是什麼,要查到什麼程度,查到哪一層,還得皇上明示。

五、

佟國維這句話是個陷阱,先是給這個案件定性爲枉法之事,隨後又默認案件會牽扯到朝廷的根本,也就是太子胤礽。

康熙帝又不傻,要是順着他說,豈不是中計了,所以也只能裝瘋賣傻,故意打岔,這個器是誰呀,這個又,又是什麼意思?

就像有些話,藏在心裡,你就是這句話的主人,可要是說出來,那這句話就成了你的主人。雖然在場的人都知道佟國維口中的“器”是指誰,但心裡知道跟說出來又是兩碼事,故而,佟國維愣了一下,無言以對:

對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非讓我這個臣子說出來,咋說?

真點了太子胤礽的名字,若康熙帝沒有徹查此案的意思,我這個宰相還幹不幹,還怎麼幹?況且,案子還沒審呢,就妄自猜測太子犯案,萬一他沒牽扯進去,我還怎麼活?

但康熙帝不打算放過佟國維,既然不願意明說,那你剛纔還小嘴叭叭的說個不停:

這句話就不是對一個佟國維說了,畢竟現場的這三位名義上都是宰相,所以,馬齊這個萬年老二跑出來救場了:

人家說的有理有據,查臣子,當宰相的職責所在,那沒問題。可要是查皇子,那可是你家的私事,咱們就不能管了。

六、

至此,康熙帝被將在了這裡,這件事必須得給個交代了,想稀裡糊塗的過關是不行了:

確實,裝糊塗是裝不過去了,畢竟自己親自劫了法場,人盡皆知。況且自己也不是昏君,天子腳下發生這種事,實在駭人聽聞,也需要藉此整頓一下刑部和各級司法衙門。

當然,康熙帝心裡也懷有一絲僥倖,萬一太子沒有牽扯到裡面呢?況且,如果審理這個案子的人,是自己挑選的,到時候只需要查到刑部一級就打住,也不是不可以嘛。

退一萬步講,就算查到了太子頭上,可最終定罪權也在自己手上,見機行事吧!

有了康熙帝的這個表態,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同時積極起來,一開始都要接下這個主審刑部冤案的差事!

原因嘛,剛纔也講了三條,畢竟老四胤禛原本就是策劃將此事搞大的人,他去接這個案子也理所應當。

對於老八胤禩來講,前面接連兩個差事都沒接,若是再不刷一波存在感,自己離皇位豈不是越來越遠了。畢竟當初跟老四胤禛同級,現在人家升郡王了,嘴上說着無所謂,但心裡也有落差。

再說了,這個案子牽扯到了老九胤禟,人家淚眼汪汪的向自己求助,難道真像自己說的那樣,當個富貴王爺,不管他了?

必然不能!

不然,他也當不了八賢王了!

七、

當然,老八胤禩一定要接這個差事的根本原因,還是爲了扳倒太子胤礽。

至此,兩個陣營的頂級謀士都出來說話了,先是鄔思道,他明確告訴老四胤禛,這個主審刑部冤案的差事不能接。

爲啥不能接?

因爲在鄔思道看來,皇上要徹查此事,不派太子而是派其他皇子去,就是因爲對太子失去了最後的信任:

與此同時,老八胤禩也連夜找到了佟國維府上,想聽聽對方對這個冤案有什麼建議。佟國維嘛,堅定的八爺黨支持者,從一開始老四胤禛去南方賑災,他就在後面說風涼話:

包括追繳戶部欠款,佟國維的看法跟鄔思道一致,也是覺得必須得出來一個替皇上擔憂的人,所以一開始也是舉薦的老八胤禩,只可惜對方顧及自己的名聲,沒領情。

這次佟國維就跟老八胤禩講了:

這個做錯事是指老四胤禛追繳戶部欠款嗎?

看前後語境,貌似是這樣的,但其實佟國維的這句話中有話。畢竟倆人在交談刑部冤案的事,等於佟國維先對接這個差事定了性,那就是主審刑部冤案是一件錯事。

因爲你審到刑部官員後便結案,主犯沒揪出來,就大清律法來講是錯事。而揪出了太子胤礽,就康熙帝這邊來講,也是錯事。

八、

那麼,同樣是得到康熙帝要徹查此案的消息,爲什麼鄔思道和佟國維得出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呢?

鄔思道的人生充滿着坎坷,當年年少輕狂,大鬧貢院,結果被關押多年,大好的青春就耗費了,出來時也已是殘疾之身。

所以,他做事異常謹慎,謹遵“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理念,也讓他充滿着憂患意識。這一點,從雍正帝即位當晚,他就提出“半隱”,以及在田文鏡處匆忙出逃就能看出來。

由於老四胤禛此時名義上依然是太子的人,雙方走動也會比較頻繁,這也給鄔思道間接瞭解太子的機會。在他看來,這個太子胤礽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既荒謬又無能,只需要一根導火索,就能將其幹掉。

雖然這起刑部冤案審理起來並不複雜,但很難保證其他皇子們不做手腳,一旦老四胤禛接了案子,還牽扯到了太子胤礽,那他必然會被廢掉。

一旦太子胤礽被廢,老四胤禛必然受到牽連,不僅被質疑其審理案子的動機,說他背信棄義,搞不好連聖心都要失去。

因爲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這在鄔思道看來,實在沒有必要去趟這趟渾水,躲還躲不及呢,幹嘛去湊合,坐山觀虎鬥不好嗎?

因爲鄔思道總把事情往極端情況想,所以纔會得出案子一旦終結,太子也就會被廢的結論。這也就有了他極力勸阻老四胤禛不要接這個案子,以及發現對方沒聽自己話,還是要接案子後,執意要跑的原因。

九、

可是,鄔思道的這個不接刑部冤案差事的建議,就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

不一定!

老四胤禛聽從了鄔思道的建議,先是接了這個差事以維持人設,隨後又把自己折騰病了,從而逃離了這個旋渦,但後果呢?

後果就是老八胤禩接下了差事,並以此獲得郡王封號,還在獲得在熱河代替皇上招待蒙古王公的機會。

當時太子胤礽找到老十三胤祥,向他抱怨,說自己這次栽在老八手裡了。見太子被老八坑成這樣,老十三胤祥也在抱怨,說皇位交到老八這樣的人手中,四哥甘心嗎?

結果老四胤禛說了句啥?

他是後悔自己沒接這個案子,導致太子胤礽被打壓,讓老八胤禩小人得志嗎?

既是,又不是!

他是後悔自己沒有猜透康熙帝的心,因爲刑部冤案結案之時,並沒有迎來太子胤礽被廢之日。太子胤礽沒有被廢,老八胤禩自然也就沒有不容於朝廷,不容於天下,反而更容於朝廷,更容於天下了。

之所以他判斷自己猜錯了聖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康熙帝十分想讓他接這個差事,在他把自己折騰病了後,也是懊惱不已。

甚至到了熱河狩獵場上,康熙帝還拿這件事挖苦大病初癒,不能參加射獵比賽的老四胤禛:

十、

佟國維爲什麼會建議老八胤禩接下這個差事,難道他沒有鄔思道的那種擔憂嗎?

別說,他還真不怕!

因爲在佟國維看來,老八胤禩溫文爾雅,懂分寸,知進退,做事不急不躁,深諳中庸之道。所以,他暗示老八胤禩,接這個差事就是一個“錯事”,他只需要權衡利弊,給康熙帝一個滿意的答覆就行。

因爲在佟國維看來,就算大家試探了一番康熙帝,就算康熙帝沒派太子自己清理門戶,但也得不出太子胤礽已經失去了聖心,刑部冤案結案就是太子被廢的結論。

畢竟人家佟國維當了多少年的宰相了,天天跟在皇上身邊的,不可能連不是廢太子的時機都看不出來。要知道,後來老八胤禩接下這個差事的時候,張廷玉都馬上心領神會,又舉薦了老十三胤祥一起參與。

佟國維會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從康熙帝一口答應讓老十三胤祥協助老八胤禩審案,就能看出來,康熙帝他老人家此時並沒有動廢太子的念頭。

對於佟國維來講,他們佟家的祖訓就是不要一條路走到黑,他舉薦老八胤禩,雖然有押寶的嫌疑在。但也不排除他確實認爲老八胤禩能做好這件事,能對得起“賢王”稱號。

佟國維希望老八胤禩能通過正常的手段,跟其他皇子們公平競爭皇位,而不是採取損人利己的欺詐手段。

說白了,若不是老八胤禩誘供肖國興,後來還被康熙帝派去的圖裡琛給查出來了,那他也不至於早早退出皇位競爭。

十一、

說白了,鄔思道就輸在信息不對等上,他全靠猜皇上的心思,連面都見不到,更沒機會跟三位上書房大臣瞭解情況。

而佟國維,天天跟皇上在一起,皇上撅什麼屁股拉什麼屎,他一聞就知道。或許是老八胤禩這次審理刑部冤案的做法,佟國維也得到了風聲,纔有了後來舉薦新太子時,對其捧殺。

也或許是他不知道康熙帝講過“其心可誅”的話,依然以爲老八胤禩是正大光明的在爭奪皇位,也纔有了舉薦新太子時的極力推舉老八。

當然,鄔思道也不是一點朝堂上的消息來源都沒有,比如老四胤禛接了刑部冤案的活後,他就收拾包袱執意要走,當時老四胤禛還納悶呢:

但是,我們不妨假設一下,若是老四胤禛接了主審刑部冤案的差事,他會怎麼做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誘供這種事,他是不會幹的,只會正常審理,結局就是罪行追究到黃體仁他們就打住了。

如此一來,康熙帝也會覺得他會辦事,會往自己的心裡辦事,封賞是肯定的了。而且,老四胤禛必然也會得到代替皇上,宴請蒙古王公的機會。

甚至,舉薦新太子時,老四胤禛大概率也會成爲熱門人選,成爲最受歡迎的候選人,那這時候康熙帝還要不要再搬出太子胤礽當擋箭牌,也就成了未知數。

當然,那時候的老四胤禛繼續舉薦太子胤礽復立太子,一樣能獲得聖心。

而鄔思道發現自己揣測錯了聖意後,抓緊時間在弘曆身上下功夫,玩了一出“大清第一巴圖魯”的把戲,纔將這個劣勢給扳回來,才又重獲老四胤禛的信任。

總而言之,不接刑部冤案,確實不算一步妙棋,甚至可以說是一步臭棋。自己這邊走錯了棋,那就只能期待對方也昏了頭,同樣下錯棋了。

所以說,老八胤禩主審刑部冤案確實是一次大好的機會,還是老四胤禛讓出來的機會,可惜,他沒抓住,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