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離型」葉黃素纔可以被吸收? 藥師:分子大小是關鍵

▲3C產品的發達,也讓黃斑部病變的罹患年齡層降低許多。(圖/臺中慈濟醫院提供)文/藥師新元3C產品的泛濫,使得罹患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退化的民衆愈來愈多,年齡層也愈降愈低,甚至在20~30歲的民衆,也不乏罹患此症狀眼球內的水晶體視網膜黃斑部都有高濃度黃素玉米黃素,而葉黃素也恰好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額外補充食物由食物中攝取,且具有吸收藍光紫外線能力,還有高度抗氧化能力。美國國衛院的AREDS II實驗證實,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比例最佳爲10:2,再添加Omega-3(DHA+EPA)可達最佳護眼效果市售葉黃素的種類的相當多,但葉黃素一般分爲酯化型(ESTER)與遊離型(FREE)。酯化型分子量大,且需要經過腸道酵素分解後才方便吸收,相對的吸收率生物可用率都較低,最好的方式是進餐時一起食用

而目前許多市售葉黃素商品所強調的遊離性葉黃素,則是指葉黃素透過水解技術,讓分子量僅有酯化型的一半,這也亦即不需要經過消化過程,就可以經由小腸吸收,因此可以隨時食用。▲葉黃素有吸收藍光與紫外線的能力,還有高度抗氧化能力,更是黃斑部的主要物質

現代醫學已經知道,葉黃素對於過濾有害藍光有極大幫助,尤其是在電子產品充斥的現代社會,葉黃素對於眼睛的保護更是格外的重要,建議民衆可以定期食用葉黃素相關保健產品,用以有效的改善強光造成了眼睛相關疾病。王新元,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碩士臺北醫學院藥學系學士,曾任馬偕醫院藥師,目前自營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