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河、人共建出的別樣舞臺
黃河岸畔、呂梁山邊,一場以黃河地域風情爲特色的旅遊實景演出《如夢磧口》日前在呂梁山的磧口古鎮上演,觀衆在露天360度旋轉觀演臺上,聆聽星空下的黃河奔流,夢迴九曲黃河第一鎮。
僅僅從實景演出的角度來看,《如夢磧口》有許多新的探索。
作爲一種演藝模式,實景演出已經產生了重要影響。從內容來看,藉助特定地域的文化資源表現其文化魅力,成爲實景演出最主要的特色。從形式上來看,改變了傳統的劇場演出程式,將藝術表演與特定地域的自然人文環境結合起來,放大了舞臺的呈現可能。從欣賞方式來看,由於舞臺形制的改變,觀衆與演員之間的交融度被強化,某種意義上,觀衆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說,觀衆與演員之間的間隔被“實景”消解了。這種新興的演出模式受到了歡迎,並在國內各大景區蔓延開來。
《夢迴磧口》在山――呂梁山,河――黃河之間新建了一個依山見河、山河相間,人在山中、景在河中,人與景、景與演融爲一體的演出形式。這種創意,顯然是與磧口古鎮自身獨特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統一的。由這樣的磧口,生成了這樣的實景“舞臺”。
磧口古鎮坐落在黃河岸邊、呂梁山旁,是河與山的融合而成,今屬臨縣方域。黃河從北向南,成爲一條上天賜予人們的天然通道。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黃河一直承擔着水運的功能,連通了西域與中原。而磧口就是這一通道上極爲重要的碼頭與貨物集散地。面河背山,在山河之間尋找開闢一處演出實景就顯現出與此前同類演出不同的風貌。依託既有的山地歷史民居,在面河的朝向上進行改建,利用了天然的地貌、具有年代感的民居,並新建相關的與磧口風貌一致的建築作爲表演區,終於形成了“一主、三重、多向”格局的實景表演形態。
所謂“一主”就是一個主表演區,其近景爲磧口古鎮之街市,又依山勢次第分爲數層,包括了遠處的村鎮民居及背後的山景。這種表演區並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形成了至少是“三重”的表演區位。第一重乃是黃河,或者說通過技術手段營造出來的黃河。主要用於表現黃河及黃河上面來往的艄公、行人。從觀衆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遠景。觀衆不可能近距離欣賞,而只能是一種“眺望”。第二重爲連接劇情的彈三絃的說書老人,其表演位置在觀衆中。第三重即爲前面所說的體現磧口古鎮風貌的主表演區。正是這樣的佈局將河、山、人構成的古鎮統一起來。所謂“多向”就是說,觀衆並不是在一個方向上欣賞表演,而是在多個朝向上參與了表演。在初入場時,觀衆是遊客,會聚在古鎮臨河的街道上。這一段落的表演主要展示黃河風情。觀衆欣賞表演時是面向黃河而立的。當說書人出現的時候,觀衆的視點回到了自身。因爲說書人就在觀衆之中。不過,最主要的觀賞還在兩個可以旋轉的既相隔又連接的觀衆臺中。這時,觀衆由臨河的街區進入了觀演臺。其觀賞主要是面向設計出來的古鎮進行。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一方面由於演出可能會突破古鎮街道的範圍,延伸至更遠的方向,觀衆欣賞的朝向會隨之發生改變;另一方面,觀衆席會隨演出的變化旋轉移動,這同樣會改變觀衆的視點。因而這種“多向”的特點就表現得十分突出。在整個表演設計上,除古鎮外,還有山景、河景的呈現,顯現出表演形態的豐富性。
《夢迴磧口》在呈現內容上也進行了與磧口歷史風貌相一致的探索。編導者力圖通過一部實景演出來展現以山河爲主題的歷史文化,以及以磧口爲焦點的社會風貌。整個演出表現了黃河的自然風貌,以及人與河、人與山的關係,磧口地域的婚嫁、商貿、情愛等日常生活,還有紅軍東征期間的社會變革,新時代的美好生活。其表現手段以頗具黃河風情的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爲主,間有被改編過的民歌,顯現出濃郁的地域特色。
除上述以外,《夢迴磧口》還藉助於現代技術手法,如激光投影、虛擬的實景、風雪、奔馬,以及行進的隊伍等,渲染了藝術氛圍,拓展了實景表演的呈現可能。實景演出主要是作爲文旅項目出現的。它要求景區能夠吸引聚集比較多的遊客,才能保證有適量的人來欣賞,從而實現其經營效應。今日的磧口,已經圍繞古鎮開發了許多民宿、賓館等,爲遊客提供基本的住留條件。沿黃公路的開通,以及各種交通支線的完善亦爲遊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目前,《夢迴磧口》剛剛完成第一期的演出,相信通過進一步完善,這一實景演出將成爲黃河沿岸、呂梁山麓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吸引更多的人到來,感受黃河的壯闊,體驗呂梁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