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高教改革 不只更少還要更好

圖、文/遠見雜誌

臺灣管理大師許士軍在2月號《遠見雜誌》專欄,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

20年前,全臺便利商店約5000家,人人認爲市場已經飽和,應停止展店;20年後,便利商店擴增破萬,業績依然持續成長。爲什麼,便利商店沒有泡沫化大學,卻被少子化擊得步伐踉蹌?

關鍵在於創新。現在能生存的超商,經營型態服務方式已非當年的「高級雜貨店」;而人類不可能沒有高等教育,只是「能生存的,必然不是目前這種大學型態,」許士軍說到。

的確,大學不該再是目前這種型態,考招方式、系所制度課程型態都要調整。本地學生少了、需求不同了,大學也須與時俱進。

先看考招方式的創新。明年,準備多時的高中107課綱即將上路,學生將有更多選修空間探索興趣;但目前廣泛流傳的考招方式,仍與過去無異,有舊酒裝新瓶之憂。

今年2月6日,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與252位高中校長、主任聯合投書媒體主張現行制度使高三生全年忙於推甄,「臺灣有大半高中生畢業時,只有高中二年的程度。」這羣高中校長主任們主張,應在高三學期結束後,再啓動考招程序,「新的大學考招方式必須要維護高中的完整學習,107國教改革才能真正有機會成功。」

過去,大學考招方式皆由大學,尤其是明星大學主導的聯招會決定,高中幾無置喙餘地。這次高中端連署,突顯長久以來高中與大學教育脫節的荒謬,也預示107教改將肩負修復學力重大任務

大學要創新轉型,走向開放

其次,是系所制度。在考試至上年代,進入大學後,雙主修、轉系的難度不比重考低。理由不外是「讓低分科系學生進高分科系,他們會『佔便宜』。」

但臺灣多數學生的求學期,除了讀書,別無其他生活經驗,缺乏生命的探索;上大學前,對於「系所在學什麼」只能憑空想像。萬一進入不符合興趣的科系,大學系所的本位主義,不僅限制學生學習疆界,更斷送他們的未來。因爲,傳統系所的區分方式,並不符合企業人才需求

許士軍認爲,現代社會對高等教育有三個期待:第一,跨領域;第二,不同專業所需要的教育內容是多樣性的;第三,職場中專業類型變化迅速,專業教育內容的變動十分迅速。「這種專業教育的性質,在每一點上,都和傳統的系所──以特定學術(disciplinary)領域爲範圍,格格不入。」

轉得快的學校開始走向開放。對系所開放、對業界合作開放、對國際交流開放。事實上,這也是大學必做的創新轉型。否則,當大學對高中生分分計較,優秀人才也會擇良木而棲,投向更多元開放的香港西方大學。

屆時,臺灣的大學不只太多,還更平庸。當一個國家社會最高人力引擎熄火,還有何國力可言?不只更少,還要更好,纔是高教改革的正道。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