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三萬的中產,涌向「珠峰平替」
作者/章魚
編輯/閆如意
過去的一個月裡,全網最懂生活的人都在曬自己爬山的照片。
打開社交媒體,到處都是春和景明。
在衆多的山花爛漫中,滿臉灰燼、狼狽又鬆弛的火山合影,格外地與衆不同。
〓 圖源:李昱榮
爬膩春山的中產,已經在東南亞爬火山了。
用墨鏡遮住被硫黃味薰得有些發紅的眼睛,背對火山露出的微笑,一張“人生照片”就此誕生。
那不僅是他們征服火山的鐵證,也是他們勇攀高峰的社交名片。
雖然轉頭就會發現,這高峰上擠滿了人。
東南亞的火山上,長滿了北上廣深中產。
都說“勇敢的人先吃火山灰”。
第一批勇敢的中產,已經被火山教訓哭了。
任何一個生活經驗豐富的人,對爬火山的最直觀感受都繞不開五個字:
“花錢找罪受”。
但只有爬過火山的人,才最懂箇中滋味。是的,幾乎每個爬過火山的人,都會細緻描繪自己遭的罪。
出發時總是心比天高,但越往上爬,走慣了平路的中產就越容易發現:
火山上面,根本沒有路,只有亂石坡。
〓 圖源:小紅書用戶@話梅-
石頭的表面都沒有經過處理。
雖說大部分石頭踩上去都紋絲不動,但誰也不能保證下一步依然穩健。
玩的就是一個心跳。
〓 爬完火山,博主@阿拉dududu 發帖講述真實的火山之旅。圖源:小紅書用戶@阿拉dududu
再經驗豐富的嚮導,都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踩着他的腳印前行。
既然上了山,人能做的只有深一腳、淺一腳地試探。
更要命的是,上山的路基本是45度以上的斜坡。
一旦踩空,只能聽天由命。
命好的人,能被嚮導和隊友拉住然後重新出發;運氣差一點兒則很有可能跌下山去,輕則受傷,重則死亡。
爲了看到最美的景色,好不容易爬到山頂的人們還要繼續往下步行一公里左右。
在火山,下坡路比上坡路更加難走。
山路崎嶇,沒有護欄,往前一步就是懸崖。
〓 網友@加貝 在印尼火山看到的警示牌。圖源:小紅書用戶@加貝
更誇張的是,處處都是危機的火山,沒有路只是諸多困難裡最不起眼的那個。
這一點,從網友們主動分享的爬火山裝備中就可見一斑。
提到鞋子,大家的建議只有一個:抓地力強。但有兩個裝備,卻是各路網友“耳提面命”多次強調一定要帶的保命神器。
一個是護目鏡。
在遍地是灰的火山,哪怕迎面吹來的一陣微風,都可能帶起“迷人雙眼”的風沙。更別說火山上的風往往很大。
〓 網友@JoanTT 的爬火山實錄。圖源:小紅書用戶@JoanTT
灰黑色的沙粒無差別地附着在人身上的每個角落。
如果說“吃火山灰”只是糊一嘴沙子,那沙粒入眼的殺傷力就是春日裡花粉過敏的一百倍。
除了風沙,火山中還會不定時出現大霧干擾視線。
沒有護目鏡就敢勇闖火山的來客,多少有點”不知死活“的魯莽。
當地殼下的岩漿上升至地表並噴發時,岩漿中的硫化物和硫酸鹽會隨着岩漿噴出,形成硫黃。地下水與岩漿接觸,產生的高溫和高壓條件下,硫酸鹽和硫化物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氫氣體。
長期在火山硫黃礦中開採和搬運硫黃的礦工,人均壽命只有40上下。
於是,防毒面罩,就成了爬山客的保命裝備之二。
〓 圖源:李昱榮
面罩有片刻沒有戴緊,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法呼吸;
就算戴緊了,也沒辦法完全阻隔空氣中的硫黃味,用網友的話說“吸上一口原地去世”。
但這樣的險阻並沒有阻擋勇敢的人前進的腳步,越是接近火山口,他們的激情就越發澎湃。
在典型的火山愛好者看來,這是“在世界的盡頭,聽地球的心跳”。
當然,如果他們沒有爲了看日照金山,凌晨2點就開始夜爬火山。
如果他們沒有在短短12小時之內,體驗從全身貼滿暖寶寶還是瑟瑟發抖,到太陽一出又曬又熱又悶的冰火兩重天。
這浪漫的文案或許能更有說服力。
壓倒攀登者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遠不是溫差。
直到看看鏡頭裡的自己,鼻翼上沾滿火山灰。嘴裡、鼻孔、指甲縫、頭髮絲也成了火山灰的統治區,下山後的第二天,因爲保溼工作沒做到位,嘴脣和臉頰開始出現細小的裂紋。
〓 圖源:小紅書用戶@imGreat
人們纔不得不承認:
在征服火山之時,踉蹌的每一步都是在向火山嗚咽着唱《征服》。
然後在旅行總結裡貼心建議每個要爬火山的人:
別穿淺色衣服。
〓 圖源:小紅書用戶@阿拉dududu
越危險越迷人,放在爬火山這件事兒上一點都沒錯。
爬火山再苦再累,人們發在社交媒體的照片也依然光鮮靚麗。在東南亞,等待着中國人征服的火山一般有兩座:Bromo和Ijen。
Bromo並不難爬,是快則15分鐘,慢則半小時就能征服的性價比之山。
但卻被譽爲地球上最像月球表面的地方,據說看Bromo的日出,能獲得在宇宙俯瞰月球表面的同等震撼。
〓 圖源:李昱榮
不僅被《孤獨星球》選做封面,也是《國家地理》推薦過的火山之一。
〓 圖源:網絡
這給中產提供了極大的情緒價值,每個登上Bromo的人都能油然生出幾分自豪:
“世界不在書裡,在我腳下。”
這種少時閱讀的紙質雜誌被踩在腳下的成就感,代表着一種穿越時空的自我滿足:昔日遙不可及的遠方,如今正被我征服。
但征服Bromo的過程實在是太過簡單,如果沒有爬過高難度的ljen,那麼勇敢者們下山後恐怕要說:
“火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對火山祛媚了”。
好在,ljen爬起來難如登天,完全涵蓋了前文寫的所有困難。與此同時,它又是亞洲唯一的藍火火山。
夜爬ljen的最大價值就是能夠一睹藍色火焰的真容。
〓 圖源:李昱榮
這無疑是火山對勇士的獎賞,因爲它往往伴隨着濃煙,刺激每個人的感官。在ljen面前,中產不得不承認,所有的盡人事,最終都要向聽天命臣服。
無論前期的護具準備多麼充分,只要風的方向吹向你,一切裝備的作用不過是“聊勝於無”罷了。
好在痛苦是暫時的,關於痛苦的記憶也會被時間和語言不斷美化。
剛爬完火山的中產,心裡大概率在想“再也不來了”;但只需要過上個把月,他們就能把火山灰的苦澀忘得精光。
與此同時,把火山踩在腳下的勇氣卻歷久彌新。
照片發在朋友圈逼格拉滿,帶回家的火山石可以吹一輩子牛逼。
並順便引經據典,用紀錄片《火山摯戀》中的金句,闡釋自己的人生:
“和火山對視過,就很難再安於平庸的人生。”
〓圖源:紀錄片《火山摯戀》
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信心,它意味着一切中產嚮往的生活,都將成爲中產的生活。
野心常有,但如此浪漫的野心卻並不常見。更何況這野心勃勃的火山之旅,還有一個無比現實的前置條件:
主打一個受苦,並不怎麼花錢。
一個荒謬的現實是,月薪三萬的中產或許無法擁有外賣自由,但火山自由卻盡在掌握。
在印尼火山的經驗帖評論區,經常可以看到求拼團的網友。上網隨便一搜,印尼火山的三天兩夜團,價格甚至可以低至699。
朋友小李今年過年曾勇闖印尼,不僅爬了火山,還遊覽巴厘島、佩尼達島,體驗了一把浮潛。
在春節這種旅遊旺季度過了9天8夜的美妙旅途,一看賬單,一共花了1.5萬。
按照他本人的說法,“其實1萬以內足夠”,他多花的錢,是因爲全程單獨包了一輛車,居住的酒店的規格也“非常高”。
就連爬ljen時,因爲太累,也花400塊現金購買了純人力的拉車服務。
這種被登山客戲稱爲“火山限定版的蘭博基尼”的人力車,更像是一頂有車輪的轎子。需要兩個當地人配合才能拉動。
〓 圖源:小紅書用戶@Monica傅傅
多數登山客在爬山的時候都不忍心坐這種純人力的車,但手腳並用下山之後還是會在總結裡由衷建議每個人:
“不要自己爬,直接坐車上。”
倘若可以拋開人力拉車的爭議、不想硫黃礦工的短壽,只聊火山之旅的花銷,那麼可以說,
去東南亞爬火山,是中產旅遊投資史上最划算的買賣。
和穿着中產三寶、開SUV帶狗爬野山的人相比,爬上火山的中產們,儼然已經在next level了。
衆所周知,爬山是一種考驗財力、精力、毅力和勇氣的軍備競賽。
爬火山,更是爬春山的升級版。
愛給自己人生上難度的中產就是這樣,在任何領域都要勇攀高峰,他們的情緒生成機制往往帶着某種共性:
愛在痛苦中找快樂。
在爬火山的人眼中,如果沒有爬山的艱辛,那麼就沒法享受到瑰麗的火山、藍色的硫酸湖,也無法見證普通山上見不到的奇異美景。
〓 圖源:李昱榮
這既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自己經歷痛苦換來的快樂。
正是痛苦的累積,讓停止痛苦的那一刻顯得如此不凡。
在爬山過程中花小錢吃大癟不要緊。
那是他們給自由、勇氣交的學費。
他人眼裡的狼狽,在攀登者看來是征服自然的勳章,所有的不理解都是一種讚美。
外界的褒貶都不足以觸及靈魂,爬火山的過程中,能讓中產破防的只有一個瞬間。
他們費盡力氣到了火山頂,才發現:
每寸高地都站滿了人。
〓 圖源:小紅書用戶@Kikiloveme
甚至危險的地方也全是人。
硫黃礦附近的濃煙下面,征服火山的人正在排隊拍照。
〓 圖源:李昱榮
山的那邊還是山,曠野上面人擠人。
這無疑是一種隱喻,像極了他們的人生。
於是,站在火山之巔的中產們,踮起腳尖好不容易取到一個沒有人頭的景別。按下快門的那個瞬間,悄悄鬆一口氣的同時,也在內心升騰出一種淡淡的悲傷。
但還沒到泄氣的時候,因爲僅剩的力氣,還要留着下山。
而下坡路,遠比想象中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