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VR、OTT掀起21世紀臺版文藝復興

實體舞臺的突然消失,反而激發出更多文化產業與數位科技的應用革命。(圖/遠見提供)

疫情,爲文化產業帶來巨大沖擊,卻也迫使更多團隊,跨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帶來百花齊放的創新。疫後,臺灣文化產業迎來的,將不會是黑暗期,而是新一波國際連結的文藝復興。臺灣如何不落人後,文化產業轉型之道,《遠見》爲你全面剖析。

14世紀中期,黑死病肆虐,歐洲彷彿進入寒冬,人口驟減、百業蕭條,人類文明看似將經歷一場大崩壞,結果不然!

因爲疫情,改變了原本的經濟、政治、宗教、階級等社會結構,反而醞釀出文藝復興大爆發,一直延伸到17世紀,文學、雕塑、音樂、繪畫等大放異彩,至今仍有深遠影響。

21世紀的今日,持續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爲生活帶來巨大沖擊,尤其全球文化產業,更歷經堪比永夜的黑暗。

劇場、電影院關門,實體展覽、活動停擺,沒有工作的表演團體、影視製播等產業人士叫苦連天。在臺灣,整體藝文產業損失,高達80至100億元。

然而,如同中世紀歐洲的反轉,全球的藝術家、表演者雖然失去實體舞臺,仍止不住大家的創意。

去年疫情期間,BBC〈Swan Lake performed in 27 bathtubs!〉影片中,響起熟悉的天鵝湖音樂。不過,畫面中的芭蕾舞者不在舞臺上,而是在自家狹小的浴缸,隨着音樂或躺或坐或臥,利用水、羽毛等道具盡情舞動,透過舞者的肢體,與影片剪輯、切割畫面,呈現如同萬花筒的視覺饗宴。

臺灣的舞臺劇,或是法國的博物館、韓國歌手的演唱會,各地的藝術表演者,透過線上影音、虛擬實境、社羣媒體等不同方式,讓精采的表演仍舊繼續。

實體活動取消,數位新舞臺點亮希望

實體舞臺的突然消失,反而激發出更多文化產業與數位科技的應用革命。疫情,不是敲響文化產業喪鐘,而是吹起新一波「疫後文藝復興」的號角!

這場全球文化產業的疫後革命,臺灣也沒有缺席。

「過去,我們一直在推動數位科技與藝術、表演的結合,但不少團隊會因爲陌生、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如今因爲疫情,團隊對數位科技的接受度提高,並願意理解它是一種可能性。

疫情下,實體活動取消,不少藝文團體、創作者等轉往線上,也讓表演與藝術有更多形式,打破距離疆界,走向國際。從文化產業的數位嘗試中,可以觀察到「疫後文藝復興」的三大趨勢,以及臺灣如何不落人後。

趨勢1 線上化〉轉往線上平臺,數位劇場成新常態

疫情期間,觀衆最有感的事情之一,是人在家中,就能透過線上平臺,看到各種形式的演出。例如,電影《哥吉拉大戰金剛》《黑寡婦》在OTT同步上映,就連依靠實體演出的表演藝術,也紛紛轉至線上平臺,推出如數位劇場、線上展覽等,儼然成爲藝文展演新形態。

以舞臺劇而言,最經典的莫過於今年6月,導演吳念真把製作的舞臺劇《人間條件》系列六部作品,放到線上平臺,限時免費提供觀衆欣賞,累積280萬次觀看,遠超過一次現場表演的人數。

近日,文化部與兩廳院也攜手打造「藝Fun線上舞臺計劃」,邀請多家劇團與樂團,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演出。而且,這不只是因應疫情的短期策略,文化部長李永得說,期望線上劇場未來能長期經營,成爲新的表演形式。

不只臺灣,國外也有數位音樂廳、劇場的出現。澳洲墨爾本數位音樂廳,提供現場直播的音樂演出,而德國柏林黑貝爾劇院(Hebbel am Ufer),也決定發展「HAU4:線上劇院」,專門規劃各種線上直播、數位展演,預計長期經營,都將成爲臺灣的借鏡方向。

趨勢2 虛擬化〉封城帶動VR/AR發展,表演更重互動

爲了因應疫情,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等也加速發展。被迫待在家的人們,戴上VR就能在虛擬世界漫遊,連甫落幕的東京奧運,都能透過VR,讓觀衆彷彿置身現場,比起單純看直播比賽、表演、活動等,更具互動性。

不僅影視、展演能虛擬化,去年臺灣更出現首場虛擬演唱會,未來,虛實並進、異地共演等,都將更頻繁地走上舞臺。

去年,美國知名藝術家KAWS的公仔作品Companion,因疫情無法實體展覽,就透過手機App,運用AR方式,依舊能在臺北中正紀念堂、紐約中央車站等地展出。

不少歌手、樂團,像是劉若英、五月天等,在疫情期間開線上演唱會,歌手畢書盡更開設全臺第一個VR售票虛擬演唱會,讓歌迷進入360度的虛擬空間,由歌手一對一唱給你聽,提供完全異於實體演唱會的經驗。

趨勢3 全球化〉OTT串連全球觀衆,地區作品走向國際

隨着影音作品串流化,OTT的訂閱人數,在疫情催化下激增,Netflix累積有兩億的用戶、Disney+也有一億的訂閱數,不管劇中人說的是哪種語言,只要故事說得好,就能在OTT上吸引到全球觀衆。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於國華表示,臺灣擁有很強的創造力與說故事人才,但「我們要跟全世界人講故事,就要用全世界人聽故事的方法,」如何打開格局、鎖定全球市場趨勢,是接下來臺灣影劇產業工作者的新挑戰。

消費者體驗、跨域人才整合,決定數位轉型成敗

危機不只是轉機,甚至是進軍國際的良機,但臺灣能不能抓住疫後文藝復興大商機,還卡着兩道挑戰。

第一道,是如何重新設計消費體驗。

「我們該思考如何從一個內容經營,轉變成產品經營,去重新設計整個消費體驗。」文策院院長李明哲說,就像大衆參觀故宮博物館,從作品觀看位置、導覽服務、移動動線,到出口處的紀念品店,都是一整套的觀展體驗,若轉爲線上或虛擬後,又該帶給觀衆什麼?

他強調,藝文表演與影視作品想轉型線上化或虛擬化,絕對不是將實體原封不動轉換媒介這麼簡單,要全盤思考怎麼重新設計消費者體驗,讓創新出現在對的位置。

今年,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作品〈Dream〉,發想自莎翁名作〈仲夏夜之夢〉,將表演結合類遊戲概念,搬到線上演出。演員化身爲石人,帶領觀衆穿梭在虛擬森林,石人在森林中舞動,中間會遇到暴風雨、蜘蛛攻擊等,爲線上演出帶來更具互動、有趣的表演形態。

在臺灣,現今許多線上劇場除了演出外,還有幕前花絮、演後線上座談,未來若是加入網路商城,販賣周邊產品等,就是另一種全新體驗;虛擬電影的演出,包含環境、設備的舒適度,以及播映場館的建設,都與內容同等重要。

不過,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也提醒,線上化、虛擬化等呈現,並不是用來取代實體活動,實體演出也不是都要往這個方向發展,「不管線上或虛擬,都不是唯一,而是讓文化、影視作品,能更有多元性。」

第二道,是人才與資金缺乏問題。

科技結合文化產業應用愈趨頻繁,疫情更帶動許多團隊想大膽嘗試,但創新需要的不只是設備和技術,人才更是至關重要。

當前文化產業的人才還不夠多樣,也很少跨域交流。李明哲說,過去大家想到文化產業,多是想到導演、藝術家等偏向創作者的角色,但就如同科技產業不會只有工程師,文化產業也需要延攬包含行銷、管理、科技等不同領域的人才投入,且轉型和創新都需要資金。

科技變革,帶動表演形式更加多元

今年文策院導入加速器概念,推動「文化新創加速推進計劃」,幫助內容產業以企業概念建立商業模式,並鼓勵科技業者一起加入,透過課程、業師諮詢、資金媒合等,扶植多元的新創團隊。

此外,所有投入者也能從整個產業鏈出發,思考內容產製過程中,有哪些環節可以加入科技,帶動產業升級,例如,大數據開發內容、消費市場分析等;當團隊選定切點、跨入數位轉型,或是投入創新應用,文策院再協力國發基金或相關計劃進行投資,幫助產業大膽嘗試。

科技推動、疫情加速,文化產業正快速變革,數位科技帶動新一代的文藝復興出現,使更多團隊跨出第一步,文化內容與表演將更加百花齊放,未來,將有更多好作品與故事,等着我們去發現。

本文作者:邱於瑄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423期》)

《遠見雜誌9月號4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