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廠商:我是不是被IDC們……PUA了?

每逢IDC等諮詢機構發報告

總有不少雲計算業內人大吐苦水:

“這個報告,真的有必要嗎?”

今天就來說說

爲啥IDC的報告們如此讓人不痛快!

01

報告們最經常被吐槽的一點

就是:只談廠商的份額佔比,不提具體營收數字

份額佔比難免會留給廠商一定的操作空間

即便有營收數字的披露

披露的口徑也應明確

廠商們的“營收數字”到底以什麼爲準?

訂單收入?回款收入?純外部收入?還是內外部累計收入?

數據背後的操作空間之大

也意味着報告的參考價值之低

02

明明互聯網雲廠商和運營商雲

各有各的優勢,甚至不是同類公司

卻非要讓他們同場競技

不同標準的廠商在同一個標準裡比較

既不公平,也不準確

03

只要定語夠多

只要領域夠細分

誰都能拿第一名

04

在這些報告的催化下

雲廠商一把手們的“唯營收數字論”症狀也加重了

容易只看重數字

有些高管更是

忽略基層努力和行業大勢

最後爲了給大老闆做紙面上的彙報

把數字做漂亮,動作變形、瞎指揮

05

每次一發報告

最擔驚受怕的,估計是雲廠商的市場公關

出了報告就只有“自嗨”和“救火”兩種狀態

不管報告結果如何失真

“理想”的排名就要大肆宣傳,哪怕無人在意

“不理想”的排名,就要被當成負面新聞

大廠的公關同學只能連夜求爺爺告奶奶

06

這些發報告的機構

經常還有兩幅面孔

有小廠商抱怨:

“已經成功‘運作’到了排名

卻不讓我們發稿宣傳

警告我們別在稿件裡帶上機構的名字”

07

雲計算行業一年到頭出的報告、排名

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名頭花哨

很多報告不光數據構成口徑不一

也沒能反映當下廠商、客戶、代理商的真實心聲

所謂的行業趨勢披露,也是老生常談

說到底,這類報告其實是“雙刃劍”

一方面,報告自有其參考意義

能幫助行業玩家跳出自身視角、縱覽全貌

另一方面,隨着行業發展變化

報告也難免有“跟不上行業、談不全行業”的侷限性

市場需要IDC們

只是不需要過度焦慮和局部失真的表達

《 雷瘋茶水間 》欄目下期預告

如果你知道我在外資雲,你也會覺得我命好

本期策劃 EDITOR

阿煙 嚇行

本期畫師 ILLUSTRATOR

阿寧

那一天,人們回想起被摺疊屏支配的恐懼……

最適合下行期互聯網人的車:小鵬M03

當互聯網公司員工,捲到了新能源汽車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