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舉辦非遺成果展 阿壩州壤塘縣邀世界共襄文化盛舉

11月20日,一場高水平、高規格的非遺成果展上海外灘白玉蘭廣場舉行,出自四川阿壩州壤塘縣壤巴拉覺囊非遺傳習所的精美非遺作品爲魔都上海呈現了一場壤巴拉文化饕餮盛宴

十年前,一羣高原年輕人走進了壤巴拉覺囊非遺傳習所,用覺唐卡文創產品書寫着壤塘“文化原鄉、美麗家園”的“非遺+”故事。十年間,在壤塘縣委政府引領和各界愛心人士幫扶下,這批學員從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路走來,將傳習所辦到了上海,就此開啓一段長江入海口與長江源頭的文化碰撞之旅,向世界展現璀璨而耀眼的壤巴拉文化。

下午4點30分,微視頻《十年》拉開了成果展的序幕,包括清華大學、中央黨校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社科院四川省文化廳、阿壩州委州政府、黃奕聰慈善基金會新浪揚帆公益基金、北京山花工程慈善基金會等慈善機構金光集團、新浪網、PAG Capital等知名學者、慈善家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壤塘用“文化+”走出的脫貧奔康之路。  成果展上,還舉行了由國家廣電總局重點支持的20部中外合作優秀紀錄片項目之一《傳習之路》和阿壩州首部動畫片格薩爾王》的開機與啓動儀式。據悉,兩部作品將分別以記錄壤塘覺囊傳習所學員成長曆程,用唐卡技藝再現經典史詩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我國各族人民齊心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民族大團結幸福畫卷,用壤塘故事讓壤塘走近世界,讓世界擁抱壤塘。

“《傳習之路》將把壤塘藝術最精華的部分帶到世界,讓世界認識壤塘,瞭解壤塘。”澳大利亞籍導演Simon Wise表示。

“壤塘探索出了新的工藝傳承模式,我們會把這個模式讓社會各界認知,將來讓更多的人來參與、關注,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各地。”新浪揚帆公益基金理事長阮向榮說道。

成果展上,學員們用他們十年苦修的成果,向來賓展示着高超的技藝和非遺的精髓,贏得專家學者、企業家的連連稱讚。

壤塘縣地處阿壩州西部,享有“懸天淨土·壤巴拉”之美譽。坐擁中壤塘覺囊文化中心、世界最大石刻藏經堆棒託石刻、中國藏族民居之王日斯滿巴碉房,擁有梵音古樂等國家級非遺項目3項,國家級文保單位3個,國家級傳統村落7座,國家級自然生態風景保護區2處,省州級的文化資源上百個。

近年來,壤塘縣提出了“文化強縣”的目標,以梵音古樂、唐卡、藏戲、石刻等最具壤塘特色的非遺爲核心,以非遺傳習所、文化產業園爲載體,使豐富的文化資源成爲了壤塘產業、經濟發展的最大“富礦”。立足“非遺”優勢,目前該縣已創建非遺習所47個,在上海、深圳、成都等一線城市建立18個傳習基地,3000餘名農牧民從事非遺生產性保護,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爲此,壤塘分別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藏族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基地、覺囊文化之鄉、四川省藏羌彝走廊文化產業園區等殊榮。探索出了壤塘文化扶貧新路徑,實現了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產業強縣的轉變。(尼瑪初 付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