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過來!爲番茄補個光 早收又增產27%

宜蘭冬季低光不利溫室番茄生產問題,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運用國產燈具規劃低成本的「株間高效補光」模式,可提早5天採收溫室大果番茄,並提高冬春季產量達27%,開創在地番茄高產模式契機。(農業部提供)

宜蘭冬季低光不利溫室番茄生產問題,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運用國產燈具規劃低成本的「株間高效補光」模式,可提早5天採收溫室大果番茄,並提高冬春季產量達27%,開創在地番茄高產模式契機。

宜蘭素有雨都之稱,尤其冬季降雨更是大大困擾當地的農業生產。雖然在農業部等政府部門協助之下,積極推動設施栽培以因應降雨情形,但冬季低光導致溫室內蔬菜產量受限、品質不良等問題,仍爲當地農友一大困擾。

花蓮農改場表示,一般溫室栽種番茄植株多采立體式棚架栽培,在低光環境下,於頂部建立光源以進行補光,但該方式易使光照不均,下位葉片無法施照到足夠光源而使栽種產能降低。花蓮農改場自110年起積極針對在地設施番茄經常使用的塑膠布簡易錏管設施,研發出成本低、補光效率高、輕量且易架設的「株間補光」模式,在番茄綠牆腰間設置LED燈管,使條狀光源均勻照射番茄植株。因LED燈管與光源距離接近,不需要太高瓦數即可獲得補光效果,且發光能效高又不易產生高溫的特性,既可避免高溫碰觸葉片的負面影響,亦可達到省電節能之效,以降低生產成本。

花蓮農改場表示,爲符合宜蘭溫室番茄常用的塑膠布簡易錏管設施需求,設計初期即考慮需可架設在簡易設施的錏管上,因此輕量、易組裝是首要條件,另考量若遇颱風須定期拆除部分設施以防颱,因此設計出農友可自行組裝、拆卸、採購、更換零件及依溫室需求組裝的株間補光模組,包含LED燈管、吊掛架等,均可自行採購元件組裝,因爲沒有采用專業植物補光燈具及控制元件,整體非常輕量,對溫室錏管承重負擔小。

花蓮農改場經過長達2年測試評估顯示,「株間補光」模式在宜蘭冬季番茄生長期每天晚上6-10時補光4小時,大果番茄開花可提早5-10天,採收也可提早5天,對於番茄提早上市非常有幫助;而在產量方面,以宜蘭大果番茄採收品質較佳的1-3月間計算,112年試驗結果,未補光的番茄產量爲每分地5,287公斤,而夜間補光的番茄產量爲每分地6,710公斤,產量增加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