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做“土菜”的百年老字號餐企,被“胖東來”翻紅?
文 | 職業餐飲網 侯碩麗
這兩年餐飲太難幹了,最近就有不少知名老牌餐企沒抗住“市場”的絞殺,無奈關店退場,令人唏噓。
而在河南許昌,有這樣一家餐企,創始於1912年,傳承五代人,至今已超百年曆史。
到如今開出三家直營店,仍人氣依舊不減,一位難求,還被評爲省級非遺代表性品牌。
它就是“付記禹州十三碗”,一直深耕許昌,並且與胖東來齊名,坊間流傳:“許昌逛胖東來,吃‘禹州十三碗’。”
“付記禹州十三碗”主打“土菜,土食材”的正宗河南特色菜,90%食材來此河南鄉下,聘請“鄉廚”還原正宗地方味道。百年老店數百名員工,員工流失率僅8%。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經營秘訣讓這家百年老店還如此火爆?這次,職餐記者專訪了付記禹州十三碗品牌傳承人付小娜,探尋地標餐飲名片崛起的秘密。
百年老店的“前世”:繼承父親衣鉢,一碗農家菜四代人接棒!
如果往上追溯,禹州十三碗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至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時期,相傳還曾獲得過明嘉靖皇帝的讚譽。
十三碗作爲禹州名宴,早已在數百年的時間裡,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婚宴、喜事或是白事,這種融匯地方飲食特色的宴席總是人們的第一選擇。
如今禹州十三碗以付記最爲出名。而付記禹州十三碗始創於1912,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品牌源於付小娜的爺爺和父親,他們早年除了在老家經營了家小有名氣的飯館,也會去村裡做“流水席”(河南一帶對農村宴席的稱呼)。
出生於餐飲世家的付小娜,大學畢業後就接過了父親衣鉢,進入餐飲行業。
從小對炒菜耳濡目染的付小娜,認爲經營個餐館沒特別難,結果上崗不到一個月,因爲管理問題,很多廚師直接“撂勺子”不幹了。
這也讓付小娜有了新的反思。於是,憑藉着一股不服輸的勁付小娜決定開始從廚師做起,花時間打磨產品,成爲了飯店裡僅次於廚師長的主廚。
在付小娜的經營下,付記禹州十三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加上原店地段改造,付小娜重新找位置,陸續開出分店,擴大規模。
目前共有3家直營店,其中門店總面積接近2000平米,一個三層的店鋪,面積在400平左右,一樓爲散座,二樓爲包間加散座,三樓爲包間,三家店鋪家家都排長隊。
百年老店“今生”:
老字號重煥“新生”,成爲地標餐飲名片
當下,“越來越多的傳統老字號餐企,正在被時代拋棄!”
比如像狗不理、全聚德這樣的老字號餐企來說,不僅跟不上當下消費主力的消費需求,反而靠着自己百年積澱下來的品牌在安樂窩中“倚老賣老”。
而和它們相比,付記禹州十三碗已經過了“期頤之年”,卻憑着不斷的創新,搖身一變成爲當地“網紅餐飲名片”,連續多年蟬聯許昌美食榜單第一名,當地必打卡餐廳,成爲名副其實的許昌地標餐飲。
那麼,我們餐飲人能從中獲得什麼啓發呢?
1,模式上:
“堂食+外帶+零售”高效模式, 外帶營業額能佔30%
堂食始終有天花板 ,很多餐飲老闆都把目光盯在了外帶上,付記禹州十三碗也不例外。
“堂食雖然一直都不錯,但因爲很多老顧客和外地遊客吃完覺得很不錯,想要帶點食材回去,於是,我們就在門店內一樓,闢出大概8平米外帶區”。
對於顧客來講,在家自己做不僅費時間還麻煩,工序都很繁瑣,又想吃到餐廳產品的品質、豐富性。由此,“付記禹州十三碗”也向社區居民售賣主食、熟食。比如:大肉皮,豆腐條,米酒等,爲此付記禹州十三碗也被附近居民稱爲“家門口的廚房”。
不僅如此,門店內,外來遊客來就餐的客人也很多,不僅是附近店內用餐的顧客可以外帶,遊客也成爲了外帶的主力客羣。
值得一提的是,付記禹州十三碗外帶產品平常就可以佔到營業額的30%左右,節假日有時還會超過堂食收入。
2,產品上:
挖掘原生態食材,沒有中央廚房不用預製菜
如果說產品是餐飲業的根基,那麼食材則是產品的生命。付記禹州十三碗對於產品的食材工藝也十分講究。
(1)在食材方面,採用原生態食材。
“付記禹州十三碗”90%的食材都來自於老家的山野,田園和河塘裡。爲了保證食材的穩定供應,還專門在各地鄉鎮設置了多個收購點,專門負責收集老鄉們的土食材。
並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天天往山裡跑、鄉下跑,把最好的食材蒐集上來,第一時間運到許昌。工業化加工的食材、大棚種植的蔬菜水果、飼養場餵養的雞鴨豬肉等不會出現在門店內。
(2)在工藝方面,從找全能大廚到尋找鄉廚。
跟其他餐飲企業不同,“付記禹州十三碗”的廚師並非全能型的職業大廚,而是已經掌勺十幾年的鄉廚,這也在很多最大程度上確保了菜品的正宗。
包括店內的小吃,“付記禹州十三碗”也都是請了一些在許昌鄉下做酒席的阿姨、大叔來做師傅。比如說,店裡的蒜汁菜饃,在河南當地非常有名,就是當地制饃的老師傅親自制作,旨在最大程度地還原這款菜品的特色。
(3)在供應鏈方面,自配送。
“付記禹州十三碗”的食材供應由專人統一配送,所有的食材從生到熟都是在門店現場處理,不使用一份預製菜。門店也不使用任何預製的調料和香料,而是在店內自行調製,來保證口味。
3,管理上:
留人先留心,利用“家的組織力”,百年老店員工流失率僅在8%
一個企業能活百年離不開人,一個品牌能火百年更離不開人才。
但是目前餐飲行業招工困難,人才成本居高不下,很多餐飲老闆使出渾身解數依舊挽留不住員工。
付記禹州十三碗,一個百年的老店,基層員工流失率僅在8%左右,究竟做對了什麼,挽留住了員工呢?
(1)首先,百年品牌,用穩定性來留住人才
“付記禹州十三碗”制定了嚴格的晉升機制和考覈標準,並且拿出25% 營業額來發放薪資,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忠誠度。
並且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加上品牌文化百年的積澱,也讓員工看到了品牌企業的穩定性,員工在安全感上就得到了保障。
(2)其次,用“家文化”留住員工,增加員工歸屬感。
在付記禹州十三碗的企業文化中,一直把孝道放在前面,除了公司統一對員工子女進行遊學,各門店內部也會有主體性活動,比如過年、過節全店爲員工父母拜年,送節日禮品。
不僅如此,目前門店有近百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員工來自大山和農村,“付記禹州十三碗”希望把大山裡的孩子帶到城市裡來培養,給他們更好的成長環境和學習通道。爲此,“付記禹州十三碗”建立了自己的讀書會,每年會開很多課程培養企業員工。
一方面讓員工感受企業的溫暖,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員工更加奮進,而各門店對員工家庭狀況的整體瞭解,也能夠有助於對每一位員工的全面化管理。
把員工都看做是一起奮鬥的“家裡人”,大家一起幹,一起多開店,把品牌做得更好,門店鋪得更廣。
4,服務上:
賦予菜品獨特寓意,創新服務新場景
劉潤曾說,如果還有一個突圍的可能,那麼一定是爲消費者製造更多的情緒價值。如果說餐飲上半場,是卷產品、卷營銷,那麼下半場必然是卷情緒價值。
付記禹州十三碗特別關注顧客的情緒價值,爲顧客做足了儀式感。
在上菜規矩上,“付記禹州十三碗”上菜順序有着“嚴格”的規矩。民間有句口頭禪叫:頭碗“雞”,二碗“魚”,三碗上的“大肉皮”,接下來是蒜菜、甜米、小酥肉、金邊豆腐、夾啥、豆腐條、條子肉、山楂湯、丸子湯、雞蛋湯.....
並且每道菜品都有獨特的寓意。
比如像“頭碗雞吉祥如意,二碗魚年年有、三碗富裕吃肉皮,四碗蒜菜人精細、五碗甜米妻甜蜜,六碗酥肉夫有力、金邊豆腐財源來,合籠春捲睦鄰里、豆腐切條路路通,大肉條子有條理、山楂酸湯引子來,丸子香湯糰圓齊、最後一碗雞蛋湯,和和美美添福氣。”
在每道菜上之前,服務員都會將每道菜的寓意說給顧客聽。而這樣的儀式感和菜品呈現形式創新,不僅讓付記禹州十三碗這個品牌能夠被顧客記住,也讓很多菜品的點擊量增加40%以上。
5,營銷上:
借力“IP流量”,打造地標性餐飲名片
在信息爆炸的攻擊下,消費者的注意力也非常分散,品牌很難像過去一樣“一呼百應”。因而無論是小品牌想要嶄露頭角,還是大品牌想要保持優勢都並不容易,需要找到能將用戶集中起來的品牌信息新通路。
而付記禹州十三碗採取了借力高勢能IP的方法。高勢能IP即大家都在討論的內容,所有人的關注度都集中在那裡,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品牌也能有更多的討論、更多的好感度。
比如,大家都知道許昌有胖東來,要去逛許昌博物館,但卻不知道去許昌吃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付記禹州十三碗打出了“逛博物館,吃十三碗”“來許昌,吃禹州十三碗”的口號。在網絡以及大衆的口口相傳中,禹州十三碗逐漸成爲了“本地人特別愛,外地人必打卡”的地標性餐飲名片。
綜合來看,付記禹州十三碗的核心就是要基於高勢能IP去建立和用戶的鏈接,進而去影響更多的人。
6,文化上:
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賦能品牌活力
隨着地方菜風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融入大量的地域元素,來憑藉差異化的地方特色招攬顧客,增強品牌認知,以美食爲載體,傳播地方文化。
付記禹州十三碗對於地域文化要素的融合也十分講究。
首先在裝修上,付記禹州十三碗巧用了傳統的文化元素,古色古香的軟裝陳設打造傳統農家菜的視覺和體驗。裝飾上的桌椅板凳,採用木製結構,將整體的形象塑造得自然真實。
進門的一樓大廳,設置了明檔廚房,從點餐到食物出爐都能清晰的看到,還有食材野菜“挑菜”區,擺放着市面上不多見的河南本土的迎季野菜,“煙火氣+明檔”展示氛圍感十足。
其次在文化上,付記禹州十三碗設置“方言牆”,比如“真齊整”“弄啥嘞”“可得勁兒”“真中”“俺給許昌等恁”.....讓顧客深度參與,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和地域文化。在顧客進店以後,讓顧客360度的都能感受到餐廳的傳播信息,比如,禹州十三碗的起源,上菜順序,以及婚喪嫁娶需要的食物都展示了出來。
還將門店招牌菜、主要特色產品和承諾做成物料在店內展示,來增強門店的信任背書。
職業餐飲網小結:
尊古不泥古,創新不失宗。
走過百年風雨歷程,付記禹州十三碗憑藉着對傳統工藝的匠心守護,市場變遷的敏銳把握和產品質量的精雕細琢,走出了一條屬於老字號的發展新路。
在採訪最後付小娜提到,“餐飲業是一個有前途的行業,每一位創業者,餐飲企業家在內心都應該有一個信仰,不要放棄,要把企業文化以及事業傳承下去,每一家餐廳纔有可能在我們共同的努力和培養下持續的發展壯大。”
主編丨陳青 統籌 | 楊陽 編輯 | 侯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