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花蓮旅宿蕭條 畢士大教養院生沒工作急尋代工機會
花蓮地震後旅宿業受衝擊,畢士大教養院代工坊院生的布品摺疊工作也沒了,院方急尋工作機會。圖/畢士大教養院提供
花蓮地震後旅宿業受重創,照顧身心障礙者的畢士大教養院所設代工坊,原本與洗衣業者合作讓院生可以折布代工,但地震後遊客大減,需要洗的被單、毛巾減少,院生工作機會沒了,院方透過網路發出訊息,努力尋找代工機會,讓院生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肯定自我。
畢士大由臺灣基督教宣教士差會在花蓮設立,照顧小兒麻痹症患者、多重障礙、唐氏症、自閉症等院生,已經將近70年,設有烘焙坊、洗車坊、木工坊、手工坊、代工坊等,陶冶院生技藝,也提供獎勵金,讓院生從工作中找到價值感。
院長戴孟蓁說,代工坊成立7年,早期曾經摺過耳塞、紙盒,但後來發現院生較能勝任摺疊布品;先前與宜蘭一家洗衣業者在花蓮的分場合作,摺疊部分佈品,地震前與廠商結束合作關係,媒合飯店協助折毛巾、浴袍等。
不過,地震後花蓮觀光慘澹,遊客量大減,住房率只剩1、2成,洗衣需求量大減,代工坊的工作機會也沒了。
戴孟蓁說,代工坊不是營利性質,接單必須考量院生的作息和工作能力,像有廠商希望白天交貨,但院生都是白天工作、下午交貨,週六、週日要休息,就無法配合,也要考量院生可以負荷的數量。這段空窗期先安排院生上手工藝課程,很感謝先前合作廠商,也希望業者、廠商可以提供院生一些工作機會。
地震後花蓮變得蕭條,社福機構連帶受波及,遊客卻步讓黎明機構很有感。黎明機構職業資源發展中心主任何宗遠說,黎明有庇護工場、方舟畜牧場等,以往每個月都有人來參訪,實地瞭解後願意購買產品、捐款支持,拓展新的捐款來源對社福單位很重要,但地震後完全沒有人來,很擔心會造成後續影響。
花蓮地震後旅宿業受衝擊,畢士大教養院代工坊院生的布品摺疊工作也沒了,院方急尋工作機會。圖/畢士大教養院提供
花蓮地震後旅宿業受衝擊,畢士大教養院代工坊院生的布品摺疊工作也沒了,院方急尋工作機會。圖/畢士大教養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