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喊卡 督保盟批違背健保精神
健保署統計,去年椎間手術高達4成民衆選用自費醫材,隨着醫材及手術進步,健保購買醫療服務應與時俱進。(鄧博仁攝)
健保署宣佈8類自付差額醫材費用上限,衛福部長陳時中親上火線後「喊卡」。對此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質疑,自付差額醫材,同一品項在不同縣市價差可達3倍以上,這樣合理嗎?如果政府不規範上限,形同全自費,沒有醫療保險的民衆付得起巨大差額嗎?她痛批政策喊卡,違背「健保要讓民衆沒有醫療險也可活下去」的精神。不過臺大兒童急診醫學科主任曾偉傑則表示「兒童醫療太艱難」,以前我們「用不起」兒童醫材,未來我們「買不着」。
滕西華痛批,「自付差額」向民衆跟健保兩邊拿錢,醫師和醫院根本沒有少拿。例如多年前的B肝藥物,沒有健保給付前,要價90到100萬元,後來納入健保給付,藥價降到25萬元,「健保讓更多人吃到藥,藥廠沒有虧,否則難道藥廠願意吸收成本虧錢?」
滕西華表示,目前政策喊卡,但醫界並非全數反對,只是「哪條線要畫在哪裡」?若醫界反對,應該說明產品療效和價格之間的差異,否則民衆永遠不知道醫院拿了多少錢;既然要讓健保全額給付,就應該透明化。
臺大醫師曾偉傑則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年1月他與臺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邱舜南受邀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共擬會議與會紀錄,當時完全沒有討論到「醫材自費上限」議題。
他感嘆,剛當主治醫師的前幾年,在國際會議看到琳瑯滿目的新醫材與藥物,「就像口袋裡沒半毛錢的孩子,站在滿櫥窗的糖果餅乾前,只能摸摸肚子,暗暗地嚥着口水。」因醫院預算與病患經濟能力有限,醫師常無法奢侈地使用最先進醫療技術照顧病童,直到有臺大兒童健康基金會的協助,纔開始趕上世界水準。
但近幾年許多公司發展了新產品,卻根本不考慮引進臺灣,原因不外乎臺灣市場小,規矩多又嚴,兒童用量少,廠商引進成本太高。「有了經費,卻這個買不到,那個訂不着,」他說,更糟的是,健保署看着狀況惡化,卻還喜孜孜地認爲自己在爲民衆的荷包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