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今天對量化交易做了最坦誠表述:正如何看待?將如何監管?

財聯社7月10日訊(記者 林堅 閆軍)7月10日晚間,證監會對於量化交易的最新迴應,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正確看待量化交易成爲不可迴避的問題,這形成三個話題:一是量化交易到底是不是洪水猛獸,如何正確看待程序化交易?二是程序化交易監管產生哪些影響?三是接下來證監會即將發佈的舉措之中哪些值得關注?這些理解與判斷很關鍵。

爲此,財聯社記者結合監管最新部署規劃,進行了多方採訪,並根據新“國九條”以來的相應監管措施、實際數據得到了四個反饋。

如何正確看待量化交易?理性辯證地看待

對待量化交易要辯證地看,要實事求是,一分爲二理性看待量化交易“利”與“弊”。近期,大盤持續走弱,證監會、交易所出臺一系列加強量化交易監管的政策措施,不少聲音認爲量化交易嚴重影響市場環境,應當全面限制甚至取消。但從量化交易本身的天然屬性以及目前監管的態度,全面禁止量化交易並非一個科學理性的選擇,量化交易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有其積極作用,這是不爭的事實,有數據證明。

從1976年紐交所建成交易訂單電子傳輸系統,允許一籃子股票下單開始,量化交易就出現了。現在即便是最普通的炒股軟件客戶端,也或多或少帶着一些自動化交易功能。計算機程序的參與對提升交易效率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數據顯示,目前境外成熟市場的程序化交易佔比在50%以上。從境內市場來看,近年隨着國內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境內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不斷加快,程序化交易快速發展,交易佔比由2020年的20%上升至目前約30%,其中高頻交易佔比由10%上升至近20%,交易規模持續上升,已成爲證券市場重要的交易方式。

量化交易還有助於改善市場流動性,促進市場價格發現,據統計,目前程序化交易投資者貢獻了市場約1/3的交易金額。2019至2021年快速發展的階段,市場整體成交額與量化私募管理規模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性。目前每日可以向市場穩定提供2000億左右的交易額,成爲活躍市場的重要源頭之一。此外,量化交易可以同時“盯着”全市場5000多隻股票,交易標的一般在1至2千隻左右,可以覆蓋一些流動性較差的小微盤股,據統計,量化交易在15億元以下的小微盤股上交易佔比接近四成,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相關股票的流動性。

此外,量化交易還能平抑短時市場波動。量化交易基於各種影響因子作出交易決策,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是“反轉因子”,通俗來講,就是跌多了要漲、漲多了要跌。基於反轉的交易邏輯,量化交易在多數市場大幅波動的情形下,體現逆勢交易的特徵。研究表明,在多數市場向下快速波動時段,量化交易呈現逆勢交易特點,這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抑市場短期大幅波動,尤其在市場快速下跌過程中起到“剎車”作用。

可以看到,在迴應市場關切時,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到,“證監會將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範發展的原則,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加快推出更多務實舉措,進一步強化對程序化交易監管的適應性和針對性,降低程序化交易的消極影響,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公平。”

其中,降低消極影響、趨利避害、規範發展等描述均體現了量化交易是存在一定積極價值的,目前是對量化交易身上存在的一些備受市場詬病的弊端進行處理與解決,最終目的是促進量化交易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解決量化交易備受市場詬病的弊端

基於上述,在業內看來,考慮到量化交易的存在和發展有其必然性,同時量化交易客觀上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視,證監會“趨利避害、規範發展”的最新表述,是對待量化交易一個較爲理性客觀的態度。不可否認,量化交易客觀上存在上述有利的方面,但其弊端同樣突出。

一是缺乏人工干預,存在錯單風險。量化交易過於追求交易效率,爲了給訂單速度“保駕護航”,可能導致諸多風控環節設置不嚴。在交易程序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尤其對高頻量化交易而言,由於其低時延特點導致短時間內難以通過人爲介入處理,可能持續快速大量發出錯誤訂單,衝擊交易系統,影響市場秩序。

二是特定時點可能引發交易共振,加劇市場波動。量化交易總體規模較大,存在策略趨同特徵,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可能引發交易共振,短期內大量消耗流動性,加大市場波動。例如,今年年初,由於衆多量化私募前期重倉小微盤股、採用了相似的對衝策略,進一步加大市場波動。海外市場看,在2010年5月6日發生的美國股票市場“閃電崩盤”事件中,量化交易因算法趨同自動執行而迅速撤回或產生大量訂單,加劇了市場的流動性短缺,加速了市場的快速下跌。

三是交易優勢突出。我國市場中小投資者數量多,佔比98%以上,交易佔比高,佔比34%,單個投資者資金規模小。與專業機構相比,中小投資者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明顯有限,可能造成投資者間的不公平。如交易機會公平方面,證券公司是否爲其資金量大的客戶提供特殊便利;承擔成本公平方面,少量的量化交易投資過度佔用系統資源,對其他投資者形成一定的不公。

四是交易短期化特徵明顯,過度頻繁交易不利於長期價值投資的發展。雖然量化交易普遍具有滿倉運行的特點,但是其滿倉是基於每日反覆買賣、頻繁換倉實現的,其日均換手率(20%左右)遠高於其他投資者,可以看出其交易的頻繁程度。量化交易過度頻繁交易、追逐短期收益,一定程度上對長期價值投資形成衝擊。

即將發佈的舉措哪些值得關注?

對量化交易監管,是踐行資本市場監管政治性、人民性的客觀要求。目前來看,監管正在對量化交易身上存在的一些備受市場詬病的弊端進行處理與解決。對量化交易監管,制定專項監控指標提升監管針對性,有利於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提升市場穩定性。從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的介紹來看,下一步集中在五個方面:

受訪人士稱,未來待證監會、交易所各項量化交易監管舉措全面落地後,量化交易身上存在的一些備受市場詬病的弊端將有望得到解決,使其更好地發揮提高交易效率、提升市場活躍度、平抑波動等積極作用,促進量化交易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交易的不公平現象正逐步改善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記者,市場會看到監管層對於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呵護,有助於修復投資者信心。同時,這會減少市場的恐慌心態,防止過度下行波動,增強市場穩定性,提升上行動能。

交易的不公平現象正在逐步改善。證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總體穩中有降,交易行爲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截至6月末,全市場高頻交易賬戶1600餘個,年內下降超過20%,觸及異常交易監控標準的行爲在過去3個月下降近六成。

不難發現,數據背後是近期證監會、交易所頻繁推出有關加強量化交易監管的舉措。這對上述弊端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思路,實際上也體現了“趨利避害、規範發展”的理念,從監管上使量化交易逐漸步入正軌。

一是加強系統管理,提高風控要求。交易所發佈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要求用於量化交易的技術系統必須具備驗資驗券、權限控制、閾值管理、異常監測和錯誤處理等風控功能,並設置合理有效的應急處置功能,同時進行充分測試。用於高頻量化交易的系統還要將測試報告和故障應急方案上報交易所。

二是限制短時間內集中大量交易的行爲,避免加劇市場波動。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規則都對短時間內集中大量交易,加劇指數波動的行爲予以了關注,並將指數短時間內大幅波動期間,量化投資者同向主動交易金額、佔比達到一定標準的行爲認定爲異常交易,加強監控、嚴格管理,防範同向共振風險。

三是有針對性地限制高頻量化交易優勢,緩解交易上的不公平性。證監會、交易所出臺的規則都把高頻交易作爲了監管重點,通過要求其履行額外報告義務、設置異常交易指標限制其交易速率、實施差異化收費增加其交易成本等方式,引導高頻交易降頻降速,適度削弱其交易優勢。

四是限制頻繁瞬時報撤單、頻繁拉擡打壓等行爲,努力解決量化交易短期化突出的問題。交易所通過設置異常交易行爲指標,加強量化交易行爲監管,對量化交易頻繁秒撤次數、撤單率作出限制,並限制其在個股上小幅拉擡打壓的次數,引導量化交易延長訂單駐留時間,減少日內反覆交易的頻次,一定程度上解決量化投資者過度頻繁交易、交易短期化特點突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