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民對自由貿易的憂心
最近國內在討論經貿議題時總有學者和民衆對於農業每年既要耗費國庫數百億補貼,還處處要求政府予以保護不願接受市場自由競爭有所批判,農業彷彿成爲阻礙臺灣經濟成長的絆腳石。如果單就比較利益觀點這樣的批評或有道理,但是由於農業兼具生產、生活、生態等多元功能,不能單純以商品流通買賣視之。因此給予適度的照顧、補償合情合理,先進國家也採取同樣的作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政府之所以積極推動WTO、TPP等談判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在爲其國內農產品敲開國外市場。問題是政府明知未來國內市場勢必逐步開放,臺灣農業無可避免將會面對國外低成本大量農產品的強力競爭,卻未盡早啓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因應措施,讓農民處於混沌情境因恐慌而全面抗拒。
雖說媒體經常報導臺灣有堅持理念、經營成果相當傑出的農民,令人感佩,但那畢竟少數,許多憑着熱血勇敢逐夢的年青人返鄉務農卻因爲土地、資金、技術、病害、產銷等因素,最終以失敗收場卻無人關注亦未見政府伸出援手。以目前臺灣農業的現況冒然開放國內農產品消費市場對農民生計衝擊真的很大,加以農民對政府缺乏信任,難怪農民會憂心忡忡。如何培養有理念具競爭力的農民是當務之急。
隨着內外環境轉變農業需要新的生力軍。日本政府把農業視爲國家經濟重要主幹,即使在面對加入國際經貿組織壓力下,他們仍然積極培養新的農業生力軍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磨練出信心與驕傲,鼓勵他們勇於接受挑戰不要安於現狀,隨時嘗試新事物吸收新知才能創造出全新的日本農業,不畏懼國際農業的競爭,帶領日本農業繼續向前行。反觀臺灣,由於領導者的短視和對農業的錯誤認知,農業總是被政府當做對外國際經貿談判的籌碼,隨時可以交換,對內則以補貼、救濟做爲安撫農民的手段,讓務農沒有光榮感看不到希望之所在,農村對年青人失去吸引力,連帶農業紮根與養成教育全走了樣,相較於日本臺灣更需要以培養新生代專業農民爲目標的「實戰」學校!
然而受到「重學歷輕專業」、「重高教輕技職」的價值觀影響,國內職校(含農校)數量、品質大幅下降,技職教育逐漸偏離專業,而升格的技專校院教師中竟然有高達三分之二毫無業界實務經驗。特別是在大專院校許多原本屬農業相關科系,或因招不到學生或因出路不佳紛紛改名以求改運。以農業經濟系爲例,目前除了臺灣大學農經系還堅持原有招牌外,其他原有農經系多改爲與應用經濟相關科系,授課內容不再以農業爲主;且多爲理論課程,實作課程少之又少(寒暑假也無安排農家實習),許多高學歷畢業生無法學以致用被迫轉業,也給予外界農業已經成爲夕陽產業的錯誤觀感。在缺乏生力軍加入的情況下,國內農業難以轉型,讓凋敝的農村更加沒落。雖然有部分畢業生透過國家考試順利進入公務體系服務,往往因爲對於實際的農作情況不瞭解,靠「學理」來推動農業政策,無法貼近農民真正需求,每每所謂的「惠農」措施一推出卻引來農民的反彈,被譏爲吃米不知米價,讓政務難以推動。臺灣農業人才(含行政人才)養成教育需要做全面革新。
自古以來農業就是國家的磐石。只是看看現今臺灣農業現況,農民所得偏低、農村高齡化、假農民充斥、大批農地閒置、產銷年年失衡等等,農民處境確實相當困苦,無力因應貿易自由化衝擊。農業要永續唯有透過完整的「全農」教育,讓農民重拾務農的熱情與信心,並藉由不斷的研發創新讓國產農產品成爲國際優質時尚品牌,纔是臺灣農業的生存之道!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