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相繼定調境內外新股發行節奏,北交所IPO政策進入倒計時?

導讀:“繼續科學合理保持A股新股常態化,進一步爲企業境外上市做好備案工作,這對於機構的投行業務和擬上市企業來說,無疑是吃了一顆定心丸。”1月12日晚間,滬上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機構人士告訴叩叩財訊,目前國內企業新股上市的渠道,無外乎滬深A股和海外市場,以及近段時間以來開始逐漸受到企業追捧和認同的北交所,監管層對新股上市的相關政策的態度,尤其是A股IPO的科學合理的常態化推進政策,也爲北交所萬衆期待的IPO業務的推出,埋下了伏筆。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紀沐陽@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2024年1月12日,證監會舉行了新年首場新聞發佈會,這也是據上次證監會於2021年9月24日召開新聞發佈會的兩年多時間後,證監會新聞發佈會制度的重啓。

在該場備受市場矚目的新聞發佈會上,證監會發行司、機構司和上市司負責人逐一登場向媒體介紹並回應了當前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其中涉及新股發行節奏、投資端改革和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增持回購等最新監管趨勢。

自2023年9底證監會正式宣佈“加強逆週期調節,階段性收緊IPO”之後,有關A股新股發行節奏的爭議便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近幾個月來,A股上市的推進也肉眼可見地加速放緩。

一邊廂,在二級市場近期依舊尚未有所起色之下,監管層是否會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限制IPO的節奏甚至是“暫停”,讓諸多擬上市企業與機構頗爲擔憂,另一邊廂,日前,亦有部分專家學者公開呼籲並宣稱“讓市場喘口氣不是不可以,回頭看看這些年走的路哪些對”,“停一停IPO挺好的”。

那麼時間進入2024年,監管層到底如何定調最新的A股新股發行節奏呢?

“證監會和交易所將繼續把好IPO入口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逆週期調節工作”,2024年1月12日,在最新一場新聞發佈會現場,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明確表示,將繼續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更好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在兩日前召開的一場公開會議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剛剛就境內企業的境外上市政策進行了“表態”稱“證監會將進一步做好企業境外上市備案工作”。

“繼續科學合理保持A股新股常態化,進一步爲企業境外上市做好備案工作,這對於機構的投行業務和擬上市企業來說,無疑是吃了一顆定心丸。”1月12日晚間,滬上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機構人士告訴叩叩財訊,目前國內企業新股上市的渠道,無外乎滬深A股和海外市場,以及近段時間以來開始逐漸受到企業追捧和認同的北交所,監管層對新股上市的相關政策的態度,尤其是A股IPO的科學合理的常態化推進政策,也爲北交所萬衆期待的IPO業務的推出,埋下了伏筆。

自滬深A股上市節奏調控以來,北交所上市業務在政策與投融資環境的變化之下,頗受市場追捧。

2023年9月1日,證監會發布了此後被市場稱之爲“北交所深改19條”的《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在該《意見》中,也直接提及稱“在堅守北交所市場定位前提下,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首次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這也是監管層對北交所直接上市政策的首次提及。

緊接着,在2023年10月17日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武漢金融博覽會現場,北交所總經理隋強正式對外公開透露稱“我們正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的相關制度規則”(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北交所總經理隋強:正在證監會指導下,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的相關制度規則》)。

由此,北交所直接上市制度如箭在弦,市場皆在等待出爐時刻的到來。

早前,市場曾一度預期北交所IPO政策或將在2023年底前落地(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北交所上市“擴容”與“突破”並行,投行江湖紛爭將起:中信建投一枝獨秀,“中申開東”格局誰破?》)。

但因政策的制定與市場環境時機等因素,北交所直接IPO制度目前仍待字閨中。

“預計在2024年春節前後將是北交所直接上市政策落地的又一時間窗口,目前,業內已有多家目標企業開始以北交所IPO上市進入了最後的準備階段。”上述機構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雖然北交所直接上市的相關要求還未出爐,根據其與監管層溝通的情況看,目前,這批把上市目標瞄向北交所直接上市的企業,最近一年的利潤規模大致皆在5000萬元之上,且爲國家級專精特新或工信部專項冠軍。

1)證監會相繼定調境內外IPO審覈節奏

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滬深市場核發IPO批文245家,啓動發行237家,這其中,2023年1月到8月核發IPO批文213家,啓動發行193家;2023年9月到12月核發批文32家,啓動發行44家。

2023年8月底以來,證監會加強逆週期調節,階段性收緊IPO,合理把握新股發行節奏。市場能感受到,去年9月到12月,滬深市場月均核發批文和啓動發行數量明顯下降。

在2024年1月12日證監會新年首次新聞發佈會現場,面對媒體對於“證監會下一步IPO節奏有何考慮”的提問,嚴伯進明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和交易所將繼續把好IPO入口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逆週期調節工作,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更好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近幾個月來,在滬深IPO收緊背景下,新股炒作現象似再有擡頭。

嚴伯進在新聞發佈會現場也對當前個別新股定價過高、超募現象也進行了迴應。

嚴伯進表示,目前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運行總體平穩,市場化發行定價功能逐步發揮,新股超募和募不足現象並存,表明競爭博弈、優劣分化的發行生態正在形成。

針對極端超募現象,嚴伯進還指出,證監會監測約束異常報價行爲,督促發行人和承銷機構充分提示風險、審慎定價,嚴肅查處詢價定價環節違規行爲。從效果看,2023年9月到12月,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比值明顯下降,未出現大比例超募。

“全面實行註冊制以來,證監會借鑑試點註冊製成功經驗,繼續嚴格監管發行承銷行爲,引導網下投資者合理報價、督促發行人和承銷機構審慎定價。同時結合不同板塊特點,在完善以機構投資者爲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基礎上,兼顧中小投資者利益,在詢價對象範圍、網上網下分配比例等方面作出差異化安排。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運行總體平穩”,嚴伯進強調。

證監會除了表態繼續奉行將繼續科學合理保持A股新股發行常態化,對境內企業的境外上市政策,日前,也明確指出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爲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新路徑,也爲境外投資者打開了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窗口。

在兩天前的2014年1月10日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境外上市公司分會成立大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公開表示“證監會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將會同各方,進一步完善境外上市機制、豐富發行方式,落實好境外上市備案試行新規”。

2023年3月31日,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截至目前,共有包括VIE企業在內的86家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新規施行後完成備案。其中,有51家擬在中國香港上市,35家擬在美國上市。證監會進一步完善了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辦法,累計覈准23家上市公司發行GDR,合計募資約122億美元。

“境外備案工作常態化、有序化、透明化推進,爲推動更多具備高質量發展潛質的企業獲得適合自身發展的資本市場的支持建立了良好預期”,方星海在上述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境外上市公司分會成立大會上表示,支持企業境外上市是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體現,企業境外上市也爲各國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創造了良好機遇。證監會將進一步做好企業境外上市備案工作,境外上市公司也要遵守國內外法律,守住風險底線。證監會將會同各方,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

2)北交所直接上市政策落地進入倒計時?

根據目前實施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下稱《註冊管理辦法》)規定,北交所的發行條件是發行人應當爲在全國股轉系統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掛牌公司。

也正是有前置掛牌股轉中心的要求,所以目前北交所上市並不被市場認定爲傳統意義上的IPO。

而所謂北交所直接上市,即申報者將可與滬深IPO的申報一樣,不再需要再新三板掛牌期滿12個月的前置條件,這便成爲了真正的IPO。

北交所直接上市這一政策的突破,無疑將給企業更多的選擇空間,也有利於北交所吸引更多優秀的企業。

北交所考慮制定直接上市的政策,並非意味着新三板掛牌時限要求的取消,新三板掛牌企業和特定符合條件的企業直接IPO,將是北交所之後申請上市的兩大並行路徑。

早前,有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經透露,根據監管層的設想,北交所直接IPO和目前的北交所施行的直聯審覈機制也將並不被互通,也即是企業只能在選擇直接北交所IPO或經新三板掛牌後再申報上市的其中一條途徑進行。

北交所直接IPO的條件,監管層也正圍繞企業的資質、盈利能力、技術指標和市值等幾個維度來制定。

雖然北交所IPO政策未能如早前市場預期般在2023年底落地,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各大券商備戰北交所直接IPO的熱情。

早在2023年11月,據叩叩財訊獲悉,業內已有多家券商開始備戰北交所首批直接IPO項目。這些被券商選定的目標企業,皆按照“930”的基準日準備申報材料(即以2023年9月30日數據爲節點的財務報表準備申報),根據上市申報規則,也就意味着在2024年3月底之前便可能要完成申報。

“目前計劃申報的節奏依然沒有改變,我們依然將北交所直接上市的第一申報時間點聚焦在2024年3月前後。”上述機構人士告訴叩叩財訊,“如果北交所直接上市政策能在2024年春節前後發佈,留出一個月左右的徵求意見時間,在2024年3月正式啓動申報工作是合理的。”

“2023年的2月,是A股全面註冊制改革正式實施的日子,我們也在期待2024年的同期,北交所直接上市政策能在A股落地,爲推進A股新股發行政策的優化起到積極的作用。”上述機構人士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