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量血壓採「7戰4勝」醫:選錯壓脈帶會不準

許多人都知道定期量測血壓的重要性,但若忽略了一些小細節,可能會導致量測結果不準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都知道定期量測血壓的重要性,但若忽略了一些小細節,可能會導致量測結果不準確。對此,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分享,量血壓應先從選血壓計開始,不同種類及壓脈帶尺寸大小,都會影響量測結果。此外,血壓紀錄要以高的那隻手爲準,建議可採取「7戰4勝」的方式,就能確定哪知手血壓較高。

醫師洪惠風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上表示,根據臺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強調於家中量測血壓,提出「722法則」,也就是連續7天量測、早上起牀後與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每次量2遍取平均值,以此來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的狀況。

然而,其中仍有許多細節要注意。洪惠風指出,很多人可能都不曉得自身哪隻手的血壓比較高,實際上血壓紀錄要以高的那隻手爲準。因此,他建議可採取「7戰4勝」的方式來量測,即每天輪流量測左、右手的血壓,經過7、8天后,就能確定哪知手血壓較高。

洪惠風還提到,量血壓應先從選血壓計開始,市面上有分手腕式、手臂式和手指式,其中以手臂式的量測結果最爲準確,手腕式的變異則較大,而手指式就更不準確了。

另外,壓脈帶的長度也要很講究,洪惠風說,若屬於手臂圍較粗的人,就要找壓脈帶比較長的,否則會導致血壓測量值偏高。

國健署指出,血壓正常值爲120/80mmHg,120mmHg是收縮壓,指心臟收縮時的血壓;80mmHg是舒張壓,指心臟舒張時的血壓。若血壓範圍在120/80~140/90mmHg之間,爲高血壓前期,表示較有可能發展成爲高血壓,建議應立即改善生活型態,並養成每天量血壓的習慣,尋求醫療人員評估後續血壓變化情形。

國健署提醒,量血壓之前應先休息5分鐘,保持心情平靜,並注意不交談、不憋尿、不翹腳、壓脈帶不低於心臟、挽袖、腰部挺直、腳底自然垂放,量測血壓後應做紀錄。一旦血壓超過140/90mmHg,應與醫師討論如何追蹤及是否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