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對找工作或加薪有用嗎?

文/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大森。大家出版授權文字,節錄自《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

證照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

曾在大學博覽會聽到兩個高中生的有趣對話:

A:「聽說現在是證照時代,○○大學畢業可考到五張證照,聽說比文憑還有用。」B:「那你去讀那間學校啊!他真那麼厲害,那爲什麼大家還是想念臺大?」

我們常看到許多報章媒體報導人力銀行調查結果:「現在職場上最熱門的是○○工作,考上○○證照對於就業有加分作用;私人企業員工平均一個人擁有X 張證照;年輕謀職者每年願意花XX 元的預算來考證照⋯⋯。」這些訊息不絕於耳。

說實在的,有些證照真的很亮眼,象徵着你具有某種專業能力,考取時你會迫不及待昭告天下,深怕別人不知;但也有被修課條件或畢業門檻逼着去考的,不但沒有實質的加分效果,搞不好還羞於跟人家講你有考過這個;又有些是從事某職業一定要的,不管你是否已經具備這種能力,沒這張證明你就走不進這一行⋯⋯。這麼多人說,證照重要而普遍、坊間也不乏各式證照的補習班,到底證照是個什麼「東西」呢?

證照是什麼?名詞解釋與官方統計

我們來看看「證照」的定義是什麼?所謂「證」(certification),是「能力」概念,表示個人經由某種教育或訓練歷程之後,對某項專業具有完整的技術能力;而「照」(license),則是「職業」概念,表示具有從事該職業的資格;獲得該項資格的過程稱之爲「認證」,乃政府、民間單位對專業人士的知識技能進行考覈,檢驗從事某項工作之人其能力是否符合標準。舉例而言,國際通用的管理金融證照如PMP、CFA、FRM、FSA 等是「證」,一旦取得,象徵專業很夠水準,爲你加分很多。然而,「照」就跟執業比較密切,例如,做菜很多人都會、照顧小孩是許多婦女的能力、不少人開車技術不亞於計程車司機,但沒有廚師、保母、職業小客車駕駛執照,就不許執業。

我國現行職業證照大致可分爲: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技術士技能檢定、各行業主管機關訂定之證照考試、民間專業團體或機構的認證考試等四類。在此定義下,證照幾乎包山包海,概念不易掌握。因此,在勞委會每隔兩年舉辦一次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報告》中,對「15 至29 歲青年勞工持有證照情形」做了調查,統計青年勞工擁有各項證照的比例。其中有幾個趨勢:(1)自2006 年以來,擁有證照比例有提高之勢,從2010 年的五成五至現今超過六成;(2)各類證照中以「技術士證」考取比例最高;(3)女性考取證照比例高於男性;(4)大致而言,隨着教育程度提升,考取證照比例也提高,明顯例外是技術士證,高中職程度者考取比例最高。

官方資料呈現的統計數據,大抵只讓我們看到「考照比例持續上升」的現象,但並沒有任何關於證照效用的解釋與推論。

證照有用嗎?

考證照如果沒有用,爲何愈來愈風行?若有,那麼對於職場的效果在哪裡? 104 教育網針對專職工作年資滿三年的上班族進行「2015 證照暨進修大調查」,結果是:(1)持有效益分別是:有助求職(66%)、通過學校考試(27%)、升遷或加薪(19%)。(2)考照類型:國際專案管理師PMP(24%)、國際咖啡調配師(22%)、保母(16%)。(3)考照動機:個人興趣(50%)、有助求職(41%)、有發展潛力(30%)。(4)願意支出進修費用:平均每年爲12,575 元。另1111 人力銀行於2015 年4 月舉辦「上班族職場危機」記者會,提及考取國際認可專業資訊證照人數逐年增加,以辦公室應用軟體爲例,2014 年考取國際專業證照的人數就有五萬多人,相較往年人數成長超過三成。此外,104 人力銀行調查企業主的需求,提出其建議報考的證照類型及就業機會。

這類私人機構的調查,不但是職場僱主的意向,也是受僱者的想像和期望。這些報導可以精準地點出企業主希望謀職者擁有的專業能力,但並未指出證照具有「全面性」的好處。然而,這樣的調查常被報導成:證照就是有如此如此的好處、證照的時代已經來臨、證照可全面性地取代文憑等等論述。

證照「未必」有用乎?

除了民間機構的調查外,學界的意見呢?證照在職場上的正面效應當然有,但也可能沒有關聯。臺北科技大學前校長姚立德表示,不少技職科大學生考了幾十張證照,但是對就業幫助不大。我個人的研究發現,擁有證照者未必有助薪資提升,除非你考取的是高階的證照,否則大費周章考取證照,對薪資的效應反而還是負面。商學大學畢業生金融證照持有數量越多,失業機率越低;在對薪資的影響上,金融證照持有的數量對薪資無顯著關聯,但若在金融保險業服務則有顯著正向關聯。

爲何會這樣呢?試想:如果一個謀職者有中文打字證書、初級全民英檢,還有一張機車駕照,僱主會怎麼想?中文打字能力,需要以證書證明嗎?全民英檢初級,只相當於國中程度;機車駕照,有或無有很大差異嗎?總之,當你擁有的證照類型與等級太低,比起不具任何證書者,只不過證明你的能力「恰好在那個檔次」而已。

因此我們可知,證照就是證明,可以證明你有這個能力,但同樣可以證明你的能力僅在於此。幾年前有些大學流行ISO 認證,在校門口旁整面圍牆掛上「本校通過ISO 9000 認證」的巨幅帆布條。很多教育工作者感慨:「大學的教學活動是創意、引導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不是規格化的生產製造流程。特別是大學層級,爲何要取得ISO ?」一旦標榜自己取得ISO,似乎就是告訴人家,我重視的是制式製程,犧牲了實際而鮮活的教學設計與課堂互動!

有些大學生刻意不報考證照,似乎是對證照主義的反彈,一本有趣的碩士論文就是處理這個議題。陳秀華針對十三所大學財金、資管系學生進行分析,她發現:比起技職院校,一般大學的學生卻排斥報考專業證照,此現象符合「反訊號」觀點。何謂反訊號?畢業於非名校者會選擇考取證照,作爲進入職場、給僱主識別的「訊號」;然而畢業於名校、熱門科系者爲了凸顯與前者的區隔,會選擇不釋出訊號,一方面可以節省追求訊號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認爲並不需要釋放同樣的訊號。

另一個反證照的觀點,乃是對於「專業化」這件事情的深刻反省。簡單地說,透過專業化,我們把某個學問應該有的特定內容圈定下來,再透過證照化,我們把它以紙筆測驗或其他任何方法,具體規範下來。然而,每一門專業都能夠以制式測驗來衡鑑能力嗎?就算有,題目要由誰來出、考卷由誰來改?就算是專業中的佼佼者,豈敢說自己有通天的本領,能夠出得了信度與效度兼具的考題?

特別是,如果是與「人」有關的學門領域,難度更高。社工師與諮商師兩項證照的專業化,就曾經引起論戰。諮商師周志建說:「證照化的同時也在把人『物化與功能化』。這件事美其名叫『專業化』,其實骨子裡是『商業化』,把『專業商品化』,不是嗎?期待我們的諮商專業真的可以『更專業』,是那種朝向『人性化』的專業化,不是『紙筆化(執照化)』的專業」。此外,社工系教授王增勇與陶蕃瀛指出:「《社會工作師法》的通過,代表着一種新的分類方式正透過國家權力,開始蔓延與定型,這種規訓權力的核心技術就是考試,將人區分成『專業的社工師/不專業的一般人』」;「現有社工師證照考試往往只獨尊實證典範的工具性知識,原因是考試製度要求通則性的標準答案。強調差異性的互動性知識,以及幫助在地民衆進行意識覺醒的解放性知識,因爲無法簡化成爲標準答案而無法納入社工師考試中」。

此外,又如醫師魏崢所言:「以心臟外科醫師而言,外科專科醫師證書、心臟專科醫師證書、心臟外科專科醫師證書是最基本須取得的證照。若要保有這三張證書,每年平均須取得260 個教育積分。以我個人爲例,爲繼續保有六張專科醫師證書及執業所需的證照,每年必須取得教育積分約450 分,這勢必排擠臨牀工作時間,甚至爲了因應評鑑,還得上病人安全、醫學倫理、感染控制及傳染病防治等課程,犧牲掉大量臨牀學習時間。」

掌握好主體性,證照是附屬的

回到本文的關懷,證照到底是什麼?臺灣的證照類型縱然有千百種,但至少可以歸納出幾個一致性的原則。(1)證照是規格化的東西,由於管理主義與理性計算,證照擁有客觀化與數據化的特質;(2)證照就是證明,它可以證明你有這種能力,也可以證明你「僅擁有」這種能力;(3)證照除了是資格的檢定之外,可能還包含着培訓、課程、換照,簡言之,一張證照背後恐有龐大的商機。

基於上述三個特質,你覺得證照有沒有用?如果這張證照內涵上屬於理性計算,那麼它的正當性比較不會被質疑,效用也較能被預期。再者,證照應重質不重量,有些學校把證照視爲畢業門檻,此舉無疑是浪費學生時間,試想:若全校不分科系一體適用要求學生取得某項證照方能畢業,勢必是初階且基層,如此「大家都有」的能力,何需以證書來證明?

須注意的是,要掌握好自己的主體性,證照是附屬的,是爲自己加分用的,不要爲了追求證照喪失了自我。舉例而言,我有一個朋友畢業於理學院,對自己主修科系沒興趣,但憑藉着極佳的數理能力,考上一系列財務證照,後來任職於金控公司,是人人欣羨的高階主管。知道什麼適合自己、結合興趣與能力,就該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去爭取,但是不要散彈打鳥,東考一張語言、西弄一張電腦、又報一張金融、手裡還留一張技術士證,到頭來只是無機的堆砌,看不出專業性。

最後一個建議是,某些證照的確要花不少成本,但先不要因此貶低它的價值,跟商業掛勾不一定是落入資本主義邏輯、不一定是牟利且不正義的。如果在你的評估下,它是取得從業資格必要的敲門磚、是加薪或升遷的必然,那麼該付的成本也要付,畢竟進了門纔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