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正統 勿忘黃埔貢獻

陸軍軍官學校百年校慶,因爲兩岸的特殊氣氛,校慶似乎成了另類的正統大戰,兩岸都想要對黃埔百年曆史有所詮釋,但在脣槍舌戰後,百年黃埔的貢獻,真的爲我們銘記了嗎?

民國十三年,國父首創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島,廖仲愷爲黨代表、蔣中正爲校長,建校不到一年後,軍校師生東征得勝,黃埔兩字也隨之聲名大噪,無論本校歷遷南京、成都、鳳山,分校遍佈全國,黃埔始終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精神象徵。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無數的軍校之一,但因爲結合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賦予了軍人救國救民的任務使命。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的黃埔師生,在東征、北伐戰場上不畏犧牲,勇往直前,中國得以統一。如果沒有黃埔軍校,分裂的國家難以抵抗日本侵略。

黃埔一期訓練時間僅有六個月,因爲當時孫中山的革命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無法按部就班,但到了南京時期,軍校改爲德制教育後,延長修業年限爲三年,已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速成班,同時又延伸至軍官的進修教育。抗戰爆發,中央軍校又成爲全國軍事訓練的中樞,如果沒有軍校,不可能做持久戰,遑論中華民國可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甚或光復東北、臺澎,成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是黃埔軍校奠就的民族偉業。

進入黃埔軍校的學生,還有許多韓國、越南及臺灣青年。身受殖民統治的韓國青年,政治立場有左右兩派,但都得到了蔣中正與軍校的支持,分別開班訓練,抗戰期間組成朝鮮義勇隊與韓國光復軍,近期韓國政府還派員尋訪相關史實,只是我們的陸軍官校還記得嗎?

古寧頭、一江山、八二三,遷臺後覆校的陸軍官校,繼續着軍事教育的使命,也在第二十七期時改爲四年制大學教育,精益求精。無論正期、專修、專科、預官班,甚或所有軍事院校的入伍訓練,繼承的仍是黃埔精神;一批又一批的黃埔同學,將青春奉獻國家,爲社會換得了寶貴的發展環境。只是當暮年時,他們還要因年金問題而遭羞辱,真的公平嗎?

陸軍官校裡的黃埔先烈紀念塔,與位於廣東珠江之濱的黃埔軍校東征烈士墓隔海相望。烈士早已盡其使命,政治歧異不會減損陸軍軍官學校的光輝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