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公民科「以爲變簡單」反爆爭議 大考中心:開放反映至8日
大學指考日前落幕,大考中心於昨(6)日完整公告10科解答,考題引發熱論。今年指考教師解題團隊就指出,公民、物理、生物等科都有部分試題有爭議,而且公民科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有許多陷阱題。大考中心表示,即日起開放反映意見至8日,成績通知單將於17日寄發。
補教公民教師羅文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第44題「具有非敵對性(或稱共享性)之財貨,根據其具備排他性與否,可分爲公共財與準公共財。下列是有關這兩種財貨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引發爭議,當中的C選項描述「廠商不具提供公共財誘因,故政府應扮演生產者角色促進社會利益最大化」,羅文指出「生產者」應改爲「供應者」較合適。
羅文談到,第46、47題組題到印度種姓制度,但爭議在於,整篇是在論述協助婦女,但E選項卻是說「提供弱勢家庭脫離貧困及改善社會地位的機會」,是否能把婦女直接與弱勢家庭劃上等號,讓解題老師討論許久。
在歷史方面也有些許問題,補教歷史教師蔡承峰則表示,今年曆史科趨勢應該是爲了銜接108新課綱概念,打破傳統概念改採開放、多維度史觀,因此今年考題也多從民族、女權等新穎角度切入,跟未來趨勢結合。
根據《聯合報》報導,除此之外,補教地理教師陳逸分析,相較於往年題目配製側重高三選修應用地理,今年的比重則大幅下降,過去配分約佔35至40分,今年約降了三分之二,而配分全跑到世界地理上,也就是高二上下學期內容皆增加。除了爭議題目外,陳逸則評析,歷年來地理科多偏難去年更是寫到焦頭爛耳,今年難度下降,估計學生應該比較喜歡這種題目,「有唸書就可以拿比較好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