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刻意少一味 賴清德走味的「臺灣味」
賴清德發表第三支競選廣告「世界的臺灣」,片中有提到一杯好茶,但茶葉起源是哪裡完全未提。圖/取自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競選廣告
民進黨「賴蕭配」出了一支「正港臺灣味」的競選廣告,延續民進黨濃濃的「文青味」,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政策內容和願景闡述,不過在字裡行間,還是看出賴清德眼中的「臺灣味」刻意「少了一味」,自欺欺人背後的政治意涵。
在這個「臺灣味」的政見廣告裡,民進黨闡述臺灣「多元文化」背景,日本、美國、荷蘭、印度、埃及、德國、瑞典甚至希臘都入列。說「起源於古埃及的麪包,在這裡相遇了酒釀跟龍眼」、「希臘先哲從沒想過華人世界會有一個最民主的國家」、「德國創建義務教育的制度,我們讓它演進成爲12年,從0到6歲的照顧,再到22歲的投資」、「綠建築的概念,從瑞典的會議桌上出現以後,以全球最高的姿態座落在臺北」。這些內容,都還算中規中矩。
不過其他的論述,就慢慢走了調。提到臺灣的建設,廣告說「美麗的環島鐵路?其實算日本人奠基的」;大家都知道,臺灣最早的鐵路,是清末時劉銘傳建的,怎會變成「日本人奠基」?如果說他說的是「大成者」,但在談到「府領的古城」,廣告又說是「荷蘭人在17世紀興建的」。荷蘭興建的古堡,早已如同劉銘傳的鐵路淹沒在荒煙漫草間,如果要談大成,怎會是「去鄭存荷」?兩者標準,顯然不一致。
如果說這裡還是打「擦邊球」,其他的內容,就更不堪入目了。說到「一杯好茶」,廣告的臺詞說「從印度被英國人貿易到全國」;又說書法從「亞洲」開枝散葉。茶葉的起源是哪裡?書法的起源又是哪裡?廣告裡完全不提。是不敢提、不願提、不能提,還是有特殊目的「故意不提」。不看民進黨廣告,還不知道茶葉竟然是英國人發明推廣的。
這個廣告,意圖形塑臺灣是「海洋國家」,說臺灣人都是「百嶽的子民、海洋的後裔」,這當然是符合民進黨傳統「獨派」史觀,也是民進黨希望灌輸給一般民衆的觀念。雖然從歷史事實來說,未必經得起推敲,但從民進黨的政治目的來說,還算說得過去。但是透過欺騙的灌輸,叫做洗腦,不叫做教育。
更進一步看,這個廣告完整呈現民進黨的「去中化」意識形態。儘管是獨派,都不能否認中國文化對臺灣的影響,但民進黨卻硬是捏造了事實,用刻意迴避或雙重標準的方式,打造所謂的「臺灣味」。這樣的臺灣味,是加了塑化劑和餿水油的臺灣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