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寶申談行業自律:光伏過去三年上市100家企業,誰之過?

光伏究竟何去何從?

12月5日,中國光伏行業大會在四川宜賓舉行。趕碳號選摘了下述三個全行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1、光伏發電要實現在未來擔當“主力電源”,還需要增強哪些長板?完善哪些短板?電網需要如何變革?政策環境、市場機制還需要做哪些完善?

2、回顧過去十年光伏產業發展的歷程,面對當前的產業週期,企業、行業協會、政府分別應當如何給產業紓困,如何讓行業自律不只停留在形式和口號上?

3、面對更加嚴峻的貿易壁壘形式,如何看待“內卷外延”,企業有哪些有效措施去改變“內卷外延”的形勢?

主持人:

李俊峰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嘉賓:

鍾寶申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陸 川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董事長

顧亦磊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兼光儲集團總裁

張發玉 安徽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徐志羣 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周 濤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 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

從左至右:陸川、顧亦磊、鍾寶申、李俊峰、張發玉、徐志羣、周濤;來源:CPIA

01 光伏,如何自律?

李俊峰:

當下光伏面臨的問題,很多人說需要紓困。我認爲不能叫紓困,我們並不困難。光伏面臨這種局面,需要的是如何能夠健康發展?

鍾寶申:

前幾天我到能源局開會,一個領導說“內卷外化,虧錢捱罵”。這就是我們光伏在海外的現狀,國內也是這樣子。

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同類企業經營主體過多。所以,行業自律我們一定是積極地推動的,隆基也盡全力來配合光伏協會以及進出口商會的一些工作。但是,我們要看到,問題就是經營主體過多,你的協調自律難度很高,壓力非常大。

爲什麼經營主體過多?以光伏行業爲例,過去三年,我們上市了100多家公司。

其他行業也是這樣。像鋼鐵行業,我國有40多家上市公司。全球2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總共才10家。所以,我們經營主體過多會導致什麼?當然就是過度競爭!

最終,內卷的極限,就是僞劣產品。實際上這兩年光伏組件的質量,我們觀察到,其實是比以前在變差了,沒有變好。這樣的後果大家都知道。

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的動力,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各個地方政府,都像一個個經營主體,而證監會就相當於是亞投行。地方政府發展產業,也希望最後能借助資本市場。

現實就是,我們把過多的資源,進行了過度分散的投資,以致讓很多經營主體都獲得了很多的資源。資源投入大,但由於分散,就導致浪費也是巨大的。

至於怎麼來解決,我覺得兼併重組,是真正有效解決的一個根本性手段。

但是,推動兼併重組要怎麼樣去做呢?

第一,我認爲技術標準要提高,質量標準要提高。這樣,讓真正有技術、有質量控制能力、能夠高效運營的企業來牽頭,對市場中的資源進行整合。

第二,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只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企業才能不斷研發升級。其他企業要用合法守規的方式、獲得授權的方式來獲得技術,而不是現在這種局面。

兼併重組,我們可以理解爲合併。在中國做企業,不管做大也好,做小也好,有句古話叫“寧爲雞頭,不爲鳳尾”。

在這裡,我們認爲合作,就要把心態調整好。企業合併,不管大小,我們都是平等的,是爲了大家未來更美好,爲了對我們現有的資源不造成浪費。

因爲只有兼併重組,這幾年各地的產能投資,才能夠得到合理地整合,讓它發揮作用,而不是說最後變成了硬淘汰,生硬的去浪費掉。

所以,我認爲從行業大局方面,未來的出路,就在於減少經營主體數量。

對於隆基自身來講,一方面,我們堅持自己內部的自我要求,就是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規模,從來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隆基在每年的經營指標裡,從來都沒有規模要做到多大這樣的要求。

但是,我們強調的是我們做的東西,能不能差異化,能不能給市場帶來更多的價值,能不能給客戶帶來更多價值。所以,以前我們老說“不領先、不擴產”,實際上也是堅持了這樣一個原則,到今天我們還是這樣。

(趕碳號認爲,鍾寶申上面這段話,信息量很大,各位自行腦補,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徐志羣:

我認爲,光伏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需要有三個自律:

第一是品質的自律。高景成立到現在只有4年時間,我們一直把品質作爲第一生命線。

去年我做了一點組件後,感受越來越深刻。我個人覺得,包括我自己在內,每家企業都要高度警惕,中國光伏這張名片,如果再這樣惡性競爭下去,我們有可能會丟掉我們這張品質的名片。我也建議光伏協會或相關部門有沒有可能在品質監督管理方面做一些工作。

第二,是價格自律。我現在看到有些做法還是蠻痛心的,確確實實很多企業都在低於成本線拼命掙扎。但是,這種拼命掙扎的時間是有限的。

第三,我認爲在產能利用率上要自律。我在公司內部經常說,如果我們的庫存到了一定程度,立馬就要拉警戒線,拉閘,一定要限制下來。們是在長跑,不是短跑,而且我們也不要指望行業。

(趕碳號認爲,徐志羣關於產能利用率這話,同樣也是有所指的,是說誰呢?)

張發玉:

英發作爲一個專業做電池的企業,我們是配套企業,在座的來了那麼多中小企業,我認爲都是配套企業。我說說我們配套企業的心聲。

我們剛纔講的跨越週期,我認爲不太可能。每個人的週期,古人已經給我們定下來了,60年一個甲子。企業的週期,一代人30年。產品的週期,這個行業最長的硅料是十來年,最短的電池兩三年。

我們英發做製造業,在過去幫日本企業做配套幾十年。我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一定要舉起高品質的大旗。我們千萬不能再走國產摩托車在海外的道路——我們當初靠低價來出海,結果到最後被人家趕出來。我們要像中國的空調行業一樣,現在無論是在非洲,還是在印度,都能成爲當地市場中真正的主流企業主流產品,而且空調行業的年利潤,每年都在千億以上。

陸川:

關於行業自律,光伏協會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認爲對於企業而言,如果做出了承諾,關鍵是怎麼才能把它實際落地。因爲我聽到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第二,在還沒有實現自律的情況下,我們如何來達成共識,制定一些懲罰性手段。

作爲正泰,我們思考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現金流控制好,能夠在整個週期裡面用最少的代價,走下去和熬下去。

02 電網如何變革?

李俊峰:

光伏發電要實現在未來擔當“主力電源”,還需要增強哪些長板?完善哪些短板?電網需要如何變革?政策環境、市場機制還需要做哪些完善?

鍾寶申:

未來,我們還是堅信光伏會是整個能源行業的基礎能源,當然這個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的這個問題需要解決——就像我們說從馬車時代進入汽車時代的時候,就要修路,就要有加油的裝置,等等。

這些配套設施的發展,就像汽車製造和汽車消費的發展一樣,相互之間是需要不斷調整、協同,共同促進才的。

所以,我們相信隨着全社會的關注,尤其是中國提出了從“能耗雙控”改爲雙碳的雙控以後,我相信會有力地促進企業的綠色轉型。

當然我們光伏企業自身也需要加強自律,然後不斷的提高適應市場的能力。

李俊峰:

陽光電源在歐洲做儲能做得非常好,背後有什麼邏輯?和光伏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顧亦磊:

光伏的短板非常明顯,消納就是光伏的短板,比風電更短,因爲它一天裡面的發電的小時數比較有限,又很集中。

我認爲一方面要多能互補,像風光互補等等跟其他能源的互補,讓整個整體的出力曲線更好一點。第二個就是光儲融合。

周 濤:

我們正在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供電系統,有四個關鍵要素。

第一,我們要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核心我們的發電側,它要以清潔能源爲主體;

第二是質量和安全。我們所有的光伏或者儲能作爲電力系統的一部分的時候,無論是它的質量,還是系統的安全,直接影響了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第三,是整個系統的柔性和構網,這是整個電網穩定的關鍵。

第四是數字化和智能化。隨着整個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爲主體之後,我們整個的數字化智能化非常重要,怎樣才能基於數據,讓整個能源的自管理、自運行。

李俊峰:

正泰陸川,你做安能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非常清楚。不論是分佈式也好,戶用也好,這一塊電網需要不需要進一步的變革,政策上市場機制上你覺得還有哪些挑戰?有沒有碰到有哪些問題?

陸川:

首先,我覺得清潔能源發展確實比預期要快,電網的建設週期和電源側不太匹配,階段性的電源側的過剩,才導致了消納問題。實際上,在歐洲、在北美都有類似的問題,但整個電力體制不同,對於安全性的要求、安全的級別來說,可能我國提的特別高。

第二,中國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居民電價是採取交叉補貼的方式實現的。所以,使得我們在用戶側,雖然我們看到海外有非常多可以創新的做法,但在國內還做不了。這也是一個現實。

我覺得更重要一點,既然戶用、工商等分佈式在我國東部地區減少了傳輸的成本,既然也推出了紅黃綠區這樣一個政策來引導相應的消納安排,那麼就應該鼓勵電網和社會資本,怎麼能夠儘快提升消納。東部或者是經濟較發達地區,用電負荷高的地區,能夠有更多的資本去進入到電網改造提升,特別是配電網的改造和提升。

這樣,就能讓一些消納原來的紅區儘快變成黃區和綠區,進而更多地釋放我們電源側的空間。

李俊峰:

我們的預測,我們的規劃沒有發展的快,這是事實。我們有時可能抱怨電網建設跟不上,你想一想,我們當初規劃的時候,可能只有3.3億千瓦,但最後搞成了12億千瓦。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有同理心,想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的困難,各種各樣的挑戰。

03 光伏如何避免內卷外延?

李俊峰:

像日本的豐田汽車,每年生產700萬輛到800萬輛車,但它在日本本土生產的還不到300萬輛,其中五六百萬輛是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也近200萬輛,美國也有100多萬輛,歐洲也有100多萬輛。

我們有沒有這種魄力,使我們的全球化的格局發生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陸川:

過去幾輪週期中,雖然產業鏈的利潤和現金流,始終是在不同環節裡面上上下下波動。即使在光伏產品一度比較稀缺、製造業很賺錢的時候,正泰也沒有放棄電站業務。

系統成本不斷下降,實際上也涌現出很多新的光伏機會。像巴基斯坦,已經成爲今年的全球第六大光伏市場。這個市場既沒有電網的消納能力,也沒有什麼製造業的競爭力,完全是用外來的系統做的,主要以離網爲主的業務。

我們國內的戶用業務全額上網,不用擔心,但在海外開展業務時,就會擔心電費收不上來。其實,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離網系統很普遍。

比如巴西市場,正泰有一些客戶,居然一年能做到一兩萬套的戶用系統。我問他是怎麼把電費收上來的?他說很簡單,如果居民不給錢,我遠程就把系統關了。居民如果去向當地的電網購電,要比離網系統的電貴得多。這其實就海外市場的差異化機會。

李俊峰:

我五年前就提醒,過去在光伏風電,都曾經有人說過,我們的風電光伏可以搞到零電價。真要搞到零電價,這個行業還有投資價值嗎?

張發玉:

我觀察到幾個問題。

我們光伏產量最大,但是賺錢最多的卻是美國的FirstSolar福,但2023年的全球新能源首富,是印度人阿達尼。

所以,我一直在想,我們一定是哪裡做錯了。我總覺得現在的競爭,已經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了,已經上升到每個地方政府、那些有資源的地方之間的競爭,再到後面,就上升到國家層面的競爭。

印度要保護自己,美國也要保護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企業怎麼活?中國企業先是去了東南亞,後來去了中東,這都沒有錯。我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總之一句話,哪裡有魚,我們就到哪裡去結網。

徐志羣:

關於光伏的內卷外延,我認爲很多投資主體,大部分是中國的企業,而且投資主體都是自由的。他認爲在哪裡投資對他有利,他認爲哪個市場是他的目標市場,他認爲是好的投資機會,他就會幹。這個時候說叫他不去投,好像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所以,每個企業的自律很重要,但是你要變成規範性的、必須要做到什麼程度,給我的感覺,好像有點計劃經濟的色彩。如果不是計劃性,是非常難做到的。

陸川。

這個問題確實比較難回答,我只能舉一個例子。

現在逆變器沒有光伏那麼卷。這是因爲,這個行業有一個SMA,這是一家德國企業。它的售價相對比較高,所以我們作爲競爭對手,只要比SMA低一點,利潤也很好。

當然,現在SMA也不行了。所以如果哪一天SMA真的倒了,我相信逆變器行業也會捲成組件。

從這個角度,我覺得我們從策略上可以有意識地支持一些本地的龍頭。國外本地龍頭企業,讓它怎麼生存得更好。如果它倒了,你就失去了相應的標杆,到最後都是中國企業自己之間展開競爭,肯定是不利的。

顧亦磊:

逆變器和組件還不完全一樣。組件本身標準化程度比較高,國內國外產品都是一樣的,這個就會導致卷的更厲害。逆變器因爲每個國家的電網不一樣,它要併網,所以它的差異化稍微大一點。

所以,作爲逆變器企業,我們要挖掘這些差異化帶來的對技術的要求。從技術上面,我們可以做一些更多、更細的創新,讓我們因地制宜科學設計,讓每一個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電網有最大的發電效益。

所以,儲能PCS也好,光伏逆變器也好,在全球不同市場,我覺得創新點會稍微多一點。當然,只能說比光伏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已經越來越捲了,這是個趨勢,

周濤:

現在,有更多企業出海,所以競爭加劇了。

我們看到戶用工商業,競爭門檻相對低一些。但即使是這個場景下,大家也可以拉開差距,那就是你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對於客戶可以創造很大的價值。對於客戶而言,無論是逆變器成本,還是光伏系統成本,都已經很低了,但如何提升客戶的長期回報,是有很多功課要做的。

第二,隨着光伏滲透率越來越高,無論是大型電站,光儲已經成爲標配,包括在歐洲,出現了參與電力市場的這種服務。從這個角度,對電網的理解、或者對電網提供一些支撐作用,就會成爲企業競爭的門檻。就儲能行業來說,無論是特斯拉,還是Fluence,他們都不是靠單打獨鬥的。

這對於每一個企業也是一種機會,你應該具備這些能力,能夠滿足光儲電站的需求。

李俊峰:

關於“內卷外延”,我總結一下,如何使這些措施不是留在紙面上、口頭上,關鍵要有制約手段和制約因素。這正是行業協會組織大家討論的,哪些是制約手段?哪些是制約因素?我們怎麼好利用好這些制約因素?還有,就是一定要有龍頭,一定要有帶頭大哥來落實這件事情,單靠行業協會是做不到的。

就像石油,同樣產能過剩,但是有了歐佩克加上幾個大國,大家都商量好了,價格高的時候適當的釋放點產能,價格低的時候收縮產能。帶頭大哥在釋放產能的時候,他少釋放一點,減產能的他多減一點,因爲他最多。

所以,這也是一種制約手段,就是帶頭大哥的表率作用。這個話題還是從鍾寶申開始。

鍾寶申:

我覺得行業要健康發展,還是先從自身做起。不管外部是怎麼樣的,首先我們自己要能夠做好,從自身做起。

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的自律。因爲組件都是30年質保期,你如果低於成本賣了,你還如何保證未來你有錢去給他服務,給他質保呢?所以企業加強自律有必要。

第二,我也呼籲同行,我們要共同來維護我們行業協會的權威。像美國對半導體的管理,這個有些小院高牆是吧?

我希望光伏協會能成爲一個有力的組織,這樣我們參與的各家都形成了自律。如果有一些企業不自律了,你可以從這個圈子裡給他拉出來,是吧?這就是大家都不跟他交朋友了。我相信產業鏈很多人都不跟他交朋友了,對他就會有壓力。所以,我覺得光伏協會還是有資源來去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

第三,我想就是圈子內部,大家還是要有規則、有規矩、有底線。大家要遵守規則,合規還是最基本的原則。包括我們講知識產權的獲得,大家完全有合法的、合理的手段。這樣,你圈子內部保持一定的規則,大家才願意在一起溝通協調,共同良性發展

顧亦磊:

首先第還是要堅持技術創新,反對無序的低價競爭,要扭轉劣幣驅逐良幣的這樣的現象,這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趕碳號認爲,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在國內儲能市場正愈演愈烈。)

第二,我建議每家企業要聚焦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加大投入,不要盲目擴張,這樣能發揮自己更大的競爭力,讓整個產業鏈互相協同,避免資源浪費。

第三,中國企業要攜手共同走向全球市場,而不是出去鬥,爲全球氣候問題貢獻中國力量。

陸川:

我呼籲各家企業,包括企業的負責人,要做到知行合一。現在,共識已經建立,但是在行動上面一致,步調一步還比較困難。

張發玉:

我們都是靠這個行業吃飯的人,我呼籲我們要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我們這個行業。我希望,行業和政府應該定期公佈劣質產品,劣質事件和假冒僞劣虛標產品。

徐志羣:

我們要成爲先進產能、先進技術的促進者,不要作爲落後產能、落後技術的維護者。我還是認爲,我們應該擁抱競爭。因爲最終還是那些優秀者會長期爲這個行業貢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