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繼續對歐盟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專家: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定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昭東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劉洋】中國商務部網站11日發佈公告,對歐盟進口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15日起執行。

公告顯示,2024年8月29日,商務部發布2024年第35號公告,初步認定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存在傾銷,國內相關白蘭地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威脅,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商務部決定採用保證金或保函的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4年11月15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公告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或保函。

法新社11日稱,中國在10月也採取了類似措施,宣佈對歐盟白蘭地進口徵收臨時“關稅”。《環球時報》記者對比後發現,商務部最新公告列出了被調查產品的具體範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裝入200升以下容器的蒸餾葡萄酒製得的烈性酒。此外,公告還顯示,保證金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徵。法新社關注到,本次公告並未說明最新臨時措施何時到期。

復旦大學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簡軍波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方對自歐盟進口白蘭地實施的臨時反傾銷措施合法合規,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定。採取保證金或保函的形式在法律上具有可操作性,並且也有國際慣例做參考,能夠有效防止對方繼續傾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永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盟白蘭地主要的兩大出口市場是中國和美國,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對歐盟進口白蘭地採取的措施“比較精準”。另一方面,白蘭地在中國的受衆較少,措施對國內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外媒稱,中國進口歐盟的白蘭地大部分來自法國。中方對白蘭地出手後,法國干邑白蘭地製造商尋求巴黎的幫助。

就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進博會上,法國干邑白蘭地品牌表示不願離開中國市場。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0日報道稱,軒尼詩首席執行官說:“無論逆境如何——我可以告訴你,中國是我們的未來。”當被問及中國市場之後是哪個市場時,他說:“中國之後還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