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一代家長普遍焦慮 將壓力投射到孩子身上

編者按:

今天是國際兒童節。我們邀請讀者諸君換一種角度審視這個節日。就像把生日理解爲“母難日”,是爲歡喜增添感恩的內涵;把兒童節理解爲“父母日”——尤其針對年輕父母,則意味着爲孩子的成長快樂乃至一生幸福尋找根基。

對於兒童,父母、家庭意味着什麼,該承擔何種責任?《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一直關注中國年輕一代家長可能面臨的問題,尤其是“70後”、“80後”家長。我們特刊發她的一篇長文,希望如文中所言:年輕的父母們應該意識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應該來一次自我思想啓蒙運動。

生養分離——反自然的行爲必有代價

請允許我從一個真實而典型的例子說起。

我的一個侄兒,1982年出生的,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工作成家。他的孩子現在剛過了一週歲生日,馬上要被奶奶回老家去。原因是他們的房子不大,幾個人長期擠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心理壓力比較大。另外,小孩的爺爺一個人在老家,生活上長期沒人照顧,也是個問題。作爲“80後”的小倆口,已認識到長時間見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於現實,又不得不妥協一下。一家人最後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帶回老家,每隔一個月來北京住一個月,這樣交替着兩頭跑,雖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證孩子有一半的時間能天天見到父母親。總的來看,這應該說是個比較“兩全齊美”的辦法

近幾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觸了很多家長,發現目前家長們面臨的困惑或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在幾個方面。如何解決和孩子的分離問題,應該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困惑。

在這一點上,應該說“80後”比“70後”的感受更強烈。我想,這個困惑的出現其實是個好現象,它意味着更年輕一代父母們越來越意識到和孩子相處的重要性,不再簡單地把“生”與“養” 分開來。這可能緣於家長們學習的意識越來越強,從做家長的素質及水平上來說,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前幾天看媒體報道關於各地“用工荒”的問題,往年是農民工進城找不到工作,現在是城市企業招不到工人。媒體分析了幾條原因,其中一條是,“80後”一代陸續成爲父母,他們看到了農村留守兒童大面積出現的問題,不願讓自己的孩子成爲留守兒童。他們已比較清楚地意識到,現在外出多賺一點錢,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機會,耽誤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用獼猴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他把一些幼小的獼猴和母親隔離開來,在籠子裡安裝了兩個“假媽媽”。其中一個媽媽用硬梆梆的鋼絲做成,胸口上有奶瓶,另一個媽媽用綿軟的絨布包裹,但沒有奶水。按照人們“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斷,小猴子應該和有奶的“媽媽”更親近。事實則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餓了的時候才靠近鋼絲媽媽,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絨布媽媽這裡。這個細節,可以讓我們看到嬰幼兒內心本能的嚮往和恐懼,他們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這個實驗到這裡還沒有完結,到這些獼猴成年後,基本上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實驗人員把它們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親懷抱正常長大的獼猴放一起後,這些從小沒得到正常母愛的獼猴不能正常融入集體生活,大多數性情冷漠,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實驗人員通過人工辦法讓這些有心理創傷的母猴懷孕,待它們的孩子出生後,這些母猴對小猴冷漠而無情,有的殘忍地虐待小獼猴,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獼猴和人的基因94%是相似的,它們身上反映的,與人類最初始的情感狀態有關。這個實驗說明,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東西

自然的進化是有深意的,讓我們想一下,爲什麼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維持到六七十歲,甚至八十歲,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五十歲左右?這樣的狀態,就是要保證一個孩子出生後,媽媽有足夠的餘生來撫養他長大成人。一個孩子失去父親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失去母親,則是失去了整個世界。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寧死當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這是無數人總結出的一種無奈但合理的選擇。

父親撫養都不能取代母親,何況爺爺奶奶

現在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家長因爲條件或觀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進“全託幼兒園,一週才見孩子一面。而在很多農村地區近年來又搞“並校”運動,合併幼兒園、小學中學,這使得大量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過上寄宿制生活。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一些後續教育問題。

早早地讓一個孩子離開家庭,把他拋入集體生活中,會導致兒童早期情感發育的損傷。再好的學校教育也難以彌補早期精神發育所缺失的東西,反自然的行爲最終都會付出代價。

“70後”這一代父母,很多已開始品嚐由自己製造的“農村留守兒童”、“城市寄養兒童”所帶來的“惡果”。有他們作爲前車之鑑,更年輕一代父母們已有意識地避免和孩子分離,把和孩子相處當作“早教”的一部分。在養育孩子和自己的事業形成衝突時,不少家長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選擇。比如,有的媽媽爲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長,放棄了攻讀博士學位或出國工作的機會;有的媽媽爲了延長哺乳期,寧可放棄高收入的職位。這是家庭教育出現的一種新的價值取向。

這是個積極的信號,但有了這樣積極的意識不等於有了條件。現在確實還有好多年輕家長爲沒有條件和孩子相處而苦惱。比如職場中的女性往往承擔了不亞於男性的工作,母親這個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處機會。這是年輕家長面對的第一個困境,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

競爭焦慮——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現在年輕的父母們普遍有焦慮感,這些焦慮可以說大同小異。比如,我能否爲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養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孩子?這樣,就會牽扯出很多具體的困惑:別人的孩子四個月就上早教班,我要帶孩子去嗎?如何選擇到一所好的幼兒園,如何擇到一所名小學,如何上一所不錯的中學,如何幫助孩子取得高考的勝利,如何讓孩子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70後”、“80後”兩代人都是在競爭中成長的,並仍在競爭中生存。他們絕大多數人目前沒有獲得經濟上的安全感,同時又懷有較強烈的成功動機。所以競爭意識已強化爲他們的內在性,這種“天性”必會遷移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再加上學校造就的競爭環境,社會倡導的競爭文化,“領着孩子去打拼”已成爲他們撫養下一代的一種下意識心態。

人生並非完全不需要競爭,我們不否認競爭給人們帶來的成就感,能推動社會進步。但從教育的角度來講,競爭一定要守住兩個度,一個是心理程度,一個是年齡向度。前者說的是“適度”的競爭是好的,不要“失度”;後者說的是並非任何年齡的人都適宜參加競爭,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該有競爭。因爲他們是弱勢人羣,體內能量本身就很少,競爭消耗能量,於老人來說會加速枯萎,於孩子來說會影響其正常成長。老人的競爭現在不是問題;而兒童競爭的問題則十分突出。家長們把自身的競爭心理和壓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進入了賽場,要上文化課,開始有作業,要比誰聽話,比誰表現好。上了小學、中學,以考試爲主的、名目繁多的評比幾乎控制了學校生活——反兒童心理、反教育的事發生得實在太多了!

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爲,競爭是挫折的重要來源之一。哲學家尼采說過:“競爭產生對自己的不滿意。任何對自己不滿意的人,隨時準備好了進行報復。”可以確定地說,絕大多數競爭對絕大多數孩子沒有成全,即使獲得了證書,其背後也往往潛伏着久遠的損害。在競爭焦慮氛圍下成長,並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