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點名「環境風險」 臺灣企業ESG最大罩門

(臺灣企業的ESG信用指標落點,在「環境(E)風險」略高於全球平均值。資料來源/中華信評)

臺灣企業擅於自我標榜ESG(環境、社會、治理)的表現,從國際信評機構的觀察來看,是否如此?

全球三大評等機構之一的標普全球評級,2021年10月出版《信用評等中的環境、社會、治理(ESG)原則方法論》,臺灣子公司中華信用評等公司7日發佈《ESG信用指標報告書:臺灣企業》,爲臺灣受評企業首度依照標普ESG標準,接受全方位的審視與比較。

初步結果顯示,受評臺灣企業的環境風險高於全球平均水準。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首席分析師許智清表示,因爲臺灣產業結構偏向能源密集型製造業與運輸業,累積工業排放容易外溢成爲環境風險;再進一步看,可以發現臺灣企業面臨較高的氣候變遷風險、廢棄物與污染風險。

中華信評說明,ESG因素通常涉及企業自身與自然、社會環境,以及公司治理品質之間的相互影響,「並非所有ESG因素,都會對信用品質與評等產生重大影響」。

中華信評據此,把ESG信用因素的定義,聚焦在能夠對受評實體或所發行之債券「產生顯著信用影響」;同時,中華信評要能充分看出、且有把握將其納入信用評等分析當中。

經過這次的審視,中華信評表示,未來計劃在發行體評等報告時,就納入ESG信用指標、並進行更新,作爲對現有信用評等分析和評等監視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