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專家聯合撰文:中美科學界需要探索合作“安全區”

隨着美國和中國關係出現摩擦,兩國間的科研聯繫變得更少、更脆弱。這是一種危險趨勢。兩國科學界通過共同努力,可以創造出造福世界的技術和思想。然而,如果美中科學界被進一步拉開,科學發現的腳步就會放緩,科學家將缺乏集體應對危機的能力。

即將就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強化美國兩黨目前有關對華強硬態度的共識。過去十年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增加了對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和限制。上月,美中兩國在經歷諸多爭執後,續簽了《美中科技合作協定》。這是一個有益的舉措,但它堪稱兩國諸多爭議點的縮影。

爲彌合分歧,科學家必須增強政治意識,更加積極地參與確定雙邊接觸的條件。美中兩國科研人員應攜手選定並支持雙方合作的“安全區”,即具有合作價值又不易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的課題領域。

分裂並非註定。比如,就在冷戰期間政界領導人敲桌子的時候,科學充當了思想與理解的通道。

美國和中國同樣擁有密切合作的歷史。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大批中國研究生和本科生前往美國,數以萬計的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這兩項數據在2009年前後飆升,兩國經濟與兩國科研機構都彼此深度交織。

這種相互依賴性放大了未來合作的潛在收益,但也產生了真實和潛在的風險。隨着兩國對彼此的瞭解越來越少,問題還會惡化。雙方將更加難以從加強團隊合作的集體價值中剔除對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裂縫一旦出現,就會迅速變寬。

通過關注以下三方面內容,兩國科學家可以幫助彌合政治鴻溝。

重振合作的策略之一是要仔細確定安全區。雖說任何科學活動都不可能完全擺脫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但某些領域(比如人工智能和藥理學)引發爭議的可能性會高於另一些領域(比如極地科學和宇宙學)。

明確的策略可以爲資助方提供更多政治保護,同時爲獲取民間支持提供指導。在反華論調甚囂塵上的背景下,在特朗普新政府執政期間建立這樣的框架將是有難度的,但這一框架有望具有政治持久力,還可能產生巨大回報。

第二個方面是科學界必須與資助方合作確定跨境合作項目的資金來源。在中國,大部分此類資助來自現有機制——有時會爲中美科學家間的合作提供特別撥款。相比之下,美國需要更大的變革。

美國國內的一個特殊難題是,越來越多人反對美國科研人員接受中國的資助,或者通過中國機構的項目接收中國學生和博士後人員。美國機構必須清楚表明,安全區範圍內的科研合作應當允許吸納那些得到中國政府資助的科學家。與此同時,美國機構應當爲安全區以外的項目增加保障措施。

第三個方面是科學家應當更好地闡釋合作的好處,消除和回擊與虐待、種族主義、疏遠有關的案例,重新樹立科學的真正宗旨:在集體進步而非民族主義的推動下,促進全球對思想的追求。

在實踐中,美國應當採取更加歡迎的姿態,讓合作渠道免受全球地緣政治和國內政治的影響。假裝沒必要積極尋求保護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雙方必須建立信任,以便兩國學生和科學家尋求跨境合作。美國首先可以做的是,在爲學術會議和研討會發放簽證方面制定更明確的政策。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應當明確科研合作的生態,由一批具有政治頭腦的科學家提供意見。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劃定安全區。在安全區內,合作不僅是被允許的,而且應當得到兩國鼓勵和支持。

美中兩國將受益於諸多領域的合作,而科學家可以展示如何讓這一點成爲現實。如果科學界不去闡明其對合作方式的願景,政治家就會越俎代庖。過去幾年的經歷已經告訴我們,這種做法不利於科學,也不利於全世界。(編譯/劉子彥)

本文由英國《自然》週刊網站1月14日發表,原題爲《如何在美中關係惡化的背景下維持兩國科研合作》,作者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學者瓦萊麗·卡普拉斯和M·格蘭傑·摩根,中國清華大學學者薛瀾和賀克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學者戴維·維克托,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張雙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