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當藍已不藍 綠已不綠

中時社論

臺灣民主化後,漸漸分裂成「藍」、「綠」兩個板塊,藍以支持國民黨、說國語的外省、客家與原住民爲主體,政治立場保守;綠以支持民進黨、說閩南話的福佬人爲主體,鼓吹民主進步。蔡政府執政5年,走向選舉威權體制,早已「國民黨化」。立法委員陳柏惟日前堅持用閩南語質詢國防部長,並未引起黨內共鳴,最後只得道歉了事。看來民進黨政治生態已微妙變化,綠已不再那麼「綠」。至於國民黨,歷經兩次總統大選失敗,開始修正路線,藍也不再那麼「藍」了。

無色年輕人成主流

藍、綠政治生態的形成與變化,是一段長期的演變過程。威權時期臺灣雖然有省籍問題,但當時黨外以「爭民主」爲目標,不分省籍,大陸籍的李敖曾協助彭明敏逃亡,因而獲罪坐牢;費希平對民進黨創黨成功貢獻巨大;統派林正杰與獨派陳水扁、謝長廷共組「黨外三劍客」,對抗國民黨功勳彪炳。但民進黨1991年通過臺獨黨綱,臺灣人=臺獨=閩南語,成爲民進黨三位一體,其他人漸漸離開。

「大閩南至上」與臺獨主張固然凝聚了民進黨的內部的向心力,但也讓客家、原住民與外省族羣感到被排斥,加上民意不支持臺獨,民進黨的發展開始出現天花板現象。陳水扁爲突破侷限邁向執政,推動民進黨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開始收斂臺獨主張,終於在2000年取得政權。

但陳水扁政治性格多變,執政初期拋出「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4不1沒有政策,但施政失敗後轉向「一邊一國」臺獨路線,引發激烈的朝野對抗。藍、綠分野的主軸由出身轉向統獨,綠支持「一邊一國」,藍認同「中國」。2008年馬英九執政,藍綠矛盾由統獨轉向兩岸關係,藍「不統」,但接受「九二共識」,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綠反中、反對「九二共識」。

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不接受九二共識,但宣稱「維持現狀」,自稱「中華民國臺灣」,不挑戰「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領土」法制,與馬政府的兩岸路線趨近。藍則陷入路線之爭,一部分藍趨近統,另一部分藍在兩岸路線上變得猶豫反覆。

就長期變遷觀察,綠有向藍靠攏的趨勢,藍也從早期「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國統綱領》,再到馬政府「不統、不獨、不武」,乃至今日國民黨領導階層「聞統色變」,藍也逐步向綠妥協退讓。就社會變遷層次,隨着傳統藍營人口老化,不受傳統族羣、統獨羈絆的年輕人進入主流,藍綠區隔的概念已變得牽強。

藍綠區隔已不適用

朱立倫是其中的代表,認爲張亞中等人的傳統國民黨路線「悖離主流民意」,要改走平衡路線,在美、中、臺之間平衡,在臺灣的客觀處境與主觀期待之間平衡。但「平衡」往往伴隨「兩難」,就算朱立倫對張亞中路線的形容是正確的,難道朱立倫自己的主張就能夠勝選?朱立倫習慣以模糊迴避兩難,但2020初選已有教訓,模糊只會讓輿論興趣缺缺,讓外界認爲自己心虛。

譬如潛水世錦賽,主辦單位爲了把轉播訊號打入大陸內部,自發性的取下我國國旗,未來類似事件還會不斷髮生,民進黨很容易處理,國民黨要如何兼顧立場與民意?兩岸政治問題不解決,「平衡」何其難也。兩岸論述絕對不是面面俱到,那隻會裡外不是人;也不是模棱兩可,觀望風向,這隻會讓社會認爲國民黨沒有自信,自我懷疑。

朱立倫主張兩岸「求同尊異」,方向上是對的,但何謂「同」,何謂「異」,如何「尊」?他並未說清楚。其實「求同尊異」的內涵,就是「分治不分裂」;「不分裂」是兩岸的「求同」,「分治」則是對彼此治權的「尊異」。朱立倫不願意講「分治不分裂」,是擔心被民進黨抹紅,但模糊就不會被抹紅嗎?朱立倫說張亞中是「紅統」,但民進黨的支持者認爲「求同尊異」同樣是「紅統」,如果接受這個邏輯,國民黨就不用選了。

某種程度上,藍已不再藍、綠也不再綠,臺灣不必再分藍綠,人民更不必被藍、綠立場或政治偏好綁架,改以務實態度評價執政黨與政治人物,其所作所爲是否爲人民利益着想?政府施政是否讓人民日子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