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法官白花運動 對司改無言抗議

中國時報社論

士林地院李姓法官墜樓身亡,留下「我很累」的遺言,引發司法界迴響,也戳破蔡政府司法改革的謊言。司法院長許宗力事後千字文的迴應,以及親赴士林地院視察,呼籲法官勿綁在辦公室,應多多參與戶外活動的種種動作,更加凸顯許宗力寧願急就章達成蔡英文司改口號的政治目的,完全無視基層法官過勞和年輕司法官離職潮的無知與無情。全國法官串聯發起「白花運動」,在李姓法官頭七的19日,建議各地法官們自行在所處法院門口獻上白花,代表法官們的哀悼與無言的抗議。

許宗力急功 累死三軍

李姓法官正值中壯年,不僅是司法官學院第52期第1名結業,李妻也是司法官特考榜首,在臺北地院服務,夫妻在同事眼中是非常優秀敬業、爲人和善的法官,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但李法官目前在「國民法官」專庭服務,又是社會矚目「臺版柬埔寨」案的受命法官,其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國民法官制度是蔡政府司法改革最重要的一項,目的是讓人民參與審判,以減少「恐龍法官」,讓判決更貼近人民接地氣。但先不論判決結果及品質是否真能符合人民及社會期待,這套拼裝上路的司法變革,光是繁瑣的事前準備及訴訟程序就已讓職業法官人仰馬翻,更別說審判曠日廢時,背後所帶來的行政管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顯然這套制度有必要再檢討。

尤其,司法院砸數億元做國民法官宣傳、打造國民法官法庭,全臺2023年共有108件國民法官參審案件,其中以殺人案件佔45%爲最多。不過,迄今僅有16件判決出爐,許宗力當初爲了迎合蔡政府拚政績, 好大喜功急就章要一步到位,無疑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再者,人力不足也是近年司法官爆出走潮的主因之一。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近年司法案件量持續增加,院檢機關未結案件數逐年累增,同時亦面臨司法人力之流失,具有豐富資歷的司法官選擇退休、辭職或改任律師,111年度辭職及退休合計人數較往年增加,其中更不少是資歷不到5年的年輕族羣。

報告更指出,111年度地院民事事件及刑事案件之新收件數均爲近年最高,且未結件數持續累增,分別已達20萬餘件及8萬餘件,在在顯示地院法官之工作負擔有逐漸加重之勢,李法官一句「我很累」的遺言並非無據,也打臉一連串要減少訴訟流程的司改騙局,最後受害的不只是法官,更是凌遲苦等遲來正義的被害人及其家屬。

蔡政府專斷 踐踏司法

同樣地,大法官爲迎合民間司改團體的主張,司法天秤向加害人傾斜,假人權之名對案件審理、量刑、假釋等釋憲案件作出推翻過去認定的判決,間接地廣開訴訟名目,加上檢察官易受政治力操作,許多裁量都交由法官來決定,更創造海量案件。

不僅如此,蔡政府上任推動轉型正義,黨產會等獨立機關專斷橫行,大搞獨裁暴力,也讓行政訴訟案量增加,行政法院法官扮演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抗拒政治壓力,卻遭行政機關批判審案拖延,民進黨政府踐踏司法尊嚴,貶抑法官形象,更是司法官出走的原因之一。

缺乏司法實務經驗的許宗力,對蔡英文當年的政治選擇投桃報李,替司法界種下苦果,也讓近年司改民調直直落,然許宗力面對法官之死所發出的「給法官的一封信」,不思下詔罪己,仍長篇大論誇談自己政績,反令許多法官炸鍋心涼。

法官工作負擔重,制度不改,就算增補再多人力也無法改變現狀。可喜的是,準總統賴清德的國家希望工程中並沒有太多對於司法制度的變革,過去也僅提及要廣納民意,建立公開對話機制以凝聚共識。但令人憂心的是,賴在法務部長人選上內定由臺北地檢署檢察長鄭銘謙出任,儘管鄭的資經歷均符合,不過他昔日在廉政署及北檢任內的表現都難脫政治力介入的痕跡,未來能否跳脫政治框架有待觀察。

至於司法院長,許宗力戀棧權位早已不適任,包括許宗力在內的7名大法官任期到今年10月底,未來的人選,考驗賴清德的智慧,畢竟當司法高牆被政治力壓垮崩塌之後,人民追求的社會正義將不復存在。期望賴清德在主張法律貼近人民的司法改革路上,別重蹈蔡政府失敗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