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濫用名器 賴清德的偏執與傲慢
中國時報社論
總統府資政與國策顧問的新聞一向很冷門,這合計高達百人的國之「兩公」到底有哪些人、他們都做些什麼事,根本很少人注意,也不關心。最近卻多虧了賴清德總統的聘任發佈,硬是把過去無人聞問的「兩公」新聞拱上熱搜排行榜,爭議至今不停。這裡頭究竟有哪些「奇葩」人士,竟會引來這麼多的非議,從中亦可得窺賴總統用人的心態與治國的格局。
把國家變賴家 私相授受
賴清德總統任內首聘的資政27人、國策顧問73人,許多是延續蔡政府時期的人士,包括民進黨大老、卸任政務官、長期親綠的產學界與地方人士,當然也包含了民進黨派系平衡的政治考量。乍看之下,這份名單似乎四平八穩,但仔細比對後,卻發現其中問題還真不小。
總統府資政與國策顧問現已均改爲無給職,屬於一種身分地位高、受人尊崇的榮銜,且是名列總統請益諮詢的對象,遴聘過程與人選不可不慎。過去幾十年來,歷屆總統在遴聘的人選上都極爲慎重,少有爭議;早期多爲曾歷練過院長、部長級的高層政務官才能獲聘,後來逐漸加入學有專精、資歷豐富、夙負聲望的社會賢達,既可彰顯領導人的正面形象,也能讓執政者察納雅言、補強治國之道。
正所謂風行草偃,上行下效,資政與國策顧問雖無實權,他們的建言對總統也無任何拘束力,但畢竟是國家授予的榮銜,國家元首或可拿來酬庸,大部分不明就裡的民衆也還是會尊重這「兩公」的名器,但如果總統的人情手段耍過了頭,或是超出一般人的價值底線,反而得不償失。
到目前爲止,媒體已發現的6位爭議人選,包括去年被爆因MeToo事件請辭資政的小英之友會全國總會長顏志發回聘資政,以及曾涉非法賣藥、誇大療效遭緩起訴及開車被判處「過失重傷罪」緩刑的臺南「府城之光」電臺負責人康銀壽,獲聘爲國策顧問。兩位民進黨前立委包括曾因賄選入獄的「賄選犯」陳朝龍、「疑似非國民」曾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莊和子被聘爲國策顧問。以及賴總統的親舅舅、高齡98歲的基隆慶安宮主委童永,賴清德昔日恩師醫界大老韓良誠,這兩人均聘爲資政。
雖然資政與國策顧問的選聘難免會有酬庸的性質,但國家重要名器總要有個分際,過去是酬庸國家重臣、老臣,現在竟變成酬庸親朋故舊、僚屬班底,畢竟即使有份量的私人公司聘任董監事也不敢過度私相授受,何況是國家名器,難怪會遭致「國家變賴家」的譏諷。
不甩民意觀感 見微知着
真正爭議最大的是去年被控性騷擾而火速請辭資政的顏志發再度回聘,當時他並未清楚說明被控原委,總統府也未有進一步釐清,由於當時MeToo事件此起彼落,資政也非實權職務,當時他已請辭,此事也不再受到注意。沒想到賴清德此次竟然又讓他「復出」,彷彿怕外界忘了曾有資政涉及性騷的往事醜聞;總統府後來對顏性騷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查、又查出了什麼,都沒有交代。如果此事莫須有,必須還他清白,如果有,怎麼可以再聘他爲資政?他又有什麼臉續任?
從疑似性騷者爲何能獲聘資政,到賄選犯、放棄國籍者竟也能被聘爲國策顧問,成爲社會表率,面對外界的追問質疑,總統府竟然答非所問,不是官腔官調,就是不對疑點正面迴應,最後乾脆來個相應不理,擺明了你奈我何。這或許是因爲現在非選舉期間比較無懼民意觀感,也和賴執拗自負的個性有關。試想他以雙少數總統就任以來,面對風起雲涌的國會改革浪潮,以及企盼揭弊打貪的民意呼聲,他都不願務實地與在野黨好好溝通而是採取體制內外硬槓到底的反擊,現在對這小小的「兩公」質疑,又豈會放在眼裡?若說這不是權力的傲慢,什麼纔是!
賴清德肅貪抓辦鄭文燦,但他是否只有在對付政敵時纔不手軟,對自己人都是那麼包容?黨內外都睜大眼睛審視;他喜歡用聽話、挺他、貫徹他意志的人,從核能政策到兩岸路線,忽軟忽硬、飄忽不定,全憑他一個人說了算。總統府資政與國策顧問的風波,雖是政府人事中小菜一碟,卻能見微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