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民粹批鬥林依晨 臺灣再威權化
中國時報社論
「零負評女神」林依晨在大陸綜藝節目上自稱「我是成都人」,遭到綠媒和獨派霸凌。令人錯愕的是,林依晨在政大韓文系的老師朱立熙,發文諷刺稱「不記得教過成都人」,揚言下架其照片、拒收教師節簡訊,形同斷絕師生關係。認同撕裂只是表象,但朱立熙這種本應爲人師表,卻爲討好「綠色政治正確」而不惜譁衆取寵者,纔是令人脊背發涼的問題。
犧牲師道 討好當權者
認同之爭在臺灣並非新鮮事,這是因爲在民主社會,無論是哪個國家、哪種文化,認同問題本是屢試不爽的選舉動員利器。臺灣民主化早期,省籍和藍綠認同激烈衝撞,可以讓家庭反目、朝野惡鬥、社會動盪。隨着此後政黨和平輪替,世代平穩交替,臺灣民主日臻成熟,省籍矛盾逐漸淡化,即便仍有認同之爭,但至少社會已經形成共識:在2300萬臺灣人認同的基礎上,尊重彼此身分認同差異,共同維護多元價值體系。
從「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權利」到「沒有人需要爲他的認同而道歉」,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是多元價值體系存續的基礎。但千萬不要忘了,包含尊重彼此認同在內的多元價值體系之所以得以建立,本質是政治參與主體的多元化與相互制衡,亦即「去一元化」或「去威權化」的結果。如果所有政治權力都繫於一黨、一小羣人乃至一人,權力不受制約,不論統治者是否開明,意識形態的一元化與社會政治的威權化,必然在所難免。
臺灣民主化開啓,意味着與一元化、威權化時代告別,如今卻走上回頭路。最重要的表徵在於,當權力重新集中到一黨時,各方社會資源就逐漸向當權者聚攏,社會上的各色人等也都自動依附、臣服或討好當權者。朱立熙針對昔日學生林依晨發表出位言論,明顯意圖逢迎上意,透過犧牲師道,以換取「臺灣價值」認證。當權者放任並樂見側翼輿論追殺,脅迫反對者閉嘴,進而完成「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說自己是中國人可恥」的「全民再教育」,進而達到「洗滌人心」之目的。
按照民進黨的邏輯,臺灣多元社會包括自中國大陸遷徙而來的人民及後代,中華文化是臺灣多元文化的組成部分。姑且不論這套邏輯的對錯,至少從字面上解讀,任何祖輩來自中國大陸的臺灣人,固然認同臺灣,但也可以將祖籍地中國大陸作爲身分認同。顯然,目前佔臺灣總人口97%的漢人,都可以認同自己來自中國、是中華民族一分子,這戳破了民進黨「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話術,也扯下了所謂「多元臺灣」遮羞布,暴露綠色威權的真面目。
制衡力薄 五打一劣勢
自蔡英文政府第二任期開始,臺灣民主世風日下,黑金只是一條脈絡,另一條脈絡則是以朝野鬥爭、兩岸鬥爭來「論功行賞」。誰罵在野黨愈狠、誰對不同政見者鬥得愈兇、誰煽動抗中的網路流量愈大,誰就能上位、獲得豐厚回報。如此一來,親綠媒體完全丟棄新聞操守、親綠學者徹底喪失學術倫理、親綠網紅也樂此不疲做「綠衛兵」。以賴清德上臺後的人事案爲例,有恩報恩、論功行賞的思維貫穿前後,但這裡的「恩」是對他個人有恩、而非對國家有恩,這裡的「功」也非施政成績、而是靠惡鬥而勝之不武的戰功。
坐擁長期執政優勢與龐大政治資源,運用鬥爭手段來收編人馬、洗滌人心,這就是「再威權化」在制度層面的逐步落實。經典民主政治語境下,三權加媒體第四權,「四權」可以透過相互制衡來避免民主倒退,置於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之下,則是五權加媒體本應形成「六權」。2016年至今,民進黨已經完全掌握行政、監察、司法權,染指並主導媒體權,目前唯一僅存有制衡力的立法權,也正處於「五打一」的劣勢。故「再威權化」木已成舟,絕非聳聽之言。
認同問題早已老生常談,朱立熙言行更不值一駁,但從朱立熙引領綠營民粹力量「批鬥」林依晨的個案,則可以一葉知秋,嗅到臺灣民主倒退、再威權化的刺骨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