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以中華文化重建青年價值觀
中國時報社論
臺灣教育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數次改革,但這些改革並未如預期般帶來全面的進步,反而暴露出道德教育的缺失,進一步導致社會亂象。從建中校友重聚宴菜單事件、學生揪團抵制女權,到學校霸凌、性騷擾頻傳,無一不凸顯臺灣教育在品格教育方面的失守。
倫理道德 基本人格修養
自1994年教育改革以來,臺灣教育逐漸向西方價值觀靠攏,傳統的「德智體羣美」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逐漸淡出。原本的「公民與道德」科目被「公民與社會」取代,雖然強調法律、政治與經濟知識,卻輕忽了品格教育,導致年輕世代在倫理道德上出現嚴重缺口,校園霸凌、性騷擾、網路暴力等問題層出不窮,甚至造成了社會上的對立與分裂。
許多教育專家認爲,臺灣教育已經「缺德」到令人擔憂的地步。108課綱雖然強調思辨能力與多元文化,卻完全缺乏「品格」的內容,這樣的教育模式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正義感與同理心。
品格教育根基於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倫理道德、人文素養就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民進黨執政因反中、去中進而將中華文化從教育抽離。不注重品格文化,纔會有貪污腐敗的政風,並以鬥爭爲政治常態。在學校教育中從根拔掉中華文化,纔會使得學生沒有道德觀念,引進西方所謂的進步觀念如同性婚姻等等,導致現在很多官員的無德,貪污、性騷、霸凌習以爲常,在這樣的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之下,學生怎麼會具備基本的品格修養?
建中的性平事件,就是中華文化流失和品格教育失敗的一個案例。性平教育推行多年,但實際效果卻未如預期,就是因爲學習內容沒有文化的底蘊,只學得皮毛,未能真正理解性別平等的核心價值,導致現在學生普遍缺乏情感教育與同理心,對性別議題的反應往往流於情緒化與對抗。
面對品格教育的失落,社會各界已開始尋求改變的契機。多位教育專家呼籲,應該重新將品格教育納入核心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出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感。具體而言,教育部應該重新審視並改革教育的內容,基礎就是品德和人文教育。
首先必須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文化就國家而言是靈魂,就個人而言是生命的核心。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不應該輕易拋棄,否則下一代就如失根的蘭花。諸子百家的智慧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弱水三千,掬手一瓢就可以終生受用。首要之務就是在108課綱中恢復品格教育課程,讓「禮義廉恥」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傳統價值重新深入青年學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中。
禮義廉恥 找回傳統價值
其次必須加強性別教育與情感教育,增加性平教育的深度與廣度,讓同學培養正向的情感互動能力;並提升家庭教育參與度,學校與家庭應該緊密合作,透過家長講座等方式,提升家長對品格教育的重視,讓孩子在家庭與校園中能同步薰陶品格,減少世代的鴻溝與衝突。
典範與楷模在政治影響下漸漸不受重視,砍銅像、潑油漆事件層出不窮,打倒了偶像也打倒了典範,遠的不認識蘇東坡、王安石,近的不知道殷海光、胡適,年輕人眼中沒有值得尊敬、效法的人,心中也就難有遠大的理想。
在國際上,許多國家高度重視品格教育,並將其視爲培養健全公民的核心策略。美國自1980年代以來,面臨青少年暴力、自我主義等社會問題,促使全國性教育組織如「品格教育夥伴」,積極推動品格教育,提出了品格的六大支柱,包括尊重、關懷、責任、信賴、公正和公民責任,這些價值觀已成爲美國學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日本在教育改革中,特別強調充實心靈教育,推動道德教育課程,從小學到高中,各階段均設有道德教育課程,旨在培育學生的道德行爲和正確的價值觀。
中華文化是品格教育的基礎,品格教育是學生學習倫理道德的途徑。中華文化和品格教育的重建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臺灣教育若要真正走向健全與成熟,必須正視中華文化和品格教育的失落問題,重新喚起學子對道德與倫理的重視。唯有如此,才能培養出具備正義感、同理心與責任感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