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景氣度帶動產能利用率,A股晶圓廠三季度業績改善顯著
受益於市場需求回暖、國產化加速等,半導體芯片板塊的營收和利潤同比積極改善,庫存進一步降低,行業景氣度下一步走勢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晶圓“老大”與“老二”,中芯國際(688981.SH)和華虹公司(688347.SH)預計將在本週四至週五爲投資者帶來三季度報告,兩家公司此前給出的業績指引均樂觀,主要是得益於下游需求持續復甦、AI需求高速增長。另一邊,2023年上市的晶合集成(688249.SH)、芯聯集成(688469.SH)均已發佈三季報,兩家公司在前三季度都實現營收高增。晶合集成實現淨利潤同比扭虧,芯聯集成的第三季度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從終端需求增速與半導體芯片板塊盈利修復情況來看,本輪半導體週期景氣度還未到最高峰,結合上市公司的機構調研與業內觀點來看,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終端市場的半導體需求有望在四季度維持增長。
產能滿載推動晶圓廠業績增長
A股四家晶圓廠的主營業務方向側重各有不同,在終端需求分化、週期景氣度不同階段,四家公司的業績亦呈現分化。
中芯國際和華虹公司爲“A+H”兩地上市企業,三季報預計將於本週四-週五發佈,此前兩家公司的第三季度指引樂觀。中芯國際預計第三季度的營收環比增長13%至15%;華虹公司第二季度的產能利用率達到97.9%,接近滿載,預計第三季度營收達到5.0至5.2億美元,毛利率介於10%至12%,環比均有所提升。
另一邊,2023年上市科創板的晶合集成與芯聯集成,均已發佈三季報。整體來看,行業景氣度提升帶動營收同比增速不俗,而下游需求仍然呈現結構化。
財報顯示,晶合集成前三季度業績較上年同期的虧損有顯著改善。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75億元,同比增35.05%;歸母淨利潤2.79元,同比增長771.94%;實現綜合毛利率25.26%,較上年同期增加6.6個百分點。其中,第三季度營收創下年內最高水平,盈利環比增速有一定下降。
晶合集成2023年5月上市科創板,主要從事12英寸晶圓代工業務,產品的主要下游領域是OLED面板、CIS(圖像傳感器)、汽車半導體、AR/VR等新興應用領域。在晶圓代工製程節點方面,晶合集成目前已實現150nm至55nm製程平臺的量產,2024年二季度40nm高壓OLED顯示驅動芯片已小批量生產,28nm製程平臺的研發正在推進中。
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反映終端需求的增長情況。晶合集成在機構調研會上表示,今年3月起公司產能處於滿載狀態,並於二季度調整了部分產品代工價格,推動營收和產品毛利率提升。就2024年計劃擴產3萬~5萬片/月的產能,晶合集成表示,擴產已於8月起陸續釋放,四季度將繼續擴充產能,主要集中於高端CIS產品領域。
芯聯集成是2023年上市的另一家晶圓大廠,主要從事MEMS和功率器件等領域的晶圓代工及模組封測業務,聚焦車載、消費、新能源等下游領域。
隨着碳化硅、12英寸硅基晶圓等新建產線快速上量的帶動,前三季度,芯聯集成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68%,達45.47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6.84億元,虧損幅度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13.61億元)。芯聯集成第三季度營收創下上市後新高的16.68億元,同比增長37.16%,主要原因是隨着新能源車及消費市場的回暖,公司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此外,芯聯集成正在籌劃上市後首次併購重組,公司擬收購芯聯越州72.33%股權,相關議案已經通過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交易,芯聯集成可以實現一體化管理公司17萬片/月8英寸硅基產能,重點支持碳化硅、MOSFET、高壓模擬IC等更高技術產品,並把握汽車電子領域碳化硅器件的市場機遇。
四季度需求增長或延續
從半導體下游應用領域看,AI需求爆發帶動邏輯和高端存儲需求快速反彈,消費電子需求溫和復甦,全球智能手機前三季度銷量實現個位數增長,車規級芯片與工控芯片在第三季度重回增長,共同帶動今年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繁榮。
與此同時,科技板塊普遍被認爲是當前最具投資價值的方向之一,兼具週期與成長雙重屬性的半導體,其下一階段景氣度復甦進程受投資者高度關注。
就四季度的下游領域的景氣度,芯聯集成在機構調研中表示,預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消費電子行業受益需求復甦和AI新品推動,工控領域尤其是光伏市場供需關係逐步改善,供給端庫存出清進入尾聲。
芯聯集成表示,展望四季度,公司稼動率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SiC產能將繼續爬升,模擬IC平臺量產繼續推進,車載、消費、工控三大領域收入有望保持增長態勢。目前結合功率模塊等業務放量節奏來看,預計四季度收入將再創新高,有望超額完成全年的營收和減虧目標。
TrendForce集邦諮詢研報認爲,2023年受供應鏈庫存高企、全球經濟疲弱,以及市場復甦緩慢影響,晶圓代工產業處於下行週期,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年減約13.6%,約1115.4億美元。2024年在AI相關需求的帶動下,晶圓代工產業的營收預估有機會實現年增長12%,達1252.4億美元,臺積電受惠於先進製程訂單穩健,年增率將大幅優於產業平均。
某TMT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結構化需求增長仍然是主旋律,AI是需求爆發點,消費電子需求是基本盤。“尤其是AI,隨着生成人工智能的普及,存儲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高,更快的速度、更有效的方式和更大的容量處理數據的需求不斷催生。”上述分析師說:“國內來看,較好的消息是,在政策加碼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比較理想,同時光伏行業產能出清進入底部階段,明年有望迎來底部反轉,或刺激相關半導體品類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