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電動車 臺企必須看清的一步

(圖/貿協提供)

英文有句諺語「當上帝爲你關一道門,就會同時幫你開另扇窗。」疫情肆虐仍然揮之不去,汽車產業盛事諸如東京車展、科隆車展,甚至米蘭車展全部都被迫停擺,但東窗不亮西窗亮,汽車產業不但沒有因爲疫情停歇,反而因爲電動車的一飛沖天帶來了熱鬧非凡的跨界造車熱潮。往西看,大陸小米雷軍3月30日宣佈自己要造車,小米股價跟着飆升了12%。而之前的百度李彥宏更披露了和吉利的電動車合作。往東看,Apple已經與現代、日產等車企討論了合作生產電動汽車。更不要說臺灣鴻海MIH的風風火火招兵買馬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2001年的大陸加入WTO,大陸各地一度興起造車熱,當時很有名的一句調侃:「幹不了別的就去造汽車」。不過跟當年汽車市場的彼此廝殺背景不同,如今的全球汽車市場正進入新一輪的電動車轉型升級爬坡期。隨着電動化、智慧化爲汽車產業帶來的新機遇,不管什麼板塊的科技企業都試圖找到進入電動車產業的捷徑。那麼,電動車市場的未來真的這麼迷人?這些跨界造車的新玩家要怎麼後發制人,臺灣產業又要怎麼避免誤入歧途?

我們看見正在積極轉型的傳統車廠摩拳擦掌準備進入電動車領域,我們也看見Tesla、大陸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怎麼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地位,而此時包括Apple、Google在內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又加入了戰局,市場空間看着越來越小,這些跨界造車的科技企業能否贏得客戶信賴存活下來,絕對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競賽剛剛開打,烏鴉卻已經出現,大陸新華社4月底已經表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發展的隱憂,也指責了Tesla對車輛無故加速和大陸理想ONE對安全氣囊失效的不負責任。日本Toyota董事長豐田章男甚至公開表示電動車是炒作出來的熱潮,會拖垮整個汽車產業。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無論是Apple、小米,還是傳統車廠,幾乎只要發佈與電動車有關的消息,就能很快引發市場熱捧。如今企業一旦曝出電動車計劃,就會帶來股價的上揚,最近我在臺灣買了一本上市公司的四季報,竟然發現臺灣一半以上的科技上市公司都說它們要轉型做電動車。確實,電動車領域意味着人工智慧、5G等新興科技更大的應用空間和更深的服務滲透度,但跨界做電動車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Tesla驚奇延展了人們對於汽車的想像,許多科技迷認爲Tesla就是一臺「裝了輪子的iPhone」。Tesla從2020年以來的驚奇更深深刺痛了傳統車廠,它們感覺不加快速度往電動車轉型不行。但事實上,Tesla的崛起具有其背後因素,包括在電池技術的提升與降價、充電基礎設施的配套更加完善,造型上也打破了愛車人士認爲電動車「很醜」的印象,這讓汽車生產的方式也出現了轉變,不再只由一家企業包辦所有工作,跨企業合作就是電動車趨勢,臺灣產業如果無法從過去的單打獨鬥變成互相結盟,跨入電動車只會讓自己水土不服。

另外臺灣企業想要把握這「百年一遇」的商機思維上也必須從生產製造端轉向消費者端。臺灣如果只做電動車的硬體,最後還是會變成被壓榨的代工廠。而電動車的銷售模式也在改變,車廠不再以成本思考電動車的銷售,而是透過車主訂閱、購買新軟體來獲利,所以打磨好軟硬結合也很重要。當然,對臺灣來說也不是沒有機會,臺灣雖然缺乏如同Tesla、Ford等汽車廠來搶攻全球市場,臺灣也缺乏動力電池以及自駕車技術,但我們可以用系統整合輸出協助非傳統車廠「打羣架」;臺灣也有機會供給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

而重中之重還是Mind-Set必須改變,能夠讀懂我一直強調的MaaS(製造系統整合輸出),纔有可能讓臺灣產業人生有夢築夢踏實,否則每次產業機會也可能讓不少高估自己的企業家血流成河,睜大眼睛看清自己永遠是成功轉型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作者爲創投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