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爛到肚子裡,也不要對子女說的3句話,做父母的要收藏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善言結善果,說惡語結惡果,人與人間之間的交往如此,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更是如此。
看似無影無形的言語,一旦夾雜着傷害、侮辱與指責,就會給孩子的心中造成不可逆轉的心理傷害。
久而久之,這些錯誤的言語就會給他們的成長蒙上一層陰影,進而影響到自己一生的抉擇與歸宿。
只有真正懂得正確表達,能夠顧及到孩子感受的父母,說出去的話不僅可以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也能帶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引導作用,讓其受益一生。
現實中,真正聰明的父母,對這3句話寧願爛到肚子裡,也不會輕易對子女說,這纔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教育。
第一句話:“你就是註定這輩子沒出息”
對於孩子來說,成長的路上最想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肯定,會讓他心中充滿陽光。
肯定的力量,不僅會讓孩子擁有自信,也不會輕易否定自己,而是遇到困難與挫折也會揚起風帆。
但是,太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甚至還會處處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只要孩子做得不夠完美,就會毫不留情地給予言語上的打擊。
最典型、最類似的一句話,就是“你就是註定這輩子沒出息”,短短一句話,抹殺了孩子一切的努力,也否定了他的付出,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更糟糕的是,這句話傳遞的潛臺詞,對於孩子來說僅僅因爲一件事沒有達到父母的滿意,就意味着自己這輩子不管做什麼都會是失敗者。
仔細想想,細思極恐。
說實話,每個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不一定非要處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提並論,而應該根據自家孩子的成長特點,循序漸進而來。
最重要的是,作爲父母不要說出這種“一棍子打死”、“徹底否定一切”的言語,只會讓事情適得其反,不會對孩子帶來任何正面的引導作用。
要多一些積極正面的引導與鼓勵,哪怕出現了錯誤,只要能夠從中汲取經驗、得到改正,就是自我最大的進步。
第二句話:“從今往後我再也不管你了。”
心理學中有一個“情感勒索”的觀點:
就是說父母利用自己的身份優勢,面對着孩子的不聽話或者沒有按照要求做事,就會用不再愛你的方式威脅對方。
一旦當孩子聽到父母對自己說出“從今往後我再也不管你”時,內心往往會緊張、惶恐、不安,不管自己是否願意也會低頭認錯。
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其實是怕失去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纔會不得已逼迫自己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這完全違背了正確處理事情的原則,那就是就事論事,而不是脫離問題強迫孩子低頭認錯,越是如此,越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反而失去了清晰的判斷。
畢竟圍繞着具體的事情去討論,就會讓他懂得該如何正確去解決就好,而不是讓自己變成一個處處遷就的人,長大之後反而變得更沒有主見。
越是事事聽從父母,在父母眼中是一個乖乖的樣子,長大之後更容易成爲一個討好別人性格的人,甚至別人還會利用他在意自己處處去做出傷害他的事情。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說出這句話,而是從尊重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以就事論事的方式具體解決問題,這纔是站在長遠的未來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第三句話:“我說了不行就是不行”
你有沒有遇見或者經歷過以下的場景:
當自己對孩子解釋一件事情時,解釋了很多遍他一直聽不懂,或者是自己想要阻止孩子做一件事,他一直有自己的理由時,那麼就會聽到很多父母說這句話。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父母用自己的權威讓自己服從,並不是出於問題的正確,自己表面或許會沉默,但是內心依然還會很反對。
久而久之,當父母越不喜歡自己做什麼時,自己就會越想要做什麼。
換言之,他們喜歡與父母唱反調,尤其是在孩子處於青春期或者是有了自己的主見之後,越會與父母保持不同看法,而不是考慮到事情的正確。
這一切都因爲父母一直讓他們無條件的服從,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一種控制,越容易激起自己的逆反心理。
哪怕等到自己長大之後,也不會與父母有事商量,而是聽到父母的意見後,故意唱反調。
既然如此,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說出“我說不行就不行”這句話,而是穩住情緒,真正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做到坦誠溝通就是最好的選擇。
只有當你以平視的角度與孩子溝通時,纔會讓他們感覺到被尊重,也纔會從內心更加地信任你,讓彼此的關係變得順暢、親密。
知和大叔說
《非暴力溝通》中寫道:
“我們大多數的人使用的語言,都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嘲諷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想要正確的培養孩子,作爲父母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帶給孩子語言暴力,而是有話好好說,不要因爲錯誤的表達影響了孩子的茁壯成長。
最不應該說出的就是以上三句話,對於孩子而言就是沒有尊重、沒有理解,更沒有溝通,完全是父母仰仗着自己的身份居高臨下地發號施令。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父母能夠做到平等交流、換位思考,真正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好好溝通,纔會真正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願你能夠成爲一個好好說話的人,與孩子溝通能夠剋制情緒、保持理性,纔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