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鵬專欄》大陸應擴大公共投資提振景氣
中國大陸這波的景氣問題,最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急速下跌。(中新社)
最近一陣子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景氣問題成爲大家注目的焦點。作爲世界上依名目GDP計算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如果不如預期,會影響全球的經濟成長,關聯效果廣泛。最近大陸政府提出一些提振景氣的政策,造就香港和大陸股市的從低點反彈,但隨後發生震盪,未來仍不確定。
中國大陸這波的景氣問題,最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急速下跌。當初政府主動戳破這個泡沫,基本上正確,因爲愈拖延下去副作用愈大。但即使提前戳破,對經濟的影響還是很大。原因很簡單,房地產是大陸大多數家庭最主要的財富來源,財富縮水,就影響了家庭收支。再者,房地產業牽連廣泛,除建築外,還包含相關的大地工程、材料、銀行、房地產商業等。房地產不景氣,這些周邊的行業均受波及。
既然如此,日本的經驗值得參考。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發生於1990年,最慘的時候,有些地方住宅房地產的價格只剩下原來的三成,遠超過貸款成數,商業不動產則下跌更多。在泡沫破滅後,日本立刻陷入衰退,經濟成長大幅下降。
有經濟學者把那個時代的經濟衰退稱爲「資產負債表型衰退」,所言甚是。所謂資產負債表型衰退,就是一般家庭和企業,在遭遇到這種前所未見的大恐慌後,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就是償還債務。
在家庭方面,爲了償還債務,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在企業方面,一樣償還債務、減少投資。照常理說,企業的總投資應大於其總儲蓄,所以整個企業部門應該是投資大於儲蓄,需要向家庭部門借錢。但是在那些年,整體日本企業部門居然儲蓄大於投資。
家庭不消費、企業不投資,那GDP的有效需求哪裡來?國外需求再大,也支持不了這樣的需求衰退。在那時候,主要是靠政府公共支出的力量,創造了有效需求,讓經濟成長和就業可以得到起碼的支撐。在那些年,各季GDP成長有正有負,但整體而言正的數目比率大於負的。
日本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花在公共投資。在經濟衰退的前五年,也就是1990到1995年期間,日本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重點爲基礎建設、政策性優惠貸款和土地改善工程,包含填海造地。這三樣加起來就佔了約八成。在1996到2000年期間,政策性優惠貸款所佔的比例增高,基礎建設和土地改善變成了第二重要,另外也增加了一些支持就業的計劃。到了2001至2008年,則以政策性優惠貸款爲最大宗。在那個時候,要鼓勵家庭增加消費,難上加難。要鼓勵企業投資,除了用策略性貸款的誘因以外,也不容易。政府只好自己跳下去救經濟。
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狀況的嚴重性,遠低於泡沫自行破滅的1990年代日本,但可能一樣因此面臨民間消費和投資低迷的挑戰。要鼓勵消費和投資,可以做,但並非易事。如果有效需求還是不夠,政府應該增加公共投資來彌補。這些投資當然不能浪費,要投到長遠可以產生穩定正收益或社會正效益的項目,例如政府大量購買建商餘屋,作爲社會住宅,政府也可以進行土地的整治,包含填海造地、整治鹽地,以及因應氣候暖化所做的土地工程等。
在政府負債方面,依據IMF截至去(2023)年底的資料,目前世界上政府負債佔GDP比率超過一百的較大型國家有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但這些國家的國際債信都沒有因此而出現大問題。相較而言,中國大陸各級政府負債佔GDP比率則約8成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內債,更不算嚴重,還有舉債空間。
政策性的公共投資下去了,股市穩定上升,家庭的就業維持了,財富回升了,纔有可能恢復消費的力道。消費的成長來自信心,而信心需要有實際的有效需求來支撐。
(作者爲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