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髒大戰vs.蘇揆留任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政壇開始瀰漫一種詭異曲折的氣氛,一方面是民調顯示民進黨呼風喚雨的好日子似乎已經漸行遠去,相對地,已經被打趴很久的國民黨氣勢則漸有起色。另一方面,原本人才濟濟」的民進黨因爲各種政策行政失調,導致民怨沸騰,不僅偶像失色折損,黨內羣雄矛盾激盪,更暗潮洶涌,打亂接班生態,令黨內人士憂心2018「討厭民進黨」之勢再起。

造成上述現象,直接的原因有二,關中天侵害新聞言論自由固然爭議極大,開放萊豬進口,對民進黨政府殺傷力更是空前。而反應在新聞事件上的探討,一是國民黨對萊豬進口的抗爭行動,二是蘇貞昌的繼續留任。

國會殿堂首見豬內臟橫飛亂撒,當然會引發不少人不適乃至不快,但在野黨議事堂上的抗爭,本來就沒有定規常軌,端看手段行動能否獲得民意認同、甚至欣賞。以此次反萊豬進口的抗爭來看,先前國民黨已十餘次擋下蘇揆上臺,並配合場內外各種宣導呼籲,成功喚起民衆對萊豬進口的危機意識,堪稱可圈可點。

至於最後高潮的內臟大戰,姑且不論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所採取的抗爭是否也有逾越民意觀感之處,關鍵仍在於民意是否接受,是否得當,其實見仁見智;如果稍有不當,以後注意修正即可,若因此憂饞畏譏、瞻前顧後,失去在野抗爭的銳氣與創意,那才叫做不智退縮。

這次撒豬內臟當然難免引發爭議,但並非無的放矢,因爲萊豬連最有問題的內臟也開放,以豬內臟抗議算是針對主題師出有名;且最後全場雖有推拉扭扯,卻並未造成嚴重鬥毆,就效果與損害控制而言,亦屬難能可貴。

國民黨在野之後最被詬病的是,抗爭時有氣無力,而且虎頭蛇尾;這次的整體抗爭有續航力,而且除了行動更有訴求,能夠讓民衆清楚瞭解抗爭所爲何來,這就是突破與成功。再退一步換位思考,如果是民進黨在野,面對絕對優勢又蠻橫無理的政黨,他們又能怎麼做?如果國民黨這次又保持溫良恭儉讓,外界會怎麼說又怎麼看?想通了這兩點,國民黨應該無惑了!

民意也會看,面對開放萊豬這麼大的爭議,民進黨到底說清楚了什麼?面對在野黨的監督杯葛,又退讓了什麼?抗爭的「理性」與否,並非民進黨說了算,更何況國會抗爭之下,總有人會因此出頭爆紅,這次不就是藍有林爲洲鎖喉陳柏惟、綠有王美惠勇擋內臟護蘇,分別一戰成名,混戰與時俱進,爆紅各有千秋,民意自有分曉,何勞政黨說嘴!

蘇貞昌在各種矛盾激盪下,獲得蔡英文肯定留任,但外界包括民進黨內都看得出來,蘇揆已成蔡政府不確定的超級炸彈,他留任得越久,民意反感與出包的可能性也越大。蔡留任蘇,有其對黨內派系恐怖平衡的政治算計,蘇繼續衝,也有其過河卒子的不得不然,但蘇留得越久,卻對國民黨越有利,民進黨內其他派系豈會不急?何況還有鄭文燦賴清德兩人接班的派系大戰!

但在野黨也別太樂觀,這些民進黨執政享盡政經利益後的矛盾與內鬥,看似必然,卻未必就能由國民黨接收成果,如果不夠努力、無法精準掌握民意趨勢,繼續犯上內鬥的老毛病,一切還是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