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超不正經「客家小吵」教學 想用母語跟爸爸說話

臉書客語學習粉絲團「客家小吵Don't fight with me in Hakka.」首次現身接受採訪。(圖/記者林冠瑜攝)

記者林冠瑜/採訪報導

史上超級不正經卻超有效,連歌手陳珊妮都曾幫他們分享的母語學習粉絲團「客家小吵」靠着搞怪的配圖和Kuso的客家話教學,成立約4個月就累積2.2萬人次按贊,3位靈魂要角:吵爸、吵媽與聲優妹,究竟爲什麼要成立客語學習粉絲團?合作期間有鬧出什麼笑話呢?《ETtoday東森新聞雲》帶網友一起來看看。

「客家小吵」們的廬山真面目

客家小吵的靈魂,也是成立粉絲團的吵爸,平時的工作是品牌行銷,成立網站的初衷,是因爲「想用客家話跟爸爸說話」。今年才29歲的陳先生說自己爸爸是花蓮安鄉客家人媽媽則是閩南人,但「客語和閩南語」都不太會,他笑着說。

「自己的孩子不會講客家話,我爸爸蠻難過的,我在想如果連我都不會講,那我的下一代會講嗎?」陳先生有點正經地說,「加上我未婚妻(編按:也就是一旁的吵媽)是正港客家人,我爸爸有點氣憤的說:『娶了客家老婆,人家客家話講這麼好,你怎麼不會講』,所以我就想要自己學客家話,用我喜歡的方式來學,來拯救自己的母語。(笑)」

▼今年29歲的陳先生,創立「客家小吵」小的初衷,其實是因爲自己不會講母語。(圖/客家小吵提供)

訪問中坐在一旁兩位年輕的成員,其中一位是吵媽、另一位是聲優妹,事實上兩人年齡都不到26歲。吵媽說即便全家都是客家人,都會講客語,但自己卻是到國小五、六年級纔開始學習客語。

目前在版權代理上班的吵媽說,「其實我本來也不會講,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去參加國語演講比賽結果得到第四名,就覺得沒意思,不參加了!就報名了客家演講比賽,想說應該就會第一名吧!(笑)那時候我媽媽很驚訝,想說我根本就不會講啊,於是每天寫一句,一句、一句教我,講了第一句之後,就越來越會講,也開始會用客家話跟爺爺、奶奶講。」

平時客家小吵的工作分配是由吵爸吵媽想哽,吵爸畫畫,聲優妹負責錄音,吵爸笑說,自己並不是很會畫畫,只是興趣而已,但爲了粉絲頁,最近纔買了手繪板開始練習,但因爲這次專訪,吵爸發現原來聲優妹是美術系學生,「就想說以後能不能交給專業的來」,算是本次專訪吵爸的意外收穫。

聲優妹:每次有問題問我爸,都難以啓齒!

裡面年紀最小,七年級末段班的聲優妹,現在是國立大學的美術系學生,當初加入團隊是因爲朋友的介紹,採訪當天,也是吵媽第一次見到聲優妹。「朋友說吵爸要做這個計劃,問我有沒有興趣,我就覺得蠻有興趣的,因爲我自己也不到很會說,想說這樣練習也很不錯,他先叫我試錄,錄給他聽,但沒想到就開始錄一些很不正經的。(笑)」

爸媽都是苗栗客家人的聲優妹,一開始因爲好玩而開始了錄音生涯,一旁的吵媽笑說,「由於我跟吵爸平日都是上班族,所以想到就畫、想到就寫,聲優妹有點可憐,隨時都會被cue。」聲優妹說,「每次被cue的時候,就換我趕快cue我爸,但有些句子很難以啓齒,比如有一句『沒關係,我會很快!』我就不知道怎麼問。(大笑)」

吵爸也說,問爸爸時,就會用很多句子疊在一起的方式,「旁敲側擊」地問,像聲優妹難以啓齒的那句,就會說,「爸,比如說火車很快要怎麼講?」,但其實根本不是問跟火車有關的,結果是「去拼出一個有點骯髒的句子。」(笑)

▼「客家小吵」的客語教學:眼睛閉起來,我會很快。(圖/客家小吵提供)

吵爸:網友的回饋激勵我們再接再厲

臺灣客家話腔調多元,大致上有四縣海陸大埔詔安4種,另外也有部分地區使用饒平、永定腔。像一般使用較廣的四縣和海陸,由於重音剛好不同,所以有時候就算同是客家人,也不見得聽得懂對方說的話。吵爸就笑說,剛成立粉絲團的時候,爸爸很開心,但一聽就說:「怎麼會講四縣啊!算了,先求有就好!」

吵爸說,其實也有許多網友跟我們反應希望能聽到海陸腔,但目前人力的關係,加上聲優妹和「太太全家都講四縣腔」,所以就先暫時學習四縣,未來有機會就會增加其他的腔調。

▼PTT名言也是教學的範例。(圖/客家小吵提供)

吵媽和聲優妹都說,其實自己的客家話講得不好,吵爸一開始更是「聽不太懂」,每一次有新的哽,就要去找爸媽問,不然就要做很多功課。「像是之前的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基金有賺有賠』」那句,就害慘了聲優妹,不僅要念一般客家人不會講的句子,還要念得很順很快。」吵媽笑說。

聲優妹表示,幸虧很多網友都會留言,甚至提供更貼近語意的說法,學到非常多東西。吵爸也說,「網友的激勵讓我們再接再厲!我們發現開始做之後,很多像我這樣的『失落一代』的客家人,很有共鳴,更多的是,我們看到儘管不是客家人,他們因爲覺得很有意思,就跟着念念看,衝着這些原因,我們就會繼續做下去!」

▼保密到家的小吵們,即便在聊天,發現記者在拍就會立刻拿出面具。(圖/記者林冠瑜攝)

「客家小吵」不只搞怪,還可以很溫馨:吵爸的愛的紙條

吵爸說,小時候爸爸很想教他講客家話,小時候也經常教他童謠,但就學得很不好,在臺灣因爲客家人少,因此認同感很強,只要聚在一起,「一定要講客家話」,「當他知道我在做客家小吵的時候,他就很開心,但因爲我們爲了要讓網友有共鳴,就會挑一些『正常人』不會講的客家話,但我爸就開始覺得說:『幹嘛教這個,根本用不到』,我記得有一天他要出去上班時,我正在吃早餐,他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句子,很認真地說:『學這個!』,裡面都是什麼『早上好』、『今天吃什麼』,很boring但很實用的句子。」

「但我就在想,我爸在寫這張字條的時候,一定是想了很多句子,他很希望這個東西可以傳下去,他每次都說希望以後他可以帶我的兒子,他也要教他客家話,我就開始陸陸續續對這件事更有熱情。」

聲優妹說,以前在家跟爺爺奶奶講得比較多,「他們過世之後,跟爸媽也不太會講。自己到臺北唸書之後,聽到會講客家話的人超少,但如果在市場上聽見有阿姨講客家話,就會覺得超親切,便會豎起耳朵聽對方在講什麼」。

▼小當家的經典名言,也是「客家小吵」飯例句。(圖/客家小吵提供)

給支持「客家小吵」網友們的話

吵爸說:「母語不該是爸爸、爺爺,老一輩語言,她其實很時尚、很fashion、很潮,很有趣、很有生命力,不要覺得母語離自己有點遠,我一定要刻意去學纔會,她應該要存在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的孩子、孫子都有辦法去理解,還有這個語言乘載的情感,這纔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我們從裡面體會到樂趣,也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體會到樂趣。」

吵媽則希望跟網友們說:「希望講客語變成一種生活態度。」

第一次聽到吵爸故事的聲優妹說,「有人因爲客家小吵可以聯繫起感情,不論是親情友情,我都會覺得很棒。」這也是她希望能傳遞給網友的話。

▼希望客家小吵能夠串起更多對母語的情感。(圖/記者林冠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