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迅傑光遠CEO閻巍:近紅外技術如何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丨長三角新質生產力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無錫報道

近日,工信部發布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器研發服務商無錫迅傑光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傑光遠)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成立於2016年的迅傑光遠,在2022年便入選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在資本市場方面,2022年下半年迅傑光遠獲得首輪融資後,又於今年5月獲得新一輪融資。而此前在近紅外領域,尚未有企業取得融資。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迅傑光遠創始人兼CEO閻巍做了深度訪談,以期理解迅傑光遠的發展思路。

閻巍表示,迅傑光遠是唯一將MEMS(微機電系統)大規模應用於近紅外技術的企業;通過將近紅外技術從實驗室帶到了交易現場,搬上生產線,這就跳出了單純的科學儀器的範疇,成爲爲實際生產自動化賦能的過程儀表企業。

《21世紀》:近紅外技術用於成分、材質等檢測在原理上早有驗證。對於近紅外技術從技術到應用,您認爲主要難點在哪裡?

閻巍:近紅外技術用於成分、材質等檢測的原理在上世紀60年代被驗證,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市場化,上世紀90年代國外便已相對普及。國內起步稍晚,2000年-2005年實現了“0-1”的過程,2005年-2010年開始高速發展。

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5年,近紅外設備經歷了從濾光片到光柵再到傅立葉的技術更新,但整體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也一直存在實驗室設備的“傻大黑粗”通病:體積大、重量大、價格相對較高——近紅外技術雖然可以利用,但對用戶的支付能力、設備的使用環境有較大限制,因此滲透性相對較低。

而實際上,希望使用近紅外設備的用戶貫穿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從原材料供應商、貿易商到加工商、生產商,在生產、採購、倉儲、質檢各環節都需要。

我覺得這是產品化的問題:如何在技術可行的前提下,把技術做成適合客戶在場景中使用的產品。

《21世紀》:公司爲何選擇MEMS光譜技術傳感化技術路線?

閻巍:我們在公司成立之前,經過調研得出:近紅外技術的優勢在於快速、高效、無污染,缺陷在於價格高、體積大。我們要做的,是補足原有設備的缺陷、用戶和產品之間的錯位。

我們選擇了以MEMS(微機電系統)光譜技術傳感化爲技術路線實現產品化,該路線一方面可以把價格降到原來的1/5,貿易商可以接受,未來農戶也可能接受;另一方面把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10,可以做到隨身攜帶、一拎就走。

目前我們公司是唯一將MEMS規模化應用於近紅外技術的企業,其他企業尚未批量生產。其中要解決的,不僅是把一塊芯片變成一臺設備的問題——作爲檢測設備一定要做到兩點:一是單臺設備檢測同一樣品的穩定性;二是多臺設備檢測同一樣品,臺間差要保持在穩定的範圍內。

這裡涉及的是工程化的問題:從一個模塊到一臺設備比較簡單,但從1臺設備到100臺設備,並卻保持性能,難度會指數級增長。這涉及供應鏈、原材料、工程化設計等環節,要解決抗溫度、抗震盪、抗EMC電磁干擾等問題。

《21世紀》:在材料、器件、組件、設備產業鏈上,公司爲何選擇做設備?目前各環節的自主化率如何?

閻巍:近紅外產業鏈可以分爲四步:最前端是元器件和材料,第二步是元器件、材料組合成核心模塊,第三步是用核心模塊做成光譜儀,第四步是包含光譜儀、模型在內的檢測儀,以及在不同場景中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想法是,如果從元器件做起,可能我們能夠造出近紅外技術圈內叫好、能夠解決技術問題的產品。但企業更應該瞄準市場需求,推進產品的實際應用。用戶關心的三點在於:設備買得起,能夠解決問題,檢測結果可接受。

所以我們選擇從最貼近用戶的第四步做起,逐步向前輻射。目前我們輻射到了光譜儀、模塊環節,未來會不會繼續進入元器件環節,要取決於產量:我們目前是中國出貨量最大的企業,但也只有幾千臺,現在做元器件可能入不敷出——近紅外只是元器件可使用的場景之一,只有實現多場景應用,元器件企業纔可能生存下去。

在我們進入的模塊、光譜儀、檢測儀環節,我們都實現了100%的自主化:除了螺絲,其他的光路、電路都由我們設計;我們把不同的元器件設計成電路板,把電路板的貼裝、PCB板的製作外包出去,加工回來後我們組成半成品,再加上結構件變成光譜儀。

《21世紀》:目前,近紅外光譜檢測設備在哪些領域滲透率較高?國內、國際情況是否有所不同?您認爲提高滲透率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閻巍:從國內、國際看,近紅外光譜分析儀目前在飼料和糧油加工領域滲透率最高。如在飼料行業,新希望每開一個分廠,核心實驗室都會配近紅外光譜分析儀;飼料的前端是豆粕廠,國內豆粕市場基本由幾大糧商主導,尤其中糧普遍使用了近紅外光譜分析儀;給糧商供貨的中小型貿易商、加工商是我們的客戶,已經開始使用近紅外光譜分析儀;最前端的小型貿易商中,除了農民基本都會使用近紅外光譜分析儀。

我們入行時的想法是,在滲透率較高、市場教育較完善的情況下,競爭也會相對激烈。同時,考慮到這兩個行業對模型的需求較大,前期投入工作量大、週期長,在今年之前,我們公司都沒有過多涉足這兩個行業,而是從上游供應商入手,如農產品的貿易商、小型加工商等。後在2022年,我們正式進入化工領域。這一領域非常看重安全,也希望能夠用設備代替人員。目前,公司主要在農業的貿易端、化工業滲透率較高。

國際和國內的產業結構、生產鏈條存在差異,需要分區域、分行業看待。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我們都要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推進產品的實際應用,這一基本邏輯是一致的。

我們主要通過兩條路徑提高滲透率:在已經完成了市場教育的區域、行業,客戶需求較爲剛性,提高滲透率的主要方式是把產品信息送達客戶,這個工作主要由市場部、銷售部來做。有些區域、行業未完成市場教育的區域,我們會尋找產業鏈上已經完成市場教育的環節切入。

《21世紀》:在面向B端和C端分別設計近紅外光譜分析設備時,公司有哪些不同考量?

閻巍:B端產品的特點是細分:次氯酸鈉檢測儀只需要建立有效氯、遊離鹼這兩個指標的模型;飼料檢測儀相對複雜,也只需要幾十個常用模型。C端不一樣,需要檢測的東西很複雜,建立相應數據庫的過程堪稱漫長。

我相信未來近紅外光譜儀一定會走到C端,我們也在籌劃C端產品。其實設備很好做出來,我們目前能夠生產出來的最小設備體積近似於香菸盒。但難在知識庫:需要建立面向不同品類、不同區域的數據庫——可能數據庫模型達到幾千、上萬種,纔可能滿足C端用戶的多樣需求。

此前行業裡有企業做C端市場,也獲得了融資,但是市場反應冷淡,最終未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與持續支持。 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沒有足夠的數據庫。要做出工具,而不是玩具,可能前期要籌備上億美金建立數據庫。我認爲,當前還不是做C端產品的好時機。

《21世紀》:公司爲何提出“光譜照亮智能製造”?

閻巍:智能製造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標籤,因爲我們不希望僅僅被定義爲一家“科學儀器企業”。

當前,科學儀器公司普遍面臨市場用戶數不大、市場天花板較低的局面。以質譜儀爲例,目前市面上主要有離子阱質譜、四級杆質譜、軌道阱質譜、飛行時間質譜、傅里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磁質譜等等,每一種客戶羣體都是有限的。企業進入會面臨這一局面:每做一種儀器都要投入非常大,但收入呈長尾效應——在長達20、30年的時間裡,每年的收入天花板都不太高。這意味着,企業報表上的營收、利潤都不會太好看。從國際頭部科學儀器企業來看,每年的收入也只有一小半來自經營,另一半則來自併購。

大部分科學儀器公司的發展路徑相同,底層商業邏輯是面對有限的客戶羣體,爭取在每一個客戶採購儀器時都有相應的技術路線滿足其需求。如賽默飛在9類科研儀器中做到了世界第一,年度客戶的復購在於產品品類足夠豐富。

我認爲,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具備這樣的能力。科學儀器公司一方面要不斷投入營銷去開發新客戶,另一方面要不斷投入研發去生產新產品,面臨兩端壓力。

據我瞭解,在當前的技術力量下,近紅外是科學儀器中少數通過MEMS技術,能夠從實驗室搬到生產線上的領域,也就是從科學儀器變成了過程儀表。常見的過程儀表如流量計、溫度計等。過程儀表企業面對的客戶羣體是無限的,每個客戶可使用的場景也不唯一,能夠解決復購、粘性等問題。

按照過程儀表路徑,我們選擇流程工業爲發力方向。流程工業可以理解爲在不同的生產環節添加不同的原材料,通過化學性質變化生產出產品。

從工業的發展史看,歷經人工化、自動化演進,工業正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而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有溫度、重量、流速、流量等物理性質變化,還有諸如氫氧化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次氯酸鈉之類的化學性質變化。通過在生產過程中實時檢測化學性質,一方面能夠替代原本的定時檢測,另一方面能夠把反應終點控制在最佳狀態——相當於給自動化生產提供了一個智能化方案。

《21世紀》:在智能製造領域,公司有哪些發展規劃?

閻巍:我的理解是,智能製造有三個重要支柱:一是感知,二是控制,三是執行,我們的發力點在感知和控制的交界處。

我們希望把近紅外技術傳感器化:首先是儀表化;其次是把儀表做得更小、更便宜,變成一個傳感器。原來有物理傳感器、化學傳感器,近紅外是光學傳感器,我們希望把近紅外變成傳感器架構的一員。

在智能製造領域,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近紅外技術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產成率、生產品質,幫助客戶在生產工藝上基於經驗數據實現數字化可控。

《21世紀》: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逐漸在農業、化工、發酵、製藥、食品等領域實現應用。接下去,您較爲看好近紅外光譜技術在哪些領域的應用?

閻巍:近紅外技術可用的方向非常多,我們會在評估需求、市場規模後,安排拓展的先後順序。

我們的選擇標準首先是需求有長尾效應。我們會綜合考慮:技術提供給對方後能夠節約多少成本,如果對方能夠在兩年內收回投資,那麼後續時間都是淨收入期,企業纔會願意購買。我們希望企業用了設備之後,和我們達成雙贏的局面。

假如能夠雙贏,我們會繼續考慮市場是不是足夠大。我們不太願意做小衆化的市場,不然投入巨大,產出結果卻不如人意。

《21世紀》:公司在出海方面有怎樣的計劃?

閻巍:公司自2021年開始佈局國際市場,截至2023年底已進入北美、歐洲、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新加坡設立子公司。

在我們今年的營收目標中,來自國內的收入要高於國際,預計很快國內、國際的收入會持平。自今年起,公司已經加大在海外市場的投入,加速海外市場佈局。

從增量角度,增量市場分爲兩部分:一是近紅外技術未進入的行業,國內、國際進入難度一樣;二是近紅外技術已經進入行業、但國際廠商未覆蓋的空白市場。對於前者需要進行市場教育,後者則不需要——國際企業已經完成了大部分行業的教育,這一市場在國際比國內更加廣闊。

《21世紀》:不久前公司完成了一輪超億元融資,這一融資進度在業內處於什麼位置?

閻巍:在國內的近紅外領域,我們目前是唯一獲得融資的企業。

事實上,在投資前評估中,投資機構也很難找對標企業。因爲從發展路徑看,我們不能和科學儀器公司對標,而更加匹配智能製造企業:把技術工程化,應用於儘可能多的場景,在此基礎上逐步生產新的技術、設備。換言之,是以工業領域的需求爲導向生產技術。

我們目前在涉足領域幾乎都做到了第一名,投資機構梳理對標企業也發現第二名到第N名加在一起的營收還沒有我們的一半,因此,我們成功獲得了風險投資。這一輪融資由達晨財智、元生資本共同領投,閒庭基金跟投,點石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另外,考慮到接下去的國際化步伐,我們計劃近期再融一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