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後疫情利率上漲 考驗理財機器人穩健性

每當大環境變動時,市場資金就會自動尋找新的避風港美國在後疫情的激勵措施推動過程裡,讓十年公債利率大幅上漲,導致納斯達克指數下跌。因爲高科技股的估值,是由未來預估收益折現而得。所以折現率越高,現值縮水越大。利率的上升讓投資機構恐慌,因而科技股價大幅縮水。

日前正逢疫情爆發致美股大跌週年,媒體統計出當時專家預測科技股會下跌多少,但如今卻上漲逾倍,完全出乎專家預料之外。常說10個經濟學家有11個論點。將過去的經驗建成模型後再用以預測未來的準確性低。因爲相同原因可能造成多種結果,且結果多久會發生也難說。所以預測常憑運氣好壞,運氣好的人就被捧成料事如神的大師。但時間證明一切,一陣子後就可能就消失無蹤。

半世紀以來科技日新月異金融機構早就是科技的重度使用者。所以金融市場就變成了效率市場,各種想法早被反應價錢上,包括內線消息。大家都用電腦在市場上自動尋找無風險價差套利機會,於是明顯的套利機會很快就消失。一買一賣間的價差變小,只好加大合約金額,再用步驟複雜的近似方法來操作。但方法只是近似,並不完全相等,所以避險效果自然不同。平常也許沒有問題,可是一旦情勢變化,只要其中任一步驟出錯,整個過程便無法完成,將產生巨大的違約風險。

許多避險基金的設立,並不如名字上以避險爲目的,而是以追求最大的獲利爲目標。投資人付了高額手續費,就是圖豐厚的回報。剛開始幾年的確是這樣,之後胃口越來越大,錢就越來越難賺。所以合約只好越做越大,風險就越來越高。高到最後世上沒多少人有能力承接,導致流動性降低,風險增高。常聽人說要長期投資,數學公式也說明,期限越長,投資報酬標準差越小。然而投資學課本上卻告訴我們,事實上期限越長風險就越大。因爲這中間發生意外的機會就越高。

人們一向覺得大公司不會倒,政府不可能賴帳。可是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政府的債務違約了。而2007年金融危機裡,大公司也倒了。這些機率很小的事,並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2018年初臺灣選擇權大屠殺事件,瞬間造成投資人數十億元的損失

天降橫禍,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與正常判斷不同,可是竟然就發生了。監理機關常常要金融機構執行壓力測試,目的就是要測試金融機構能不能應付變局

近年來在金融科技的風潮下,理財機器人十分盛行,希望藉由不帶感情的機器能理智地執行投資策略,同時能分散風險。理財機器人的設計原理,就是預先設計好不同經濟狀況下的資產配置比例,然後讓機器人自動執行這投資策略。機器人理財自動投資首重穩健,要能應付各種可能風暴,那怕發生機率十分微小。

曾有非主流批判性書說,理財的目的不在追求最大利潤,而是要防止重大損失。其它人就批評這種說法太過保守,只是被動防禦性策略。其實我們可以只拿這個策略當作最後防線,以圖周全。平常常說的停損,可能就是這個想法。在設計理財機器人的時候,就要先建立起最後防線,之後再執行各種壓力測試,以隨時檢視策略,看是不是足以應付重大意外發生時所造成的衝擊,並將損失鎖定在一個最大極限範圍中。

此次美國疫後激勵措施,讓殖利率反轉大幅上漲,打破了過去利率持續下跌的趨勢。理財機器人的設計能不能應付這個形勢,提供用戶一個穩健的反應,將是其應付變局機制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據。

藉此機會,大家正好重新檢視一下理財規則,看看當環境反轉時,是不是能順利地再平衡,以確定自己所提供的機器人理財是一個穩健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