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今天,我想來塊庇護工場的餅乾

「那是喜憨兒賣的餅乾欸!好吃嗎?」 「上面明明就寫育成,是創業家做的嗎?」很多時候我們身邊會看到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等團體,可能以開店工場製造、街邊販售等形式,提供產品消費者可以選購。而當中又以服務身心障礙朋友爲主的機構最爲常見,例如餐廳喜餅的「喜憨兒基金會」、禮盒異業合作餐廳的「育成基金會」,或是麪包販售的「瑪麗亞基金會」。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多數的身障服務機構,本身具備「社政」及「勞政」兩大面向。當家中或身邊有朋友、親人,因爲不同原因符合特定條件的情況,而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時,因爲家庭及個人都承受許多困難和壓力,所以從社政層面這些機構提供的是幫助「服務對象」,而且這羣朋友有可能從一出生到離世都不一定能擁有適合工作的條件,因此照顧成了他們及家人最需要協助。

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秘書長陳玥岑將臺灣的主要身障障礙機構全面盤點整理後,將不同單位的成立時間、服務對象、就業服務、照護機構、庇護工場及其他單位做出分類。除了有特定對象像是自閉症協會以及唐氏症基金會之外,多數的非營利組織所服務的對象大部分爲身心障礙者。通常接受就業訓練或是在庇護工場內身心障礙者,會稱呼爲「個案」、「案主」、「服務對象」。有些較爲小型的非營利組織在帶領服務對象外出做就業訓練的時候容易被他人所誤會,認爲是在利用大衆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弱勢印象引導消費行爲

而我們常看到可以擔任庇護工場的員工,從事製造、生產及服務的身障朋友,其實都具備一定的社會應對及工作能力,但也需要技術輔導員及就業輔導員的幫助,才能在相關職場適應及就業。而我們所吃到的餐點、餅乾、麪包,除了是他們自己製作,也有的是從事協助包裝、銷售等,甚至有的可以透過輔具設計提供更需要技巧餐飲服務。當然也有一些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士協助,例如擁有證照廚師

這些年,中央及地方都有針對庇護工場的產品做品質與品牌的提升,像新北市就有「庇護好禮」,還記得第一屆的優選就是育成基金會及筆者的團隊合作,而近年來還有分不同類型的產品,所以像喜憨兒基金會也是2019年的禮盒代表之一。事實上要問餐飲本身好不好吃,有時主觀成分佔了一定程度,例如漂亮的包裝設計及代言人。以今年爲例,甚至有幾米的跨界合作與楊丞琳代言,其實都對不同品牌的庇護工場產品有形象提升的作用。

事實上,庇護工場不只要在消費者間取得認同與瞭解,同業間的競爭其實也相當激烈。在符合「優先採購」的原則下,至少有超過300家以上不同類型的單位提供產品及勞務,以供政府機構、國營企業及學校等,作爲在採購時的選擇,因此就算是餐飲或其他類型的服務,像是印刷環境整理,也都有單位間的競爭。

當庇護工場的品牌意識越明確,社會對於身障朋友的瞭解及機構的差異越有認知時,當然在商業環境中只靠「憐憫行銷」是有限的。根據王福闓(2019)提出「品牌再造十字架」概念,品牌形象的塑造來自於明確的溝通及定位。因此就像新人要選禮盒送禮時,價位及漂亮包裝自然是重要的選擇,但當加上了能幫助身障朋友的美意,自然更好。或是朋友聚餐,同樣是選餐廳,但是抱着期待而且支持的心情去庇護工場的單位用詞,當中所獲得的體驗更讓人感動的。

筆者自己多年從事庇護工場的輔導和教育訓練,其實也常常有機會品嚐到餐廳的食物、製作的餅乾糕點,有些因爲在製作時還抱着更高的社會意義,例如選用臺灣在地食材,或是以天然養生訴求,要說美味或許見仁見智,但也有一定水準。也有的餐飲口味真的蠻讓人喜歡的,甚至有一次到中部工作,輔導單位準備的下午茶蠻好吃的,居然也是庇護工場!

但畢竟除了吃,庇護工場和身障朋友能從事的服務還很多元,像是忠孝橋下洗車服務、羊毛氈的製作、衣物送洗及印刷。若大家在生活中正好需要這些服務,而且也願意給這些機構一個機會,其實不同的嘗試與企業合作也是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