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經濟成長背後的隱憂

第一,貧富差距擴大。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最低薪資從一開始的時薪120元、月薪20,008元,調到時薪160元、月薪24,000元,分別調漲了33.3%和20.0%,2022年基本工資調幅也可能上看6%。然而主計總處家戶可支配所得調查卻顯示,按戶數五等分位組觀察所得分配比與所得差距,我國高收入組與低收入組的差距連三年擴大,2020年度達到6.13倍,是2012年以來的新高。

第二,產業發展剪刀差擴大。根據經濟部經濟情勢分析報告,2021年1-8月,製造業生產年增率達15.43%,其中成長最快的是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化學原料和電子零組件業。相較之下,零售業營業額僅較去年同期增加2.4%,餐飲業則減少10.0%。

第三,高科技製造行業幾乎集中在特定的科技園區或工業園區聚落,園區產值增加的效益或許可能外溢至雙北、桃園、新竹、臺南與高雄等都會的特定區域,但對於農業縣市或六都的郊區加持其實有限。一來一往反而還擴大了城鄉發展差距。

換言之,臺灣這波經濟成長並非雨露均沾,特定的製造業出口雖然表現亮眼,但也掩蓋了民生經濟產業的疲弱與衰退隱憂。產業發展差距擴大,城鄉發展差距擴大加劇了家戶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現實,必定會使得臺灣社會中的「青貧族」、「窮忙族」的心理相對剝奪感更爲強烈。這是執政者必須解決的議題,否則會成爲政治問題或選舉問題。

若從青年勞工的角度切入,總體經濟表現亮眼是事實,但非科技業、非都會區青年勞工薪資成長有限也是事實。要解這道題沒有單方特效藥,需要各種複方配套。

例如疫情期間政府雖已提出各項紓困和振興措施,例如,五倍券和各部會加碼券可以用在餐飲、夜市、旅遊住宿等,也可用來繳學費,補習費,或者用於百貨購物、演唱會和體育賽事會展門票,期待五倍券能刺激疫情重創的業者振興,同時也讓舊勞工們不至於斷炊。但這些畢竟都是短期刺激方案,企業和勞動力轉骨升級還有一段路要走。

時值立法院預算會期,考慮到青年勞工可支配收入成長有限的現實情況,政府與立院諸君或可多加思考青年政策的相關配套措施,進一步解放青年勞工生活壓力。

例如,將社會福利政策覆蓋網從對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羣「照顧」,更大程度地擴大到對青年勞工羣體的「支持」。諸如強化各種生育、醫療、就學、居住、職訓、稅務補助,直接減輕青年勞工薪資分配壓力,讓更多青年與基層勞工將可支配所得用於投資自我升級或將收入用於促進民生娛樂消費。

另方面,若青年勞工選擇前往都會區就業,雖然大城市就業機會較多但生活成本也高,政府或可持續在大城市蛋白區興設社會住宅以降低青年居住成本,並持續推動大衆交通路網等基礎建設投資以補充郊區社宅的交通需求,降低勞工通勤時間與費用等隱藏成本支出。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執政者要給青年希望、解放青年壓力,千萬別讓青年因爲負擔太大而被迫「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