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務實看待氣候變遷 對金融業的影響

臺灣水庫創下近17年來最低蓄水量,如何將在地氣候風險與現有業務結合,讓評估結果得以應用在實務層面,是金融業下階段的難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全球排放量可望減少4%至7%,諷刺的是這竟是防堵新冠疫情擴散採取封城舉措,讓經濟產業活動停擺所致。然而,疫後爲拉擡景氣復甦的振興投資,積極投入大量開發資源的結果,卻可能反倒讓碳排放愈趨惡化。因而如比爾蓋茲查爾斯王儲等意見領袖,紛紛公開呼籲針對氣候變遷應當有比較積極的實際作爲,《經濟學人》雜誌還將氣候變遷比喻慢動作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將更甚於疫情。

尤其近年來洪災熱浪、急凍甚至是野火等事件頻傳,不僅直接影響企業財務,也不利於經濟持續成長。而企業出現財務虧損之同時,挹注其所需資金的金融機構也難以置身事外,甚至可能引爆系統性金融危機,是以世界經濟論壇及國際清算銀行兩大國際組織,皆已把氣候變遷列爲全球重大風險來源之一。

鑑於氣候變遷對金融業之風險日趨攀升,金融機構如何精準地衡量氣候變遷衍生的潛在風險,並透過資訊公開制度讓投資人能夠獲得充分、正確的資訊,儼然成爲全球金融監理的必然趨勢。比如英格蘭銀行已分別在2019年12月與2020年6月,公佈關於氣候變遷對銀行財務風險的情境分析架構,以及將氣候相關風險納入風險管理程序與公司治理的指導原則。其重點在於引導銀行業瞭解氣候風險,並以量化模式評估財務影響,再依據分析結果採取相對應的抵禦對策,同時強化氣候相關風險的揭露。

無獨有偶,在金管會8月中所推出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也把金融市場因應氣候變遷風險列爲推動目標之一,且將研議國內金融機構辦理氣候變遷情境分析及壓力測試,旨在增進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能力。

惟臺灣氣候變遷型態可能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如何將在地氣候風險與現有金融業務結合,讓評估結果得以應用在實務層面,恐是下一階段即將面臨的難題。

像是今年夏天罕見沒有颱風侵臺,颱風過門不入水庫首當其衝,迄今蓄水量已創下近17年來最低,眼見即將進入秋冬枯水期,2021上半年水情堪憂。實際上臺灣並非完全沒有下雨,可是熱島效應造成的降雨只落在局部地區,卻不見得擴及水庫貯水地區,讓缺水情形更加嚴峻。氣候變遷導致的旱澇不均,不論是水資源匱乏,抑或是暴雨釀成生命財產的即刻損失,相較於環保團體大聲疾呼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可能都讓你我更有感。

因此對我國金融業而言,譬如將命題調整爲「雨量變化對於曝險部位的影響」,甚至是「當每小時累積雨量驟增200毫米以上時,抵押擔保品價值的可能減損幅度」,或許較能夠引起金融從業人員的共鳴。以最常見的抵押品不動產爲例,儘管各家機構對於不動產價格評估早有一套適用準則,但傳統鑑價模型卻鮮少納入降雨相關變數,倘若不動產座落在容易淹水的地區,用傳統模式來估計洪災風險就很可能會失真。

所幸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與資訊爆炸的時代,演算方法不斷進步,大氣科學與災害潛勢數據也有公開平臺供查詢調閱。若能針對氣候風險因子修訂傳統模型,並把大數據導入運算過程,欲釐清氣候風險與曝險部位的因果關係並非遙不可及。再者,數據化的分析結論,則可落實在貸前審覈及貸後管理等實務作業流程之中。前者例如針對高災害潛勢地區之物件,調整授信條件如貸款成數、融資利率;後者則可將曝險部位依據天災風險等級分類,並向高風險物件主動發佈示警訊號,協助提醒債務人超前部署,對銀行債權將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