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新加坡金融業如何爲數位轉型做準備

圖/美聯社

在FinTech洪流中,金融業不僅服務流程將有全新的面貌,從業人員的專長需求也會有很大的改變。因此新加坡政府在2017年10月公佈一套金融產業轉型路徑圖(Industry Transformation Map, ITM),內容中詳細規劃政府、金融業與從業人員三方如何共同合作培育世界一流的金融從業人員,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專長再培育與重新部署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與金融研究院(IBF)一個調查研究顯示,FinTech等數位科技發展,將使得一個人必須扮演雙重角色,雖然個人工作績效大增,但現有金融業有三分之一的工作職缺將受嚴重衝擊,有的職缺會被取代,有的會進行整並。那要如何因應劇變呢?儘管科技再進步,金融業的功能運作還是需要傳統的金融專業與顧客關係等做基礎,與過去不同的是,現代金融從業人員必須熟悉金融科技。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完全從金融業外部找人來取代現有的從業人員,我們更需要的是強化現有人員的能力適應力

因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融研究院與金融業共同發展出一套「職能轉換計劃」,依未來金融業需具備那些技能與需求,來進行人才培育。重新訓練既有的金融從業人員,使其能夠被配置到新的職位新加坡政府相信,爲了迎接新的機會挑戰,所有職務上的人都必須進行能力再提升。因此受訓學員最高可獲得九成的學費補助,甚至還有受訓期間的薪資補貼,最長的全職培訓時間長達兩年。

減少學用落差

雖然高等教育不能只是職業教育,但還是要儘可能地減少學用落差。新加坡的教育部長同時也是MAS理事會理事,因此可以把金融業需要什麼人才,直接規劃到教育部的人才培育中,兩部會合作推動各種人才培育計劃,成效卓着。

此外金融工作除了需要一定程度的學理訓練,在學期間若能有適當的實務見習,特別是組織文化的體驗與調適,那學習效果就能更爲相得益彰。因此新加坡學校企業的合作也非常緊密,例如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與渣打銀行的合作計劃中,學生每星期在學校上課1、2天,另外3、4天則到銀行工作,許多學生還未畢業就已經找到工作。又如南洋理工大學商學系的財富管理學程與星展銀行合作,首批學生在DBS完成10個星期系統性的實習後,許多人就被該銀行鎖定招募了。因爲實習讓學生與企業彼此提前近距離觀察與適應,也提前鎖定要找的人才。

高階金融人才的培育

由於新加坡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許多職位需要具有全球金融領袖的能力與經驗,因此MSA支持金融機構送本國青年到海外歷練,強化高階金融管理人才的能力,從2016~2018年間共有7百多位新加坡青年參加此計劃,許多人回國後都獲得升遷的機會。

在國際攬才上,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Chan Chun Sing)說:「引進國外高階人才來新加坡不是讓他們來與本國人競爭,而是讓他們在國際上爲新加坡競爭」;與全球最好人才一起打拚是新加坡的五大人才策略之一,新加坡的邏輯是,您不能提供年輕的專業人才,您就招攬不到老闆。人才會吸引人才,因爲他們想跟一流的人一起工作,新加坡若無法招攬人才,就無法成爲一流國家。

國內建議

過去金管會曾要求各銀行每年強制提撥盈餘0.5%~1%,來支應員工轉型訓練所需費用,以降低金融科技對現職員工就業權益的衝擊。雖然2019年5月起改由銀行自行編列預算辦理,但這絕不意味這類需求減少或不重要。此調整乃爲增加各銀行執行彈性,而非FinTech對銀行衝擊雷聲大雨點小。因此建議國內業者參考新加坡的「職能轉換計劃」,進行金融從業人員專長再培育與重新部署。讓因銀行數位化轉而裁減的職位,這些員工可經由新專長培訓而重新配置到新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