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與溫潤兼備的現實書寫——讀報告文學《石頭開花》

作者劉起林河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經過持續奮鬥,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面對新時代生活之參天大樹,作家既要像小鳥一樣在每個枝丫上跳躍鳴叫,也要像雄鷹一樣從高空翱翔俯視,才能把宏觀與細察結合、感知與領悟交融,在壯麗的歷史創造中成就精彩的藝術創造。羅長江的長篇報告文學石頭開花》(湖南文藝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在這方面進行了新嘗試。作品聚焦旅遊扶貧脫貧的“武陵源模式”,重視發掘感人故事、闡述脫貧經驗、揭示奮鬥精神,並站在反貧困的全局性角度思考問題,以多維度、多側面的藝術開掘形成審美張力

《石頭開花》講述一個個創業英雄們的脫貧扶貧故事,揭示“武陵源模式”的內在豐富性,充分展現人類減貧事業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張家界世界聞名的旅遊風景區,但曾經的貧困程度令人觸目驚心,被稱爲是“南裔荒服之地”。當地幹部羣衆藉助旅遊開發做文章,譜寫了一曲曲改變家鄉面貌的動人樂章。《石頭開花》則以脫貧扶貧的成功模式和有效路徑爲中心,進行了滿懷激情的藝術表現。陳玉林“五號山谷”民宿羣輕奢與鄉愁交融的創意,王作軍的“湘阿妹”旅遊食品菜葛產業“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標示出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旅遊脫貧扶貧之道。童軍“空中有田園,古稻八千年”的老種子保護庫規劃,丁世舉的土家族織錦高端開發、雙文村融寫生基地與雕塑藝術小鎮於一體的熊風雕塑園,展現了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的良好產業化前景。一條條各具特色而深懷見識與智慧的脫貧扶貧奔小康路徑,就在這細緻的考察和精準的記錄中充分呈現出來。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脫貧攻堅的一個個成功範例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對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的發掘和奮鬥精神的揭示,成爲《石頭開花》深化審美認知的重要方面。從陳玉林強大的開拓精神、創意能力和富不忘鄉親、人和萬事興的共生共榮意識,到童軍守根固本觀念、“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死磕”精神;從王作軍賣盒飯、搞夜市、販豬肉、做臘肉生意直到開旅遊食品超市的吃苦耐勞的意志,到熊風遭遇火災燒傷、畫室被盜、家庭變故而歷難不移的“春風般激盪的夢想”,《石頭開花》透過“能人經濟”的事業層面,對開創者的人格特徵和精神世界進行了尋根究底的剖析

同時,作者又以“家鄉人”關懷、鼓勵與呵護兼而有之的態度,對依靠自己努力改變命運的自強不息精神,對浪子回頭自主創業、脫胎換骨走正道的自我修正毅力,進行了簡潔有力的刻畫。作品第三章“第一書記”塑造“湖南最美扶貧人物”李冰的人物形象,揭示他作爲基層扶貧幹部的責任擔當、引領智慧和大愛情懷。“我們的汗水掉在石頭上,石頭就開花。”正是這種從生活深處升騰出來的奮鬥精神,凝聚爲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力,構築起新時代中國的新氣象、新作爲。

《石頭開花》展開人類反貧困問題的理性思考,豐富和拓展了對脫貧攻堅偉業的深層次藝術闡發。全書七章,每章設計了一個“反貧困隨想”的鏈接與延伸,用以展開對反貧困事業的全局性思考。作者縱覽百年中國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的時代現實,深有感慨地闡發了鄉村人力資本提高的關鍵性,並從“新鄉賢”生成的歷史高度,揭示了年輕一代改變農民傳統結構與觀念的重要意義,正所謂“能人返鄉、鄉里沾光”。作品又針對貧困形成的根源和脫貧成果的鞏固,條分縷析地歸納出諸多“最靠譜的幫扶”方法與路徑。還從“多維貧困”的思想視野,揭示了旅遊扶貧脫貧在未來所可能遇到的種種陷阱。

在進行理性剖析的同時,作者熱情洋溢地展開了對美麗家園、綠色生態的讚歎,詩意化地描述梨花開遍天涯、春筍亂冒、菜園子竹舍聽雨、泡在民宿等月亮的鄉愁文化境界,有機地穿插各種民族史詩、民間歌謠、古詩詞現代詩流行歌曲、微電影、散文、新辭賦等,搖曳多姿地展現了特定地域的風情與文化,讓作品的審美境界既壯闊、挺拔,又靈動、溫潤。正如作者所說,這部作品“力圖在儘可能寬闊、厚重的歷史背景和現實語境下,依託內容上的經緯交織和文體上的融會滲透,給作品增加些張力,給常態化報告文學寫作注入些許新的元素,希冀文學性思想性兩個領域有所斬獲”。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6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