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村看小康丨稻田裡有位“鴨司令” 四十里店村找到致富新路徑
(原標題:走進鄉村看小康丨稻田裡有位“鴨司令” 四十里店村找到致富新路徑)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從7月10日開始到9月底,每週六、週日上午十點,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同步播出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走進鄉村看小康》。第一期《喜看稻菽千重浪》,十多路記者走進我國糧食主產區的村莊,進行鄉村對話。
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種水稻已經跟旅遊、深加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夠把水稻直接加工成大米,很好帶動了村民的增收。下面我們來看一看村民的新生活。
銀川臺記者 馬靜:在高高的觀景塔上看過精心打造的稻田畫,在田間追趕成羣的鴨子,一派田園牧歌式的景象躍然眼前,現在我們看到地裡還有不少工人在忙活着。
記者:您好,咱們這是在做什麼呢?
技術人員:在拔草。
技術人員:我們這邊是有機種植的,不用農藥和化肥,所以會長草。通過稻田養鴨,讓鴨子除一部分草後,還需要人工輔助除一下草。
記者:它能聽懂,吹哨它就回來了?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村民 張樹英 :它能聽懂,天天訓着呢,從小就開始訓,一直訓到這個時候。
記者:感覺像不像“鴨司令”啊?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村民 張樹英 :“鴨司令”。當農民我們就當個好農民,餵鴨子,我們就把鴨子喂好。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村民 劉忠元:這是電動閘門,它控制水量的大小,想大朝起提一提,想小朝下按按。過去淌這個水愁死人,現在你看多方便。現在全部機械化,從種到收全是機子,包括打藥,我這5年當中沒有背過噴霧器,全是飛機來給我打。前天我們幾個朋友說是報個團,我們臨走(去的時候)坐個飛機,回家坐高鐵,去西安繞一圈(逛一逛)。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村民 吳月蘋:都是從咱們自己手裡勞動出來的成果,反正我感覺也挺不錯,挺好的。吃,那肯定心裡是甜甜的那種感覺吧。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村民 黃愛東:老公一個車,女婿兩個車,大女婿一個車,二女婿兩個車。日子肯定比(過去)好多了。那個時候想都不敢想,哪能買車呢?連個手扶(拖拉機)都買不起。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四十里店村村民 謝淑紅:村裡面你看現在路也好了,還給我們修了這個健身設施,還有健身的廣場,我們可以跳個廣場舞,太幸福了,要啥有啥,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