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惡意欠薪、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況仍然存在,需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
惡意欠薪、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況仍然存在。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門在臨近春節之際,聯合發佈5件依法懲治惡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表示,隨着各項政策舉措的落實落地,大部分勞動者能夠順利拿到勞動報酬,治理欠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個別用人單位和個人拖欠勞動報酬,甚至惡意欠薪、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況仍然存在,解決欠薪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久久爲功。
據通報,2020- 2024年五年間,全國法院共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6200餘件、生效判決人數6200餘人。前述典型案例中,有4件涉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據介紹,建築行業惡意欠薪案件多發,且往往涉及勞動者人數衆多,拖欠勞動報酬數額較大,一直是治理欠薪的重點領域。
典型案例顯示,2021年8月,被告人任某掛靠新疆某建業公司承接某商用車市場玻璃幕牆及外牆裝飾工程。施工過程中,發包方按照工程進度向任某撥付工程款910萬餘元。任某採用製作虛假農民工工資表的方式,將應當支付的工資用於支付工程款和個人開銷。
截至2022年1月,任某拖欠13名農民工工資共計30萬餘元,造成多名勞務人員聚集討薪。2022年1月1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二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十二師人社局)接到農民工趙某、班某等人投訴,立即收集證據材料,對各方當事人開展調查詢問,並在覈查後依法予以立案。同月29日,十二師人社局責令被告人任某足額支付工資,其拒接電話並藏匿,未在期限內支付。另查明,截至2024年2月28日,任某已向13名被害人支付全部拖欠工資,並取得諒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坪墾區人民法院判決認爲,被告人任某採用製作虛假農民工工資表的方式,將應當支付給農民工的工資挪作他用,並以逃匿方式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其行爲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綜合考慮被告人任某坦白、認罪認罰及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等情節,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宣判後,沒有上訴、抗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建築行業屬於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於穩定就業容量、增加就業崗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建設工程領域惡意欠薪事件時有出現,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影響建築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社會反映強烈。”最高法在闡述案件典型意義時指出,本案即是發生在建設工程施工領域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被告人制作虛假工資名冊,挪用農民工工資,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調查過程中拒接電話並藏匿,屬於“以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其行爲造成多名勞動者聚集討薪,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爲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時調查取證,爲後續偵查、起訴和審判奠定了良好基礎;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刑法的震懾和教育功能,促使被告人足額支付所欠勞動報酬,有效救濟被害人權利,及時化解矛盾風險,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實現良好辦案效果。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