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準外資喊賣金融股 槓上日系外資 到底誰看錯了?

金融業不妙? 股價會說話!(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理財週刊發行人-洪寶山(圖/理財週刊提供)

有「金融股最準外資稱號花旗環球證券表示,去年以來,臺灣金融股表現一直領先亞洲金融股,但受疫情衝擊全球央行大吹降息風,應避開衝擊較大的金融股。但大和資本最新發布的臺灣金融股報告,卻持反向意見,投資人霧裡看花霧煞煞,到底該如何看待金融股後市呢?

先了解 什麼是時間刻度

其實,這是所有看機構法人研究報告的通病,沒有點出最關鍵的核心─時間刻度。一般來說,機構法人的研報大多以半年爲時間刻度做展望,也就是說,針對當下的季報結果,推測下一季度的可能展望,所以半年的投資眼光是機構法人的基本要求,這對於一個剛踏入金融投資界的MBA生來說,已經夠折磨人了。稍微具有三年研究經驗的法人,就會開始比對前一輪景氣循環週期時發生的經驗,等到差不多具備五至八年的業內經驗後,就會參考過去二十年的景氣循環週期的歷史。所以這牽扯到兩個問題,寫報告的研究員或分析師,具備多久的行業資歷?用什麼時間刻度來看問題?對於看報告的人,認不認識執筆者的背景?該報告談的是多久時間內的問題?

有了這個概念之後,再回頭看看花旗跟大和對於臺灣金融股的論點,其實就會發現,兩者都對,因爲花旗的立場談的是短期疫情的衝擊,全球央行大吹降息風(聯準會在三月祭出無限量的低利率政策),時間刻度指的是當下,事實上金融股在第三季股價表現的確弱勢金融類指數跌了5.69%,花旗果然沒砸了「金融股最準外資」的稱號。

花旗判得準 大和布長線

那麼大和看錯了嗎?所謂同行相忌,既然花旗談的是短期影響,那麼其他同業必然着眼在中長線。比對臺灣金融類股指數與聯準會的聯邦利率走勢,可發現從2006年的次貸風暴發生前至今,每當聯準會短期快速的降息救經濟時,金融類股指數就會因爲利差縮小而下跌,例如2007至2008年從1210.99高點跌到434.22低點,跌了64.14%。同樣的,這次因COVID-19疫情爆發,聯準會在三月連續三次降息到零利率,也造成金融類股指數從1393.37高點跌到1012.44低點,跌了27.33%。

但既然是降息救經濟,那麼撐過最苦最難的時刻後,長期的低利率終究可以慢慢引導經濟回到復甦成長的路上,例如2009~2015年聯準會不僅維持低利率,而且祭出三次量化寬鬆QE,儘管金融業仍面臨利差小的難處,但經濟好轉,消費增加,信用卡業務與信貸擴張,都帶給金融業利潤重啓成長的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當經濟穩定後,炒底買房首購族就積極出手,於是房貸業務的成長,更是在2009~2015年那段歲月撐起金融股業績的主力之一。

房貸創新高 銀行業大補

這次也不例外,臺灣防疫有功,在臺商鮭魚返鄉,積極擴廠與置產剛性需求「固盤」之下,房市受影響層面小,2020年928檔期依舊維持破五千億元的高水位預估全年度推案量有望突破兆元,各縣市推案漲幅最大的就在臺中衝破五百億,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近兩成的成長,中部代銷還驚爆無房可賣,全臺案量續破五千億量體,根據央行統計顯示,象徵房市買氣的房貸餘額八月達七兆七千億元,年增率7.1%,創歷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房貸在所有貸款業務中,最能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一名消費者在該銀行辦房貸,後續會延伸其他金融服務需求,例如買基金、買保單、辦外幣存款等。以聯準會最新的聲明表態將支持低利率到2023年,似乎重現2009~2015年的低利率翻版,如此一來,就金融股中長期的獲利空間來說,撐過了明年春天第二波疫情高峰,就有機會重新回到成長的軌道。

重點是 獲利有沒有成長

對存股族來說,股票變多當然是好事,但是公司股本變大,如果稅後淨利沒有同步增加,就會導致EPS下降,最後的下場就是股價大跌。所以配發股票股利並不一定是好事,重點還是公司獲利有無成長。

以今年爲例,因年初發生疫情,又剛好接納花旗的建議避開受衝擊較大的金融股,則正好可以避開下跌風險,然後再從中挑選「獲利成長的幅度,超過股本膨脹的速度」的金融股,然後再利用本益比法,篩選出逢低撿便宜的名單,等待外資大和所着眼的中長期經濟迴歸到成長的路徑,最後再找出本業成長性佳的個股佈局,如此就可以建構成功的存股模式,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 1050期》)

《理財週刊 10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