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暉,堅持難而正確的事

就在剛剛,貝殼找房訂閱號發佈訃告稱:今天萬分難過,貝殼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因病離開了我們。

貝殼找房同時還表示,公司董事會將就公司治理及相關事宜作出適當安排,並於未來兩週內適時公佈。

而此時,距離2020年貝殼找房登陸紐交所剛剛過去了還不到280天。

據說,敲鐘前夕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時,左暉曾表現的非常淡定,“我坦率地說,對這個上市我自己一直沒有找到什麼興奮點,我感覺是被周圍人給烘托起來了,天天很多人在那兒祝賀你,好像覺得這是一個挺好、挺大的事。我們的節點不是以上市前後來論的,這就是一個事而已。”

即便如此,當2020年8月13日,貝殼找房上市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左暉還是忍不住與公司管理層、投資人緊緊擁抱。

自此,這家市值422億美元的公司,也一躍成爲了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

連同他背後的那些故事一起,成爲了這個時代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存在。

從賣保險到轉行中介,那些年的錯試與頓悟

1992年,21歲的陝西人左暉從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隨後開啓了北漂的生活。其先後從事了電話客服以及市場銷售這兩份工作,但由於缺乏溝通和公關能力,銷售業績平平。

某個夏日夜晚,左暉和兩個大學好友約去看足球甲A比賽。那天是北京國安對陣廣東宏遠,北京隊贏得酣暢淋漓,他們看得熱血沸騰。

也是在這一夜,哥們仨聊起了大學時代說過的“25歲的時候出來單幹”的約定,一番商量後,說幹就幹:

每人拿出5萬塊錢,從原公司辭職、創立新公司,左暉任總經理,哥們仨一起做財產保險代理。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彼時的他們仨完全不懂保險,甚至連“保險產品消費者”都不是。

從零開始學起的這三個門外漢中,左暉雖寡言,但頭腦機靈,他知道保險業的入門之道就在保險法律條款之中:“如果我的業績要做得比同行們更好的話,就只有比他們業務更精。”於是等大家下班後,他把自己關在狹窄悶熱的辦公室裡研究各個保險公司的條款。

每天晚上匆匆吃幾口盒飯,沏上一壺茶,就開始研讀平安、人保、太平洋等幾大保險公司大部頭般的理賠條款細則。那些密密麻麻的條文大同小異,他要找到真正有用的只有幾百字關鍵信息。

這種“摳字”式的研究冗長而枯燥,但他後來說:“這是必經的過程。事實也證明,正是由於我們比別人更瞭解行業、瞭解對手,纔打了勝仗。”

很快地,他發現除了要面臨保險行業的挑戰與風險,還要面對更爲棘手的問題——培訓員工。爲了做好培訓,他晚上下班後自學,白天上班就在黑板前給員工上培訓課,這種“摸着石頭過河”的方法居然也卓有成效——3年後,他們撤出保險代理市場時,獲得的收益是當年投入的100倍。

第一次創業的經歷除了給他帶來可觀的收益,還塑造了他對待事情認真鑽研的精神和培訓員工的思維。

然而,當時間來到2000年,已經到了而立之年的左暉,手頭上雖然有了些錢,卻還是沒能在北京買下自己的一套房。

好在,“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

一路走來所練就的敏銳洞察力讓他發現了另一個新的機遇——

自98年房改後,國家取消了“福利分房”並實行市場化,北京個人購房比例在加大,卻沒有一個可靠的購房服務平臺,房產交易信息嚴重不對稱。

於是,他開始琢磨着要在房地產交易這個行業幹些事兒。

2000年8月,他成立了北京鏈家房地產展覽展示中心,並與《北京晚報》合作,首次創建“房地產個人購房房展會”。

“房展會在軍博舉辦,開展前一天,我和工作人員忙了整整一夜後,坐在軍博門前的臺階上等着天亮。我心情忐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參觀。天亮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會場一度甚至失控。這讓我看到市場的巨大潛力!”他每每說起這一天,都似歷歷在目,激動難平。

緊接着,2001年11月,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誕生,第一家門店“甜水園店”開業,11月25日,現任大客戶經理王曉斌首開第一單。

當時,整個公司總共只有37個人,投資額總共不到300萬元。

在左暉的帶領下,鏈家一路飛速成長着。就連在2005年3月,其他中介公司紛紛關店減員的時候(國務院出臺“國八條”,以行政手段限制房市交易,導致市場迅速趨冷),依然逆市擴張。

截止到2015年時,鏈家的年收入已超過150億,線下門店近6300家,經紀人數量已超10萬。

直到2016年“上海鏈家223客戶投訴事件”,鏈家因房源問題被點名批評,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讓他再一次對鏈家的當下及未來有了更多的反省與思考。

幹別人不幹的髒活累活,做難而正確的事

左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他嚮往的是美國MLS體系,它對中介“信息悖論”難題解決得最爲徹底。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2004年提出讓買賣雙方見面不吃差價,還是2007年建立SE系統,亦或是2011年決定做真房源,2014年發起全國併購,乃至在2018年決定要平臺化發展。

甚至就連在招聘員工時,他都不喜歡用在別家中介幹過的熟手,而喜歡招聘大學生或沒有做過中介的,從零培養。

他更不想培養金牌銷售員,而是讓一般經紀人的水平達標,只爲消滅那些由人本身帶來的信息不對稱。

可以說,他的每一次變革,每一個舉措都在試圖降低行業中的信息不對稱。

儘管如此,他所面對的信息不對稱始終存在。

比如國家的政策、房市的好壞、從外部殺入的競爭者。

甚至,就連鏈家自己也因爲“公衆眼中的信息不對稱”而長期被外界質疑。甚至還在房價上行,賣方坐地起價時,屢屢被誤認爲是“推高房價”的背後黑手。

而對此,左暉的解釋是,外界什麼都可以罵,但推高房價不能罵他,因爲地產中介只是公雞,是天亮了,公雞纔打鳴;而不是打鳴了,天才亮。

因爲他很清楚自己的初心,也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所以,在成立貝殼找房之前,他就立下了入駐貝殼的商家或房主必須發佈真實房源信息,讓信息無差別分享,否則很難入網的要求。

他希望打造一個行業公開信息發佈平臺,目標是覆蓋全中國超過300個城市,服務超過2億個社區家庭,連接100萬名職業經紀人和10萬家門店,賦能超過100個品牌。

然而,那些中介市場的頭牌企業們對此不僅並不感冒,甚至直接斷言不論是鏈家還是貝殼,肯定做不到。

58同城的姚勁波甚至還在貝殼找房推出後不久,要召集中介行業其他頭部企業,結盟以對抗左暉。這在坊間被戲稱爲“六大門派誓師圍攻光明頂”。

就連鏈家不少經紀人也擔心,等貝殼找房將信息公開後,交易可以在佣金更少的公司進行,也許大鏈家系的利益得到增長,但經紀人個體卻面臨損失。

即便如此,也未能動搖左暉的想法。

反而化身爲那條“租房人或者買房人今後無論在任何網站、店面、派單上發現“鏈家地產”假房源、假價格,均可以撥打該公司舉報電話進行舉報,經覈實後,情況屬實的,同一房源的首位舉報者可獲得100元的現金獎勵。”的公司宣告,貫穿了左暉整個創業史。

除此之外,他還同時做着另一件更“接地氣兒”的事情——堅持做公益,而且一做就是11年。

11年,“神話”背後的另一面

據相關媒體報道,早在發展初期,左暉就開始關注公益領域。

2006年 ,鏈家捐建第一所愛心小學。

2008年2月,鏈家第一所希望小學安徽省宿松縣許嶺鎮雨嶺小學建成並投入使用,5月汶川地震捐款超過20萬;

2009年11月,鏈家地產捐建第二所希望小學—內蒙巴彥淖爾五原縣美林中學,並確定每年捐建一所希望小學的計劃。

通過籌建愛心小學喚起了人們對教育的關注,距今已經建設了8所愛心小學。

2011年啓動愛心圖書館項目,開放鏈家門店作爲愛心圖書捐贈點,將城市社區的閒散二手圖書資源與貧困小學無書可讀的實際困難進行有效鏈接。

高考期間,鏈家在全國幾乎所有的門店同時展開了“高考休息站”,考生和家長都可以在鏈家門店享受乘涼休憩、便民飲水、應急充電、免費上網等衆多服務。

鏈家“高考休息站”只是鏈家公益服務範疇中的很小部分,從教育助學到社區服務,再到精準扶貧,鏈家在公益領域已經嘗試了很多:

鏈家目前已爲偏遠貧困山區的小學建立了百餘所愛心圖書館;啓動了“鏈家在身邊,有事兒您說話”社區公益項目,市民走進鏈家門店便可享用應急電話/上網/充電/飲水等服務;“太陽花成長計劃”以及結緣慈善基金會爲困難及有病患孩子提供幫助等。

而面對媒體的大肆報道,他只說了一句:“企業活下來了,就該爲社會多做些事。”

並表示,未來還將繼續挖掘鏈家商業模式與社會利益的契合點,發揮鏈家店面、人員、互聯網、供應鏈等資源與能力,把公益項目會做得更精準更好,爲社會解決切實的問題,提升企業內外部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語:

從建立鏈家到貝殼上市,雖然外人眼中的雲淡風輕,左暉用了19年。

雖然今天他離開了,但他的那份“只做難而正確的事”的堅持,卻早已深深的烙進了所有人的心裡。

亦如貝殼找房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稱:“自公司成立以來,左暉先生一直是一位富有遠見的領導者。通過他的領導力、幹勁和領導變革的決心,左暉幫助公司發展成爲今天這樣的領先平臺。他帶領公司建設和推出了貝殼找房平臺,開創了ACN(代理合作網絡)模式,不斷投資於人才和技術,推動了住房交易和服務行業的發展。”

素材來源:

1、騰訊科技:《16年鏈家創業史 25載左暉往事》

https://www.ebrun.com/20170810/242129.shtml

2、36氪:《左暉:“貝殼找房”要拆行業的牆,大不了把鏈家也輸掉》

https://36kr.com/p/123249032346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