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債務端核心,房地產不漲其它都沒戲

2024年,觀察者網重磅推出季度性經濟觀察欄目——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邀請經濟界和金融界重量級專家學者,圍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季度經濟數據,解讀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迴應當下公衆最爲關心的熱點話題,展望未來發展。

10月19日,2024年第三期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在上海舉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鬆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廈門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趙燕菁等嘉賓齊聚一堂,聚焦三季度經濟數據和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共議中國經濟破局之道。

本文爲廈門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趙燕菁主題發言內容。

趙燕菁:

如何擴大內需,是中國宏觀經濟最主要的問題。中國經濟問題並不是生產端也就是製造端的問題。有人說,中國是什麼都能生產,但沒人買,而美國是什麼都可以買,但沒人生產,兩國正好相反。可見,中國的問題有自己的獨特性,真正要解決的是需求問題,而不是直接去解決生產問題。新質生產力再怎麼發達,沒人買,也是一錢不值。

現在大家都支持擴大內需,但對於如何擴大,並沒有很好的辦法。我認爲擴大內需必須從消費開始。

現在大家都想從財政端採取措施,即把政府的錢分給老百姓。但財政支出也是消費,是把個人消費變成了集體消費。如果把財政中的教育支出、交通支出等集體消費減下來,挪到家庭部門,未必能改善消費,可能還會降低消費效率。

所以我認爲從財政方面擴張內需有很大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轉移財富。而從金融方面擴大內需,才能增加增量。

近期中央提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其中“增量”兩個字非常重要,辦法不能在存量裡面想,在消費上挪來挪去並不能解決問題,要把政策變成能夠帶來大量增量消費的政策。

增量消費最主要的是如何創造財富,如何產生消費。我認爲,所有的消費都可以視作貨幣的函數,消費加起來就是貨幣總量。貨幣總量增加,消費就會增加。所以這個問題就變成貨幣創造問題了,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會自動創造需求,必須創造出貨幣才能創造出需求。

信用貨幣時代,中國的貨幣是債務和信貸創造出來的。如果信貸、債務增加,貨幣就增加,如果信貸、貨幣減少,消費就會減少。

“社融”(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爲它揭示了貸款和貨幣創造的過程,如果一個國家的淨社融上漲,消費就一定能上漲。

去槓桿、還債等都是在消滅貨幣,在這些過程中,消費一定會減少。我們現在所有的政策都是在總量上消滅貨幣,如果總量、政策不變,貨幣一直被消滅,就不可能創造出增量的消費。當消費總量下降時,在個體之間轉移財富是沒有意義的,即當消費下降,有某些企業表現特別好,就意味着其它企業得“死”。在下降的電梯裡無論跳得多高都是沒用的,所以微觀企業在宏觀下降的背景下是無能爲力的。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擴大總量的總消費。中國的經濟到底是需求端約束還是供給端約束,取決於資產負債表到底是哪端長、哪端短。按宏觀的資產負債表,應該兩端相等,即生產的東西一定要有足夠的貨幣支持。如果貨幣減少,資產端一定要減劑、通縮。

而我國目前宏觀經濟問題主要是債務端迅速減少,但生產的東西很多,最後消費就消失了。債務端是由權益和負債兩項組成,權益中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等高流動性資產。用這些高流動性資產做抵押,銀行就能把錢生產出來。

銀行就是生產錢的企業,只有銀行是消費部門,其它都是供給部門。銀行根據你抵押的權益放出多少貨幣,你就能消費多少。

現在我國資產負債表生產端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權益端,而權益端最大的問題在於房地產。

在銀行貸款中,將不動產作爲抵押物的佔比非常大,超過百分之七八十,這類貸款不光是直接給房地產、居民的,還包括給開發商、政府的。房地產佔中國債務端比重太大,這是中國與其它經濟體最大的不同。

我國的股票市場是美國股票市場的零頭,生產端全在中國,股票都是美國人發。股票就是企業的債務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約30%,結果美國發的股票比我國的市值還高,實際上,我國很多好企業都在美國上市,創造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幣。此外,我國發的國債也很少,比日本都少。

我國債務端最核心的就是房地產,這一點遠遠超過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個國家。但房地產被打壓下去了,近400多萬億的資產沒有流動性,銀行裡全處於抵押狀態,所有人都在拋,但沒人接。沒有流動性,拿什麼去銀行抵押貸款?我們的信用就沒了,錢貸不出來,消費就沒了。

債務端只要減少,資產端就一定要內卷,所有的勞動力、生產者價格都要下降,否則根本賣不出去,只有這樣,兩端才能實現平衡。

所以在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態下,出路只有一個:盡最大能力去擴大債務端。

對此,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

首先是股票市場。原本我的個人印象是,股票市場上漲,消費一定會上漲,但這是一個慢變量,股票上漲不會立即就有消費。

9月末,我國的股票市場突然有個小爆發,效果也幾乎是立竿見影,國慶那幾天“譁一下”消費就上去了。所以股票市場是快變量,這一項就可以拉動消費。因此,政府應該通過這一渠道,向市場大量釋放流動性,釋放的流動性至少要抵消掉房地產減少的貸款。

市場一下這麼振奮,說明這藥靈。這時千萬不要說“虛擬經濟”“泡沫”等等,只要消費上去,經濟的基本面就會好轉。經濟的基本面是利潤,只要利潤一上去,它的市盈率就有支撐了。

找到這副好藥,不要猶豫,就拼命用。我認爲“慢牛好”這個說法不對,生病的時候一定是“快牛”好,我們不能天天打興奮劑,但生病的時候必須要用強心劑,心臟才能恢復跳動。只有“快牛”才能達到“慢牛”,“快牛”到了一個點上,再變慢。

中國的股票市場是被嚴重低估的。我認爲,第一,要放心大膽地進入股票市場。第二,不要怕套現,爲什麼要制止老百姓、企業套現?套現就是現金流入市場,他們拿了現金,不會又存到銀行去,肯定會消費或者投資。而所有的投資,背面是另一個人的消費,這時候市場一下就會活躍起來。

經濟非常危急、怎麼往市場發錢都來不及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和資本市場見效會非常快。

其次是債務市場。中央可以把地方政府的債接過來,變成長期債。地方政府的資產不是沒有價值,只是回收期太長。例如,這一資產有100年的壽命,但讓地方政府10年就要還債,並且利息還很高,其實地方政府還有90年的錢沒收。要確保市場的債不收縮,要把錢留在市場上,不能讓錢回到銀行,銀行裡有上百萬億,政府把這些錢借出來,投入到市場。

最後,一定要儘量恢復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因爲這個市場規模非常大,只要它不漲,其它都沒戲。房地產的目標不是賣更多的房子、賣更多的地,而是要讓它的價格上漲、流動起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