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世界觀任性爸媽看不懂:對理想嗤之以鼻(圖)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期末學校活動多,親子交流也多了,很多家長在跟孩子聊天時候,意外地被他們的想法“驚豔”,有時候還會發現孩子們不一樣的世界觀

“讓賢”並非因爲友誼

期末很多學校和班級總會有各種評選活動李女士11歲的女兒丫丫班裡競選了“學習之星”。

在評選進行到“六進五”的時候,丫丫和她的好朋友票數相近,這時丫丫直接說自己棄權

回家後丫丫跟媽媽描述了競選過程,媽媽問:“爲什麼棄權呢?”李女士原本以爲丫丫會說爲了友誼之類的,但是丫丫輕描淡寫地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懶得爭來爭去的。”說完自顧自去畫畫了,留下李女士“風中凌亂”。

什麼是“標準答案”?

四年級的都都,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題,大意是:雞和鴨不明白,爲什麼老鷹費力氣飛上高空。鷹嘲笑它們說:“光爲了吃喝,不是真正的理想,只有無知才這麼做。”

這道題要求學生填空:雞的理想是(),鴨的理想是(),鷹的理想是()。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都都的答案是:雞的理想是(多找一些麥子吃),鴨的理想是(找一個水塘),鷹的理想是(飛上高空),自己的體會是:也許你認爲自己的理想很高尚,別人的理想很無知,其實,別人也是這樣看你的。

看到這個答案,都都的媽媽用“驚訝”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從小就覺得標準答案應該是‘燕雀焉知鴻鵠之志’那一類的,沒想到孩子有這麼獨特的思考角度。”

孩子的答案倒是給媽媽上了一課,“我忽然發現,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真爲孩子的想法高興!”

我自己會爲什麼問你?

棒棒是剛上二年級的小朋友,這個期末學校實行“樂考”,讓大家玩兒做題老師們怕孩子不熟悉新形式,所以在考試前一天特意“提醒”大家,“回家之後想一想,如果你是一隻小鳥,你會喜歡唱什麼歌呢?”

第二天,類似的“看圖說話”果然出現在樂考的小卡片上。棒棒的媽媽是考試結束後從家長們傳出的圖片上看到這道題的,當時心裡着急:這題太難了,大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孩子是怎麼答的?這時候家長羣裡有很多人討論自己昨天跟孩子一起研究過這道題。棒棒媽媽很奇怪:爲什麼沒聽棒棒說起?

回家之後媽媽問棒棒,那道題你怎麼答的?棒棒說:“我就說小鳥很用心很自信地唱自己喜歡的歌。”媽媽急忙問:“老師給你什麼成績?”棒棒說:“老師誇我答得很好。”“那你昨天爲什麼不跟媽媽討論一下這個題目呢?”棒棒很輕鬆地說:“我自己想出來答案了,爲什麼要跟你討論?”

媽媽覺得孩子跟自己小時候真不一樣。“我們小時候千方百計想得個好成績,但是棒棒好像不看重這些,他覺得表達自己纔是重要的。”

十八歲成人禮我要裝病

小昊今年就要高中畢業了,期末學校準備給所有高三學生舉辦一個“十八歲成人禮”,還發動家長給孩子們寫一封信。小昊的媽媽覺得成人禮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早早就寫好了信,但是左等右等卻沒接到上交信的通知。

“怎麼還不讓家長交信呢?”一天媽媽忍不住問小昊。沒想到孩子說:“我隨便找了張試卷裝信封裡交了。信封上寫了涉及隱私請勿拆,老師不會來找你的。”媽媽吃了一驚,“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能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呢?”

小昊很不以爲然。“十七歲的最後一天和十八歲的第一天有什麼差別呢?搞這些形式主義有意義嗎?成人禮我是不會去的,我請病假,老師總不能不許生病吧,你想去你自己去吧。”

專家觀點

不要對孩子

大驚小怪

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分析,孩子想法“多元化”,這樣的現象很自然。

爸媽媽生活的時代價值觀是比較單一的,而現在的社會,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孩子們接觸的思維方式多、選擇也多。另外,不排除一些孩子對某些教育方法不認同,或者有叛逆感。

成年人看來,有的孩子似乎表現得不積極、沒有進取心,但那可能只是孩子與大人對“幸福”和“美好”的理解不同。只要孩子思想的基本方向是正確的,比如學習態度端正,有責任心,與人爲善,家長就不用太緊張。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世界觀和各種想法也會不斷變化,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家長應該放寬心態,適當引導,多多包容。記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