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次提名奧斯卡,作爲最成功的IP系列電影,如今卻靠重映薅羊毛?

強刺激猛藥來了。

就算是大半年沒去過電影院的朋友,也要坐不住了:

《哈利·波特》全集重映!

2020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內地重映,Sir文章評論區裡點贊數量最高的一條回覆是:

時年大疫,電影院關門後艱難重啓,新片匱乏。

於是經典老片救場。

4年過後,沒想到又到了電影院的緊要關頭。

一次還來了八部。(包括《死亡聖器》上、下兩部)

“哈迷”大過年。

從2001年第一部誕生,《哈利·波特》在全球收穫了超過80億美金的票房,絕對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裡最成功的商業電影IP。

如今,它還有票房號召力嗎?

Sir相信,這是一次老粉的重聚,也是新世代觀衆的啓蒙。

更是一個永不會消逝的魔法世界。

今天這一篇,無法全面概括《哈利·波特》,只聊聊時隔20年重看,最觸動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01

Sir想要打破時間線。

從第四部《火焰杯》說起。

這一部,是整個系列的轉折點:

主角處在生理、心理轉變的青春期;

有重要角色死亡(而且是在校學生),伏地魔正式迴歸,故事基調由明轉暗。

在這一部。

意味着,那種被小心呵護的童年,兩小無猜的童稚,結束了。

彼時的赫敏,夾在兩個不成熟的男孩鬧彆扭的鬥氣中,除了公認的聰明和學習好,少有來自異性的認可。

明明對羅恩有情愫,卻無奈對方是個榆木腦袋。

結果,保加利亞的魁地奇明星球員維克多·克魯姆,爲參加三強爭霸賽來到霍格沃茨,線下粉絲無數的他,一眼就相中了赫敏。

不僅每一次訓練都特地路過赫敏學習的地方,還在舞會上邀請赫敏成爲他的舞伴。

甚至在第二場比賽中要求拯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時,克魯姆選擇的拯救對象,也是赫敏。

而在三場比賽結束之後,即將離去之前,他還和赫敏相約寫信互通消息,成爲了筆友。

作爲第一個認可赫敏魅力的同齡人,克魯姆和赫敏的這次短暫相遇,讓很多人意難平。

粉絲的高贊評論更爲精準:

我們都知道故事的結局,赫敏最後和羅恩走在一起,克魯姆也遠在異國他鄉,後邊第七部在比爾和芙蓉的婚禮上出現時,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

但這種小的情愫,多少年後重新看,也不禁讓人回想,要是當初他們能繼續,一切會不會有所不同。

《哈利·波特》世界裡充滿着這種讓人難忘的回憶。

相比較赫敏的相遇,其實羅恩也有類似情感支線。

小說第三部裡,因爲寵物兔子去世而傷心的拉文德·布朗,認爲是占卜課上的預兆顯靈了,但赫敏因爲討厭占卜所以反對是預兆的作用。

羅恩爲此安慰拉文德,懟了赫敏。

這個拉文德·布朗,在小說裡其實是三人組的同班同學,一直有出場。

而在第六部裡,那個和羅恩戀愛的女同學,也是她。

在羅恩在魁地奇比賽獲勝,他倆擁吻的下一幕,是赫敏醋意大發,轉身離開。

如果不是三人組的主角光環和官配設定。

大膽求愛的拉文德,未嘗不是另一段感情的選項。

這種與配角情感上的小細節,故事裡其實數不勝數。

比如金妮對哈利的崇拜與喜歡,比如羅恩隨赫敏轉變對克魯姆的態度,哈利對秋張的念想,盧娜對大家的友情……

當然還有三強爭霸賽,另一個惹人心疼的選手。

塞德里克·迪戈裡。

一個陽光,帥氣,優雅,善良,正直的大男孩。

從出場起就風度拉滿。

作爲獾院魁地奇隊的隊長兼找球手,他在故事中第一次出場就是第三部哈利遇到攝魂怪的那場比賽。

到了第四部,他是被火焰杯選中的霍格沃茨的真正代表:

這代年輕學生中的翹楚,事後的表現也無愧於這個稱號。

一個細節:

在三強爭霸賽中,相比於其他學院的情報網,他是唯一個沒有靠山和盤外招幫助的選手。

直到哈利告訴他龍的消息。

面對同學的起鬨,他主動向哈利道歉。

作爲回報他告訴哈利解開龍蛋謎語方式。

到了第三場比賽,面對假穆迪的干擾和作祟,他也是緊隨哈利,直接放下了輸贏心的人。

他一定是獲得了最好的教育和愛,才能正直坦誠到擁有完全不像這個年紀的年輕人的風度。

可以說,塞德里克就屬於那種不論放在什麼故事宇宙裡都會讓人尊敬並且喜歡的角色。

然後,他死了。

他誤入了一個本不屬於他的陰謀裡,連死的時候都屬於別人口中多餘的那個。

試想,如果在第三場比賽裡,他是因爲學藝不精,被奪魂咒控制的克魯姆擊倒;或者沒有哈利幫助直接被藤蔓吞沒;最後如果不是哈利要求一起贏……

也許,他就不用死了。

而他結束在17歲的生命,象徵着伏地魔回來之前的和平歲月裡,魔法世界培養出的最優秀的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也是從第四部開始急轉直下的主線故事裡,魔法世界第一個獻祭掉的正派人物。

但Sir想說還不止於此。

注意,殺死塞德里克的人,是小矮星彼得。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在伏地魔迴歸這件事上,蟲尾巴的作用居功至偉:

第三部逃脫之後,是他主動去阿爾巴利亞的森林裡找到了伏地魔的遊魂;是他去巴蒂·克勞奇家裡救出了小巴蒂;也是他與小巴蒂一起俘虜了瘋眼漢穆迪,在《火焰杯》裡實施了瞞天過海的大計;最後也是他完成了魔法儀式,獻祭了自己的右手,幫助伏地魔完成了重生。

但這一切本來有機會終結。

第三部裡尖叫屋對峙,盧平和小天狼星準備直接處決掉蟲尾巴,結果被哈利阻止:

爲了真相能夠公諸於衆,哈利阻止了私刑。

大部分的意難平都來源於遺憾,或許,假如,要是當初……

塞德里克,小天狼星,穆迪,盧平,弗雷德,唐克斯,斯內普,鄧布利多……這些死掉的角色,每一個拿出來都值得重磅回望。

善行遭遇厄運的悲愴,需要不斷嚥下無奈苦果,就是故事裡的年輕人在成長中需要不斷克服的意難平:

如果做正確的事並沒有獲得好的結果,還需不需要繼續堅持?

《哈利·波特》的故事,以第四部爲節點,之前屬於愛和魔法的歡樂,後邊就是不斷的失去與痛苦的成長。

02

時至今日,如果看《哈利·波特》電影,打開彈幕,還能看到大量粉絲對貓頭鷹給自己送錄取通知書去學院報道的期盼。

並不是喜歡扮演,而是羅琳對魔法世界的設定,對於孩童心態的拿捏,簡直是最優秀的爽文模板:

試想,一個巨人來接自己脫離無聊乏味的生活,帶給你一整個新世界等着自己探索,平凡的自己,其實早已在魔法世界聲名赫赫,甚至還有一筆巨大的存款可以解決後顧之憂……

給魔法世界奠基的《魔法石》其實是最優秀的兒童文學之一。

而電影在建構中,也有着大量不易察覺的細節,不經意間夯實着這個魔法世界的夢。

舉個例子,如何展現哈利過去的生活?

第一部開場,佩妮姨媽在閣樓下叫醒哈利的方式。

是敲門,喊人,然後拉門閂。

對,哈利的住所,每天都是從外邊上鎖的,他會被上下樓梯的聲音不斷吵醒,他夜裡沒法出去上廁所,餓了沒地方找東西吃,而且還要大清早被叫醒,給這一家人做早餐……

11歲之前的哈利,過着的就是一邊被軟禁和虐待,一邊當童工和僕役的生活。

麥格教授早就說了:

不要對德斯禮一家的品質有所期待和輕饒,他們放在麻瓜中也是最糟糕的那種。

如果說德思禮一家是哈利成長中的厄運。

那韋斯萊一家就是厄運之後的美好饋贈。

從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相遇開始:

這一家人代表着作者對於傳統美好家庭的一切想象:

母親熱情,有責任心,對孩子們充滿愛和關心;父親風趣幽默行事灑脫但遇事又有擔當。

家裡因爲子女衆多,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每個孩子都正直善良,充滿友愛。

一大家子人熱鬧生活的溫馨,和電影中其他幾個巫師家庭,比如馬爾福家族,比如布萊克家族,形成鮮明對比。

尤其這一大家人對哈利無私的接納,節日送他禮物,在陋居的家中同吃同住,這種關愛治癒了哈利過去缺少家人的痛楚。

當然,最初的愛。

其實來自海格。

第一部裡有一個鏡頭是電影的發揮。

海格給哈利的生日蛋糕的拼寫。

海格給哈利帶來蛋糕,是哈利過去十一年灰暗人生的第一道光。

還有人在乎他。

溫暖還來自他眼中的“陌生人”,對應的,是魔法世界之於他“家”的意義。

而海格的錯別字,也印證了他在麥格教授這類人眼中的“不那麼靠譜”的形象,以及他本人不修邊幅的“粗獷”本色。

但他的溫暖又和前邊和嬰兒分別時流淚相映襯。

人物的豐滿紮實也在於此。

這是一個善良,可靠,忠誠,不修邊幅的可愛夥伴,之後的魔法世界的故事裡,也在一次次驗證這個評價。

有一個細節。

每一次哈利陷入困境,海格都是無條件選擇相信他的那個人。

角色的豐滿不只是主要配角,更邊緣的角色同樣貫穿系列全部。

哈利去買魔杖,在試了好幾個之後,奧利凡徳拿出了伏地魔魔杖同款杖芯的魔杖給了哈利。

注意奧利凡德對伏地魔的態度:

做的是很可怕但偉大的事。

這種中立略帶着一絲欣賞的態度,看起來像是伏地魔成事的潛在支持者?

不,到第八部裡,奧利凡德就遭受了被食死徒抓走並嚴刑逼供的下場。

對,《哈利·波特》的故事裡,大是大非並未因角色的成熟複雜就輕易混淆。

篤行善舉有福報。

偏信惡念得惡果。

還有從第一部就告訴觀衆,但到了第八部才徹底影響故事走向的:

魔杖認主論。

大結局的伏筆其實早在第一部就埋下了。

還有個細節。

爲什麼魁地奇對於哈利如此重要?(雖然電影中經常漏拍比賽)

因爲魁地奇是哈利第一次發現自己相較於其他人的“天賦”所在。

相比於外在的名氣,騎掃帚的飛行技能,找球手的敏銳是他第一次發現自己擅長的東西:

從未接觸,但很容易就上手,學會,學好。

成長中最初的激勵,往往記憶深刻。

如果說哈利對魁地奇只是興奮。

有一個人簡直是魁地奇的隱藏的死忠粉:

麥格教授。

電影裡只要拍到的魁地奇比賽她幾乎是場場不落。

她似乎是學院裡魁地奇項目的負責人,開賽和休賽都是她直接和隊長伍德溝通。

第一部裡她就做主把哈利招進球隊。

之後更是自掏腰包給哈利送了一柄光輪兩千的掃帚。

當然,還有更有力的證據。

赫敏爲了證明波特的天賦來自遺傳,找到了他父親當找球手的勳章。

而旁邊這個M.G.McGonagall,1971,應該是和哈利父親同齡的,麥格教授家族的成員。

而在原著中第三部第15章,格蘭芬多獲得學院杯之後,她比作爲隊長的伍德還要激動。

扮演麥格教授的演員瑪吉·史密斯女士前不久剛剛去世,而麥格教授這個形象相信也會和海格一樣:

一個嚴厲、直率、毒舌,外冷內熱的麥格教授。

一個關鍵時候扛起學校與食死徒作戰的代理校長。

以及,一個隱藏的魁地奇粉絲。

會成爲一個永恆記憶。

哈利·波特宇宙中貫穿了太多的人物線索,主線的故事只是熟悉的成長與冒險,而龐大繁雜的支線才一條條地編織成我們熟悉的魔法世界。

是否有這樣一個世界。

並不取決於故事真實。

而是取決於我們相不相信。

03

哈利·波特的故事裡,如果說真正有一個角色讓Sir意難平,其實是納威·隆巴頓。

電影裡一開始是作爲同學們取笑的對象出現的:

赫敏第一次出場是幫納威找蛤蟆,納威第一次被笑也是在麥格教授身前找蛤蟆。

之後他的表現幾乎就是班級裡最容易被霸凌的那種:

從小跟祖母住,膽子小,記性差,事做不好,被欺負也不敢發聲。

第一部裡被馬爾福拿走記憶球捉弄,被施鎖腿咒語當衆出糗。

到了第二部,在草藥課上暈倒,在防禦課上被小精靈掛在了吊燈上。

第三部裡更是。

一個細節,在神奇動物課上,面對鷹頭馬身有翼獸,海格想讓同學來跟它打招呼,除了哈利所有同學都在往後退。

但仔細看納威去哪了。

他左右一看,直接蹲地上了。

跟所有逃避被點名回答問題的學生一樣,期待老師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慫得沒邊兒了。

這樣一個前期幾乎是純喜劇風的角色,爲什麼意難平?

原故事裡,斯內普偷聽並透露給伏地魔的預言是:

戰勝伏地魔的巫師會是一個出生在七月底的男孩。

伏地魔選擇了哈利,纔有了後邊的故事。

同樣出生在七月底的納威好像沒有進入備選項,但他早就遭受伏地魔一夥人的傷害。

幾乎所有的怯懦,都能找到原因。

在第二部《密室》裡草藥學課程,學生們要替曼德拉草換盆。

這種植物的根系在離開土壤之後會發出淒厲的叫聲。

如果不戴耳罩,輕則昏迷,重則喪命。

在尖叫聲中,納威暈了過去。

馬爾福嘴賤地說,納威估計又犯蠢沒帶好耳罩。

一旁同學說,他只是昏倒了。

這個小細節其實當年看沒有特別注意。

如今看來,細思極恐。

這一幕在第四部的課堂上重現,假穆迪演示鑽心咒的時候,聽着蜘蛛刺耳的尖叫,納威一樣很難過。

爲什麼納威會害怕尖叫聲?

第五部裡揭露了這個原因:

納威的父母在伏地魔第一次死後,被食死徒俘虜並用鑽心咒折磨瘋了。

而尖叫,是納威骨子裡關於父母的慘痛記憶。

是他的奶奶爲了孩子能健康成長,用遺忘咒語消除了納威的記憶,所以他才變得遲鈍,變得健忘。

直到第五部,他才逐漸恢復了這段童年記憶,找回了本心。

也解釋了爲什麼一個有草藥學天賦的懦弱男孩,會被分院帽分進代表勇氣的格蘭芬多學院。

因爲他,本來也是預言中的男孩。

是沒有主角光環。

也是傻傻地活了十幾年,才撿起過去的天選之人。

在電影第七部的結尾,是他在大家都認爲哈利已經死去,勝負已分,大勢已去時,主動走出人羣,直面伏地魔和食死徒大軍。

抽出格蘭芬多的寶劍,鼓舞大家繼續戰鬥。

也是他在伏地魔的憤怒下,用寶劍硬抗了對方的魔咒,直接被擊飛。

更是在最緊要的關頭,救下羅恩赫敏,一劍斬殺納吉尼,幫助哈利贏下戰鬥的人。

對,是納威拯救了三人組,也拯救了全場戰鬥。

不論是事實還是精神上,納威都扮演了結局的“救世主”。

如果說哈利“大難不死的男孩”屬於傳統的爽文設定,帶領觀衆領略魔法世界的新奇,在親情,友情,愛情中讓觀衆體驗成長。

那納威對應的更像是普通人。

天賦平平,生活不順,但不論經歷多少挫折,依舊能相信心中認定的正確。

就像他指責伏地魔時的用詞。

對錯,是非,善惡。

簡單且純粹。

其實納威的故事,很多哈利·波特的粉絲應該都知道。

但Sir也是在重新翻看電影的時候,纔不斷地發現一些前幾部裡埋藏的伏筆,草蛇灰線,有着後邊很多變化和結局的線索。

甚至是創作者的價值導向。

回到那個問題,做對的事如果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還需不需要繼續堅持?

鄧布利多曾說,有一些事需要在將來才能顯出重要性,相比於能力,相比較當下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選擇。

總有一些事情是對的。

也是爲什麼要去看哈利·波特電影的答案。

這個用幻想精心編織的魔法世界裡,有着當下這個善於解構一切的世界裡,來自上個世紀的,少有的、純粹的東西。

是非,善惡,美醜……善就能收穫回報,惡必陷入困厄。

當然這些還不夠。

更重要的是:

2016年1月14日,扮演斯內普教授的演員艾倫·裡克曼,去世。

2022年10月14日,扮演海格的演員羅彼·考特拉尼,去世。

2023年9月28日,扮演鄧布利多校長的演員邁克爾·甘本,去世。

2024年9月27日,扮演麥格教授的演員瑪吉·史密斯,去世。

而在很多人不知道的時候。

2002年,扮演前兩部鄧布利多的演員理查德·哈里斯去世;

2013年,扮演姨夫弗農的演員理查德·格雷弗斯已經去世。

2014年,扮演巴蒂·克勞奇的演員羅格·洛伊德-派克去世。

2017年,扮演奧利凡德的演員約翰·赫特,扮演福吉部長的演員羅伯特·哈迪去世。

2021年,扮演馬爾福母親的演員海倫·麥克洛瑞去世。

這個名單細數下去,Sir相信還有很長,未來會有更多。

隨着演員的去世,那些熟悉的記憶在逐漸遠去,能留下的,只有作品。

最後還是用海格的演員在採訪中對海格這個角色的評價。

Sir相信也是《哈利·波特》系列能留下來的最大價值:

歲月無情,光影永恆。

Sir一直相信。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